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节
恶性肿瘤

一、乳头状癌

临床特征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0%左右。这种肿瘤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并显示特征性的核改变。乳头状结构可能存在,但并不是诊断所必需的。发病高峰年龄在20~40岁,但所有年龄组均可发病,包括儿童。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倍。风险因素包括童年时接受过颈部外辐射、电离辐射、遗传因素,以及结节性增生。乳头状癌常表现为甲状腺结节,一般在体检时偶然发现;极少数的患者首先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乳头状癌最常经淋巴管播散到区域淋巴结,其次是肺转移。此种癌症一般预后良好,很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16 , 34

组织形态学特征 25 (图2-45)

047-01

图2-45 乳头状癌
复合乳头状结构(含纤维血管轴心);肿瘤上皮细胞具有特征性核增大,清亮核染色质,核沟,核内假包涵体和核重叠/镶嵌(组织切片,HE染色)

· 复合乳头状结构(含纤维血管轴心);具有许多病理学亚型。

· 肿瘤上皮细胞具有特征性核增大,透亮核染色质,核沟,核内假包涵体和核重叠。

· 约一半病例可见砂粒体。

· 可见实性生长和鳞状上皮化生。

· 胶质稠厚深染(泡泡糖样),往往有丰富的基质和纤维。

· 可见淋巴管浸润。

· 与滤泡性肿瘤相比,乳头状癌常为多灶性。

细胞形态学特征

· 滤泡细胞排列呈乳头状结构和(或)单层合胞体状,亦可见漩涡状片层排列(图2-46)。

047-02

图2-46 乳头状癌
肿瘤滤泡细胞排列呈乳头状结构,核增大,淡染,重叠和镶嵌(巴氏染色)

· 恶性滤泡细胞核特征包括:细胞核增大,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形似土豆),可见核镶嵌,纵向核沟,核内假包涵体(实为内陷的细胞质),染色质粉末状淡染和周边小核仁(单一或多个)(图2-47)。

047-03

图2-47 乳头状癌
肿瘤滤泡细胞亦可排列成片状,可见明显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巴氏染色)

· 可见砂粒体(图2-48)。

047-04

图2-48 乳头状癌
砂粒体结构,周边环绕肿瘤滤泡细胞,可见明显核沟(巴氏染色)

· 常见多核巨细胞。

· 胶质量可多可少,呈黏丝状或“泡泡糖”样(图2-49)。

047-05

图2-49 乳头状癌
细胞涂片可见“泡泡糖”样黏稠胶体(Diff-Quik染色)

· 可见Hürthle细胞或鳞状上皮化生。

甲状腺乳头状癌亚型及其鉴别诊断 16

(1)滤泡型(图2-50)

048-01

图2-50 乳头状癌,滤泡型
由小到中等大小的滤泡组成,呈合胞体或不规则排列,亦可见散在的单个小滤泡。图示细胞核具有乳头状癌的核特征,如核增大、淡染、重叠和镶嵌(巴氏染色)

· 通常可见大量细胞,完全或几乎完全由小到中等大小的滤泡组成,呈合胞体或不规则排列,亦可见单个散在的小滤泡。

· 肿瘤滤泡内可见胶质,通常稠厚深染。

· 细胞核具有乳头状癌的核特征,但不似典型乳头状癌癌细胞明显。

· 乳头状结构,多核巨细胞,砂粒体和囊性变通常不太明显。

(2)大滤泡型(图2-51)

048-02

图2-51 乳头状癌,大滤泡型
低倍镜下类似于良性滤泡结节,伴有稀薄胶质。乳头状癌的核特征应在高倍镜下观察(巴氏染色)

· 大滤泡成分超过50%,通常排列成单层。

· 具有乳头状癌细胞的核特征。

· 可见大量稀薄胶质或稠厚片状的胶质。

(3)囊性型(图2-52)

048-03

图2-52 乳头状癌,囊性型
瘤细胞胞质含大量囊泡,细胞通常排列成边界不规则的小细胞团,呈片状、乳头状或滤泡样,具有乳头状癌的核特征(Diff-Quik染色)

· 以囊性为主,含稀薄、水样液体,大量组织细胞和嗜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

· 瘤细胞胞质含大量囊泡,细胞通常排列成边界不规则的小细胞团,呈片状、乳头状或滤泡样。

· 有典型乳头状癌的细胞核特征。

(4)嗜酸细胞型(图2~53)

048-04

图2-53 乳头状癌,嗜酸细胞型
主要由嗜酸性细胞组成,排列成乳头状,并有明显核内假包涵体(Diff-Quik染色)

· 主要由嗜酸细胞组成,排列成乳头状、片状或为散在的单个细胞。

· 有典型乳头状癌的细胞核特征。

· 无或极少量淋巴细胞。

(5)高细胞型(图2-54)和柱状细胞型

049-01

图2-54 乳头状癌,高细胞型
细胞核淡染,呈卵圆形;细胞质细长,在肿瘤边缘更明显(巴氏染色)

