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小儿推拿发展过程

小儿推拿在全国分几个派别,山东青岛是小儿推拿三字经派的发源地。

小儿推拿是绿色治疗方法,因为确有疗效,目前在全国各地纷纷兴起,特别是大中城市更被认可。如北京、青岛、上海等地,很多家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了照顾孩子会专门去学习小儿推拿,可谓精神可嘉。小儿推拿在全国分几个派别,山东青岛是小儿推拿三字经派的发源地。三字经派创建于1877年,以徐谦光代表作《推拿三字经》的形成为标志,到了近代被山东威海人李德修将其发扬光大。李德修是个苦命人,幼时家贫辍学,在渔船上学徒打工,17岁时染病,导致耳聋。后来幸遇威海清泉学校校长,可怜其疾苦,遂赠其秘籍,并悉心教导,终于学有所成。1920年,李德修到青岛开设诊所,以推拿治小儿之病,颇有声望,求治者盈门,1953年名扬齐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沈鸿烈时任青岛市市长,其子有病,请有名的外国医生未治愈,后经李老推拿2次即愈。沈鸿烈送李老一匾额,题:儿科博士。新中国成立后,李德修在青岛市中医院成立初期被聘为青岛市中医医院小儿科负责人,专注于小儿推拿,后来,被山东省卫生厅确定为山东省中医学术继承抢救专家。李德修被誉为近代小儿推拿三字经派奠基人,李氏推拿的创始人,全国知名小儿推拿专家,其组织编写的秘籍被青岛市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10月,国际绿色产业协会医疗卫生委员会青岛分会批准成立“李德修小儿推拿全国研发传承基地”。

其他深有影响的派系还有山东的孙重三推拿流派、张汉臣推拿流派、北京冯泉福小儿捏脊流派、上海的海派、湖南的刘开运推拿流派。另有南派、北派之分。各流派各具特色,各有风格,可谓百花齐放,从而推动了小儿推拿整个学术的发展。

