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55岁,一年前诊断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宫颈刷取样本复查,液基制片,巴氏染色(图1-17-1~1-17-4)。
图1-17-1 宫颈取样(液基制片,巴氏染色,高倍)
图1-17-2 宫颈取样(液基制片,巴氏染色,高倍)
图1-17-3 宫颈取样(液基制片,巴氏染色,高倍)
图1-17-4 宫颈取样(液基制片,巴氏染色,高倍)
A. 上皮内病变阴性(NILM)
B. 鳞状细胞癌
C. 宫颈原位腺癌
D.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如图1-17-1~1-17-4,细胞单个散在,并有聚集的细胞群,细胞大小不等,明显异型,见圆形、棱形及多角形的细胞,核膜明显不规则,核染色质深染而粗糙,核质比高,有的异型细胞胞质明显角化,可见坏死性碎片及血性背景。
鳞状细胞癌(图1-17-5)
图1-17-5 鳞状细胞癌(宫颈组织活检切片,HE染色,高倍)
◆ 具有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细胞形态学特征。
◆ 大核仁,染色质粗大而分布不均。
◆ 肿瘤素质(坏死性碎片及陈旧性出血)。
◆ 角化型鳞状细胞癌可见蝌蚪状或奇异形状的细胞;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则细胞质嗜碱性染色,细胞质较少,核质比很高。
◆ 萎缩性改变(图1-17-6):绝经后萎缩性改变的样本,特别是伴有炎性改变时,最容易误读为鳞状细胞癌。萎缩性改变的良性细胞表现为大而深染的核及嗜酸性染色的橘黄色胞质,但其染色质通常模糊不清,且核膜通常较光滑。
图1-17-6 萎缩性改变(宫颈取样,液基制片,巴氏染色,高倍)
◆ 反应性及修复的异型性(图1-17-7):修复和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均可见大核仁及核分裂象,若存在血性背景可酷似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修复细胞温和的染色质结构以及细胞间的水流样排列有助于鉴别。相反,核染色质的粗大不规则、细胞拥挤合胞现象以及细胞的奇异形状等,则应考虑鳞状细胞癌。
图1-17-7 反应性及修复的异型性(宫颈取样,液基制片,巴氏染色,高倍)
◆ 良性子宫内膜细胞(图1-17-8):少数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因恶性细胞较小而不容易与子宫内膜癌相区别,有时月经期样本的血性成分与肿瘤素质十分相似。若找到细胞核分裂象,则应怀疑可能为鳞状细胞癌,细胞间的异型性以及核的异型性有助鉴别,当然临床病史也很重要。
图1-17-8 良性子宫内膜细胞(宫颈取样,液基制片,巴氏染色,高倍)
◆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图1-17-9):鳞状细胞癌(图1-17-10)不同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主要细胞学特征为突出的核仁以及肿瘤素质,可有助于鉴别。但要提醒的是,这两个特征并不是所有鳞状细胞癌的病例中都可见。
图1-17-9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取样,液基制片,巴氏染色,高倍)
图1-17-10 鳞状细胞癌(宫颈取样,液基制片,巴氏染色,高倍)
鳞状细胞癌是宫颈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细胞形态学特征为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特征的基础上加上核的更明显的恶性特征及肿瘤素质,在诊断中应注意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萎缩性、反应性及修复的异型性,月经期的子宫内膜细胞,以及感染性改变(如寻常型天疱疮)相鉴别。鉴别的关键是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细胞核有明显的恶性特征。
(曹跃华 王应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