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题解

“作战”在这里并不是指战场交锋,而是战前准备。在这一章里,作者从国家利益的高度,着重阐释了战争与经济,特别是与后勤的紧密依存关系。具体说来有两个大问题:一是战争的速决与持久的关系。作者推崇速胜理论,认为战争旷日持久会造成国家财力的极大消耗;会加重人民的负担,造成社会动荡;会因为军队长年在外征战,国内空虚而引起他国入侵。所以“兵贵胜,不贵久”。二是战争中的后勤保障问题。即使在武器装备相对简单,战争规模较小的古代,后勤保障也是直接关系到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古代战争的后勤保障内容相对简单些,主要是武器装备和粮食草料。孙武为此提出了“取用于国”和“因粮于敌”两条重要原则。“取用于国”是指武器装备主要由国内供应,以使其制式统一,在平时训练中即为士兵们所熟悉。“因粮于敌”是指在敌国境内作战时,就地补充军粮马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节省长途运输带来的巨大耗费,也可以借此削弱敌方的战争潜力和后勤补给能力,收取事半功倍之效。

逐句注释详解

【2.1】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 1 ,革车千乘 2 ,带甲 3 十万,千里馈粮 4 ,则内外之费,宾客 5 之用,胶漆之材 6 ,车甲之奉 7 ,日费千金 8 ,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1. 驰车:车体轻便、行驶速度快的战车。在先秦时期,车战是战争中的主要作战形式。当时的战车一般为木质双轮独辕结构,轮轴等重要部位护以青铜件,由四匹马拖曳,车上载甲士三人,左主射,右格斗,中间的为驭手。车后跟随一定数量的徒兵(步兵)。徒兵的数量史载不一,有10人之说,也有72人之说。驷:古代指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此处指四匹马拉的战车。

2. 革车:兵车的一种。关于它的用途,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是军队中专门运送粮食、器械的辎重车,如杜牧注《孙子》言“革车,辎车,重车也,载器械、财货、衣装也”。另一种看法认为革车即皮轩,是一种蒙虎皮的战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集解引郭璞之说)。孟子说当年武王伐纣时用的就是这种战车。乘(shèng):辆。

3. 带甲:原义是指披盔带甲,这里指全副武装的士兵。

4. 馈粮:馈(kuì),运送。馈粮,指运送粮草。

5. 宾客:诸侯的使者和游士、客人。

6. 胶漆之材:胶和漆等制作和修理战车、兵器握柄和弓弩箭矢所必备的材料。

7. 奉:通“俸”,泛指费用开支。

8. 千金:原指千斤铜钱,这里泛指费用极高。

孙子说,用兵打仗的一般规律是,出动战车千辆,同时也要出动辎重车千辆,十万军队,从千里之外输送军粮,那么前方、后方的用度,款待使者、游士的开支,胶漆一类军械器材的供应,车辆兵甲的维修,每天都要耗费千金,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逐句注释详解

【2.2】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 9 ,久暴师 10 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 11 ,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9. 力屈:指力量耗尽。屈(jué),竭尽。

10. 暴(pù)师:即在外作战的部队。

11. 屈力殚货:殚(dān),枯竭;货,财货。屈力殚货就是经济枯竭。

用这样的军队打仗,旷日持久就会令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使战斗力耗竭;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就会使国家财力严重不足。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财力枯竭,那么诸侯国就会趁机前来攻打我们。到那个时候,即使有足智多谋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所以,用兵打仗,只听说过宁愿指挥笨拙而求速胜的情况,没有见过为了追求指挥灵巧而热衷于旷日持久的现象。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事情,从来不曾有过。因此,不完全了解用兵弊害的人,也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益处。

逐句注释详解

【2.3】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 12 ,粮不三载 13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12. 役:兵役。籍:指登记、征集兵员。