附:小儿推拿三字经

徐谦光 奉萱堂 药无缘

推拿恙 自推手 辨诸恙

定真穴 画图彰 上疗亲

下救郎 推求速 惟重良

独穴治 大三万 小三千

婴三百 加减良 分岁数

从吾学 立验方 宜熟读

勿心慌 治急病 一穴良

大数万 立愈恙 幼婴者

加减量 治缓症 各穴量

虚冷补 热清当 大察脉

理宜详 浮沉者 表里恙

迟数者 冷热伤 辨内外

推无恙 虚与实 仔细详

字廿七 脉诀讲 明四字

治诸恙 小婴儿 看印堂

五色纹 细心详 色红者

心肺恙 俱热证 清则良

清何处 心肺当 退六腑

即去恙 色青者 肝风张

清补宜 自无恙 平肝木

补肾脏 色黑者 风肾寒

揉二马 清补良 列缺穴

亦相当 色白者 肺有疾

揉二马 合阴阳 天河水

立愈恙 色黄者 脾胃伤

若泻肚 推大肠 一穴愈

来往忙 言五色 兼脾良

曲大指 补脾方 内推补

外泻详 外泻良 泻大肠

立去恙 兼补肾 愈无恙

若腹痛 窝风良 数在万

立无恙 流清涕 风寒伤

蜂入洞 鼻孔强 若洗皂

鼻两旁 向下推 和五脏

女不用 八卦良 若泻痢

推大肠 食指侧 上节上

来回推 数万良 牙痛者

骨髓伤 揉二马 补肾水

推二穴 数万良 治伤寒

拿列缺 出大汗 立无恙

受惊吓 拿此良 不醒事

亦此方 或感冒 急慢恙

非此穴 不能良 凡出汗

忌风扬 霍乱病 暑秋伤

若上吐 清胃良 大指根

震艮连 黄白皮 真穴详

俱此方 向外推 立愈恙

倘泻肚 仍大肠 吐并泻

板门良 揉数万 进饮食

亦称良 瘟疫者 肿脖项

上午重 六腑当 下午重

二马良 兼六腑 立消亡

分男女 左右手 男六腑

女三关 此二穴 俱属凉

男女逆 左右详 脱肛者

肺虚恙 补脾土 二马良

补肾水 推大肠 来回推

久去恙 或疹痘 肿脖项

仍照上 午后恙 诸疮肿

照此详 虚喘嗽 二马良

兼清肺 兼脾良 小便闭

清膀胱 补肾水 清小肠

食指侧 推大肠 尤来回

轻重当 倘生疮 辨阴阳

阴者补 阳清当 紫陷阴

红高阳 虚歉者 先补强

诸疮症 兼清良 疮初起

揉患上 左右揉 立消亡

胸膈闷 八卦详 男女逆

运八卦 离宫轻 痰壅喘

横纹上 左右揉 久去恙

治歉证 并痨症 歉弱者

气血伤 辨此症 在衣裳

人着褡 伊着棉 亦咳嗽

名七伤 补要多 清少良

人穿褡 他穿单 名五痨

肾水伤 分何脏 清补良

在学者 细心详 眼翻者

上下僵 揉二马 捣天心

翻上者 捣下良 翻下者

捣上强 左捣右 右捣左

阳池穴 头痛良 风头痛

蜂入洞 左右旋 立无恙

天河水 口生疮 遍身热

多推良 中气风 男女逆

右六腑 男用良 左三关

女用强 独穴疗 数三万

多穴推 约三万 无不良

遍身潮 分阴阳 拿列缺

汗出良 五经穴 肚胀良

水入土 不化谷 土入水

肝木旺 外劳宫 左右揉

久揉良 嘴唇裂 脾火伤

脾胃恙 清补脾 俱去恙

向内补 向外清 来回推

清补双 天门口 顺气血

五指节 惊吓伤 不计次

揉必良 时摄良 一百日

即无恙 上有火 下有寒

外劳宫 下寒良 六腑穴

去火良 左三关 去寒恙

右六腑 亦去恙 虚补母

实泻子 曰五行 生克当

生我母 我生子 穴不误

治无恙 古推书 身首足

执治婴 无老方 皆气血

何两样 数多寡 轻重当

吾载穴 不相商 少老女

无不当 遵古推 男女分

俱左手 男女同 予尝试

并去恙 凡学者 意会方

加减推 身歉壮 病新久

细思想 推应症 无苦恙

小儿推拿发展过程

小儿推拿是预防和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儿科学的重要组成,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千百年来为小儿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一门非药物治疗的专门学科,具备不药而愈的自然疗法的超强优越性,在当今小儿保育和疾病防治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历史上,隋唐时期,是中医儿科学形成的奠基时期。唐代太医署设有按摩专科和少小科,对儿科医生的要求非常严格,聘请医学博士教授学生,学制五年,考试合格为小儿医。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曾记载:“小儿虽无病,早起掌摩其囟上及手足心,能避风寒。”并载有儿科方325首。另在《外台秘要》中提到:“婴幼儿夜啼至明不安寐……摩头与脊验。”但那时,成人按摩和小儿按摩还仍为一体,手法和穴位没有明显区别。

宋金元时期,中医儿科学有了显著发展。以北宋钱乙为代表的儿科医家辈出,各种儿科专著不断问世,中医儿科学的理论体系开始形成,并不断完善。

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开始鼎盛。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收载的《保婴神术》(又叫《按摩经》)中系统全面地从小儿推拿诊法、辨证、穴位、手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是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这一期间不断有专著相继问世,对后世影响很大。此时小儿推拿与成人推拿分开,自成体系。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当时卫生政策对中医不重视,甚至是反对传统医学,曾一度废止旧医,国医不允许执业,提倡西洋医,便使得推拿只能以民间的形式存在和发展。

现在,随着中医学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显示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儿推拿也引起国内国际医务界的高度重视,不少欧美国家已开展推拿疗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各地中医院校也将小儿推拿系统编入教科书,培养了许多小儿推拿专科医生。在许多大中城市的中医院设立了小儿推拿专科,小儿推拿治疗范围不断扩大,而且在小儿保健方面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随着人们对自然医疗方法的重新认识,我国特有的小儿推拿这一古老又年轻的临床学科,必将对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儿童健康和保健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小儿推拿的发展整体处于低潮期,但因其疗效独特,治疗简便,故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因此小儿推拿仍然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得以在民间蓬勃发展,并广泛流行和应用,更多推拿大医也是活跃于民间。正是分散于各地发展的模式,使得小儿推拿学因区域限制在各处各自形成各具特色的流派,分南派、北派、三字经派等几大派别。其中三字经派在山东青岛广为发扬。

但目前民众对小儿推拿的认识与对中医的认识一样,还远远不够,还有必要继续推广。更多家长依然习惯副作用比较大、痛苦明显的西药治疗。其实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活力充沛,如果平时加强经络养生,防患未然,增强体质,外邪侵袭则能够轻松抵制;即使一旦患病,在病情较轻,方露端倪时,因其脏腑轻灵,运用小儿推拿手法,也能够随推随应,反应比较敏捷,好转特别迅速,比吃药打针见效快,治疗还彻底。因此小儿推拿可以说是最适合小儿生理特点的一种医疗方式,对小儿保育有重要意义。 6xNlCADmSxm3rbTrgkpRK2gtDzCulsuL8VgzZR9igW2HXPgqvtFK/YHSiBrlkc9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