· 肿瘤进展快速。

· 瘤细胞细长,明显的细胞边界,高度与宽度的比例至少为3:1,此类细胞至少要占所有肿瘤细胞的50%。

· 瘤细胞主要呈乳头状排列,亦可呈片状或管状结构。

· 高细胞型由单层肿瘤细胞构成乳头结构;如出现多层滤泡肿瘤细胞,则为柱状细胞型。

· 可见一定数量的淋巴细胞。

· 具备明显乳头状癌细胞核的特征。

(6)透明小梁型

· 罕见类型,小梁状生长,显著的小梁间透明样变。

· 肿瘤细胞放射状排列在淀粉样透明基质周围。

· 大量核内假包涵体和核沟。

· 可见砂粒体和核旁黄色小体。

细胞块的辅助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19、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HBM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表达,但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

临床处理

建议进行甲状腺全部或近乎全部切除,主要指征为:恶性结节大于1.5cm;出现对侧结节;局部或远处转移;有头颈部放射治疗史或甲状腺癌家族史 35

二、甲状腺髓样癌

临床特征

髓样癌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7%,为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病于中老年人(平均50岁),但亦可见于任何年龄,包括婴儿期。肿瘤进展迅速,并通过血液和淋巴播散。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颈部淋巴结、肺、肝、骨和肾上腺。

髓样癌一般为散发性(占85%),少数为遗传性或家族性。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伴有10号染色体上的 RET 原癌基因点突变,包括多重内分泌腺肿瘤病(MEN)2A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MEN 2B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黏膜神经瘤病和马方综合征样体型) 16

组织形态学特征 25 (图2-55)

049-02

图2-55 甲状腺髓样癌
肿瘤细胞排列成小岛状,细胞呈多边形或圆形;具有浆细胞样细胞核,粗颗粒状染色质和不明显核仁;背景中可见粉红色无定形淀粉样蛋白(组织切片,HE染色)

· 多种肿瘤构型,包括固体型、小叶型、小梁型、小岛型和片状。

· 肿瘤细胞呈圆形、多边形、梭形或混合型;多角形细胞有丰富的嗜双色透亮细胞质和浆细胞样细胞核;常见双核细胞;可见细胞质假包涵体;染色质粗颗粒状,核仁不明显,偶尔可见畸形核。

· 80%的病例可见基质淀粉样蛋白,亦可见由此诱导的异物巨细胞反应。

· 可能包含基质钙化或砂粒体。

细胞形态学特征(图2-56~图2-59)

· 细胞量中等至丰富,众多散在细胞与合胞状细胞群混杂共存。

050-01

图2-56 甲状腺髓样癌
涂片见大量浆细胞样肿瘤细胞,分散排列或成合胞体样细胞群。细胞核位于偏心位置,大小不一,具有一定多形性(巴氏染色)

050-02

图2-57 甲状腺髓样癌
涂片见散在的浆细胞样和梭形肿瘤细胞,染色质粗颗粒状,核仁不明显(巴氏染色)

050-03

图2-58 甲状腺髓样癌
涂片见合胞体样肿瘤细胞群,肿瘤细胞主要呈浆细胞样,细胞核具有一定多形性(Diff-Quik染色)

050-04

图2-59 甲状腺髓样癌
涂片见散在的浆细胞样肿瘤细胞,含有双核和多核。背景可见不规则形状淀粉样物质(Diff-Quik染色)

· 细胞呈浆细胞形、多边形、圆形和(或)纺锤形;亦可见长的细胞突起。

· 肿瘤细胞通常只显示轻度至中度异型性。

· 偶尔可见奇异巨细胞(在巨细胞亚型中较为常见)。

· 细胞核圆形,多位于偏心位置,染色质呈细或粗颗粒状;偶见核内假包涵体。常见双核或多核;核仁一般不明显,但有时可突出。

· 常可见淀粉样蛋白,为质地致密的无定形物质,类似于稠厚的胶质。

细胞块辅助检查

· 癌细胞表达降钙素(图2-60)、TTF-1、癌胚抗原(CEA)、嗜铬粒蛋白和突触素。

051-01

图2-60 甲状腺髓样癌
肿瘤细胞对降钙素的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细胞块切片)

· 刚果红染色可鉴定淀粉样物质(偏振光显微镜下呈苹果绿双折射光)。

· 甲状腺球蛋白(Tg)免疫染色呈阴性。

鉴别诊断

(1)Hürthle细胞瘤

· Hürthle细胞瘤细胞具有光滑、细腻的染色质和突出的大核仁。

· 肿瘤细胞胞质颗粒在Diff-Quik染色下呈蓝色,而不是红色。

(2)乳头状癌

· PTC有乳头状结构,致密(而不是颗粒状)细胞质,粉状(而不是粗颗粒)染色质。

· 甲状腺球蛋白(Tg)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

(3)未分化癌和转移性黑色素瘤

· 免疫组化染色如降钙素、甲状腺球蛋白和其他特征性抗原有助于正确诊断。

临床处理

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全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 36 , 37 。复发或转移性癌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对RET激酶通路的靶向治疗是有希望的,但仍然在研究阶段。