13. 粮不三载:粮食不必多次从国内运送。载,运载;三,泛指多的意思。《孙子兵法》认为,军队消耗的各类物资以粮食所占比重最大,在当时的条件下组织大批量的粮食运输,往往需要多次征发民夫,甚至强行征集民众家中的粮食草料,是国家极为沉重的负担,同时运输线也是敌人袭击的重要目标。为了解决粮食消耗和输送困难的矛盾,除了提倡速战速决的方针外,还要从后勤保障的角度贯彻“因粮于敌”的原则,尽量从敌方获取粮草供应。一来可以减轻本国负担和后勤输送的压力,二来可以有效地削弱敌人实力,增加敌方军粮供应的困难。这一看法对后世影响颇大,以至有人认为“古之名将,内必屯田以自足,外必因粮于敌”(《宋史·李邴传》)。有人则进一步列举了贯彻该原则的种种措施,如:“分众掠地,取其秋谷;破地降邑,取其仓粮。或德盛而恩深,民咸馈献;或以权而济世,抄获为资。”(《草庐经略》卷三)同时也看到该原则的局限性,如抢掠扰民容易激起敌国民众的反抗情绪,在敌人坚壁清野的情况下无可掠取,从而使军队补给缺乏有效保障。所以《兵法百言·粮》称其“间可救一时,非可常恃”,只是将其作为后勤保障的临时性措施,而非唯一的、长远的措施。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用再次征集,粮草不用多次运送,武器装备从国内获取,粮食草料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应就可以充足了。

逐句注释详解

【2.4】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 14 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15 。力屈、财殚,中原 16 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 17 马,甲胄矢弩,戟蔽橹 18 ,丘牛 19 大车,十去其六。

14. 百姓:平民百姓。也有人认为是当时的世家大族。

15. 丘役:丘是古代的一级地方组织。据《周礼》记载,古时国都之外的地方分为乡、遂和都鄙三部分。都鄙又分为六级,具体说来是九夫一井,四井一邑,四邑一丘,四丘一甸,四甸一县,四县一都。丘役是指以丘为单位征发的赋税、徭役。

16. 中原:泛指国内。

17. 罢(pí):通“疲”。罢马即疲弱的战马。

18. 戟楯蔽橹:戟,一种兼有戈、矛功能的兵器,戟头在战国末年之前多为青铜铸造,后改为铁制,隋唐时代最终退出战争舞台;楯,盾牌;蔽橹,古代攻城用的大盾牌,长可蔽身。

19. 丘牛:以丘为单位征集的牛。

国家之所以贫困,是因为为远征的军队长途运输粮草,长途运输就会使百姓贫困。靠近军队驻地的地方物价昂贵,物价昂贵就会使国家财政枯竭。国家财政枯竭就会急于加重赋役。战场上军力损耗,国内家家空虚。百姓的财产耗去十分之七,国家的资财,也会由于战车的损坏,战马的疲弊,盔甲、箭弩、戟盾、矛橹的修复以及辎重车的征用,也要损失掉十分之六。

逐句注释详解

【2.5】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 20 ,当吾二十钟;秆一石 21 ,当吾二十石。

20. 钟:古代容量单位,一钟为六十四斗。

21. (jì):通“萁”,豆秸。秆:豆的茎。 秆,指粮草。石:古代的重量单位,一石等于四钧,一钧为三十斤,则一石为一百二十斤。

因此,明智的将帅务求在敌国境内解决粮草补给问题。消耗敌国一钟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钟;动用敌国一石草料,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石。

逐句注释详解

【2.6】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 22 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 23 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 24 ,车杂 25 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22. 货:古人对此有掌金帛之官职、财货等两种解释。如《尚书》孔颖达疏:“货,掌金帛之官。”孔安国正义:“货者,金玉布帛之总名。”这里是指用财货来犒赏将士。

23. 已:通“以”。

24. 旌旗: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帜,一般当作战旗来使用。“更其旌旗”就是将缴获的敌军车辆上的旌旗,换成我方的旌旗,以便于己方作战时使用。

25. 杂:掺杂,混合。“车杂而乘之”就是把缴获的敌方车辆混合编入我方车阵之中使用。

要使士卒奋勇杀敌,就应当激励他们的士气;要夺取敌人的军需财物,就得给予士卒财货奖赏。所以,在车战中缴获敌人战车十辆以上,就要奖赏先夺取战车的人,并更换车上的旗帜,混合编入自己的队伍中使用。对战俘要予以优待和使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愈是战胜敌人,愈是能使自己发展壮大。

逐句注释详解

【2.7】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 26 ,国家安危之主也。

26. 司命:古代星宿名。据《史记·天官书》载,天上之文昌宫有六星,其第四星“司命”和第五星“司中”,分别掌握人的生死寿夭和计人罪过,定人寿数。这里借指民众命运的掌握者。

所以,用兵贵在速战速决,而不宜旷日持久。懂得如何用兵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 JjkXPh6Wg9PDLZjBBWP13/dYOSKDS+JMIIqm5NkkcRDcvrpip+fhf/8c0gtfJtm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