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期题目为《成功是一条延续的旅程》的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的缩写,即技术、娱乐和设计)演讲当中,演讲者理查德讲述了自己从成功到失败、再到成功的故事。他曾经营着一家公司,为了不断取得事业上的成就,他一直非常努力。他不断超越自己,尽量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最好。
但是,当他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后,他心里有个声音出现了:“我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了,现在可以停下来好好休息了。而我所经营的事业,也不需要再做任何改进了。”
很快,开启轻松模式的理查德逐渐陷入了精神上的抑郁——即使他购买了一台昂贵的跑车去兜风,也依然阻止不了他的心情慢慢沉下去。接下来,他去看了心理医生,被诊断为抑郁症。医生给他开了百忧解(一种抗抑郁的药物)。
他的生活渐渐坠入低谷,事业也受到了重创,公司最终只剩下他和他的合伙人两个人。然而,几乎一无所有的理查德并不甘心,重新开启了奋斗模式——他重新创立了一家公司,变得更加努力。他工作得更加勤奋,持续不断地改进公司的业务,对所做的事情充满了激情……
他总共花了七年的时间,重新回到了事业巅峰。而这一次,他重新创立的公司比之前的那家公司还要强大。
有一天,他从床上醒来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再也不用服用抗抑郁的药物了。因为努力奋斗去开创一番事业这件事情本身,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让他的精神重新焕发了。
从理查德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拼命努力,不仅是成功的必需品,更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必需品。要想保持精神上的健康、远离抑郁,我们就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
记得在《杨澜访谈录》的一期节目里,面对杨澜的采访,曾经因患抑郁症而闭关一年的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在之前的日子里)我真的是什么都有,但是我居然过得这么痛苦……如果你足够成功,却没有管理好自己,往往就更加容易让自己陷入精神上的痛苦。”
2012年,张朝阳深深地陷入了焦虑和抑郁中。他自己对抑郁原因的分析是——自己在成功之后,名气越来越大,被媒体和周围的人所追捧,导致自我膨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并不是他过得最艰难的一年。在事业上,那时他正处在顺风顺水的阶段。他在访谈中提到,1996年,搜狐融资的时候最为艰难,历尽千辛万苦才融到200万元人民币;1999年也很艰难,那时他刚刚融到第二笔资金,股东却对他不信任,同时,搜狐又被新浪超越。但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他在竞争中获胜了,并最终确立了对搜狐的领导权。
也就是说,艰难的创业阶段并没有压垮张朝阳,在公司的稳定阶段,他的心理反而出了问题。
张朝阳在访谈中反思了之前的幸福观:“那时候的我,总是想买更大一点儿的飞机,或者在周末喊上朋友去巴黎喝咖啡,或者带着一群俊男美女到三亚去打沙滩排球、烧烤、听音乐、跳迪斯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是这种随心所欲的生活并没有让他变得更加幸福,反而让他变得抑郁了。关于抑郁症的成因,心理学家弗拉赫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观点——成功导致抑郁。
他说:“成功可能激起悲伤感,因为任何目标的实现几乎都包含着终结。从学校毕业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终结,常常会带来失落感。‘完了’的感觉与‘我从这里再接着朝哪里走呢’的疑问结合起来便会激发抑郁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努力为之奋斗的时候,往往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当一个人失去生活的目标,过起了轻松生活的时候,反倒更加容易陷入精神上的抑郁。
无论是前面提到的理查德,还是刚刚提到的张朝阳,他们仿佛都陷入了“成功导致抑郁”的怪圈。
关注我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最近这段时间,我的订阅号文章更新得不是很频繁。我自己也意识到,自从第三本书《高效努力:找准奋斗的正确方式》出版之后,我好像在写作这件事情上忽然变得松懈了。
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我觉得自己已经出版三本书了,好像可以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好好休息了。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我之前的写作风格偏向于写自己的经历,而经过三四年的写作,感觉自己有限的经历都已经被写得差不多了,缺乏新鲜的写作素材了。
2019年国庆节,我给自己痛痛快快地放了七天假,基本上没怎么看书和学习,算是给自己来了一个彻底的放松。好消息是,七天假期结束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精力一下子变得充沛起来,再也没有那种永远都睡不醒的感觉了。坏消息是,我开始迷恋这种彻底放松自己的感觉,周末再也不想读书和学习了。
我开始增加玩手机的时间,漫无目的地看各种新闻。在压力太大的时候,虽然这种休闲方式确实有一些放松的效果,但时间久了,又会徒增一些浪费时间的内疚感和精神上的空虚感。
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这种总是想要放松自己的感觉,让我变得有点喜欢逃避问题,只愿意去做简单的事情。也许,这种心态是对自己之前长时间逼迫自己拼命努力的报复性反弹,但是这种害怕挑战复杂任务的心态,让我开始变得郁郁寡欢,并且让我慢慢失去了之前那种拼命努力后所体会到的充实感。
复盘这段经历,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迎难而上,才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最棒的方法。而逃避问题,只会让人在心理上不停地遭受各种慢性折磨。从某种角度讲,各种焦虑、空虚、失眠、恐惧,都是由丧失了迎难而上的勇气所造成的。
斯科特·派克曾经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我们经常会错误地认为,幸福就是尽量减少生活中的挑战,这样我们就可以活得舒服一点。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幸福其实就存在于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的过程中。
最近和几个好友聊天,发现大家都活得并不容易,各有各的难处和苦衷。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本真面貌——人生苦难重重。而我们只有鼓起勇气,持续不断地努力下去,让生活变得充实起来,才能避免陷入空虚和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