三、低分化癌

临床特征

低分化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癌细胞呈现低分化特点,如有丝分裂、坏死,或小的脑回状核,难以将其归类于任一分化的甲状腺癌或未分化的甲状腺癌。目前主要分为2个亚型:小岛型和非小岛型。小岛型为经典类型,表现为岛状细胞群,周边由菲薄纤维血管组织包裹。有时低分化癌可以混有分化较好的成分,如典型的乳头状癌或滤泡癌特点。临床进展行为介于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滤泡癌、Hürthle细胞癌)和未分化甲状腺癌之间 16 ,5年存活率为50%。低分化癌占所有甲状腺癌的4%~7%。

组织形态学特征 25 (图2-61)

051-02

图2-61 甲状腺低分化癌
肿瘤细胞形成岛状细胞群,圆形或椭圆形深染的核,胞质较少(组织切片,HE染色)

· 肿瘤细胞形成岛状细胞群,圆形或椭圆形深染的核,胞质较少。

· 存在脑回状核,核分裂象≥3/10高倍视野或有肿瘤坏死。

· 浸润性生长,侵犯周围组织。

细胞形态学特征(图2-62~图2-64)

051-03

图2-62 甲状腺低分化癌
涂片见大量单一形态肿瘤细胞,形成三维结构的细胞群,并伴有大量细胞坏死(巴氏染色)

052-01

图2-63 甲状腺低分化癌
细胞涂片可见肿瘤细胞形成三维细胞群,周边可见分散排列的肿瘤细胞。胞核较淡染,并有一定的非典型性(巴氏染色)

052-02

图2-64 甲状腺低分化癌
可见岛状细胞群和分散的肿瘤细胞,背景亦可见大量坏死细胞(细胞块石蜡切片,HE染色)

· 细胞量丰富,可见固体状、岛状和梁状构型。

· 单一滤泡细胞群,胞质少(有时呈浆细胞样)。

· 恶性细胞具有较高的核质比(N/C)和不同程度的细胞核非典型性。

· 小岛型具有特有的岛状细胞排列,外周由内皮包被;亦可见小滤泡、核沟及假包涵体。

· 常见细胞凋亡、核分裂象和坏死。

细胞块辅助检查

免疫组化染色:甲状腺球蛋白和TTF-1呈局灶阳性或弱阳性;角蛋白阳性;降钙素阴性。

鉴别诊断

(1)甲状腺髓样癌:降钙素和CEA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神经内分泌标记如免疫染色嗜铬粒蛋白和突触素为阳性,但甲状腺球蛋白染色为阴性。

(2)未分化甲状腺癌:明显核多形性,高度非典型性,肉瘤样特征。

临床处理

由于其临床预后差,低分化癌通常应进行更彻底的治疗,包括手术、外辐射和 131 I治疗 38

四、未分化(间变)癌

临床特征

未分化癌是一种恶性度很高的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呈高度多形性,可有上皮样细胞和(或)梭形细胞的特点。这是一种进展极快,预后最差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生存期只有半年至一年,死亡原因通常因肿瘤累及颈部的重要结构 16 。大多数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未分化癌发生率较低,仅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不到5%。

组织形态学特征 25 (图2-65):

053-01

图2-65 甲状腺未分化(间变)癌
肿瘤细胞排列混乱,可呈上皮样、梭形或多核巨细胞样;细胞核具有明显非典型性和多形性,核仁明显(组织切片,HE染色)

· 主要有三种肿瘤细胞形态:鳞状细胞样细胞、梭形细胞和巨细胞,常见三型细胞共存于一个肿瘤内,可见核分裂象、坏死和浸润性生长。

· 常见散在的炎性细胞。

· 偶尔可见异源性组织,如肿瘤性骨和软骨(最常见于梭形细胞型)。

· 背景中可见高度分化的成分(最常见为乳头状癌),有助于判断其甲状腺起源。

细胞形态学特征(图2-66~图2-69)

053-02

图2-66 甲状腺未分化(间变)癌
涂片见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或梭形;细胞核具有明显多形性和非典型性,可见明显核仁(巴氏染色)

053-03

图2-67 甲状腺未分化(间变)癌
涂片见肿瘤细胞大小悬殊,核染色质显著不均匀,可见双核细胞(巴氏染色)

053-04

图2-68 甲状腺未分化(间变)癌
涂片见多核瘤巨细胞(巴氏染色)

053-05

图2-69 甲状腺未分化(间变)癌
涂片见奇异核瘤巨细胞(巴氏染色)

· 细胞量中等或丰富,肿瘤细胞独立散在或呈大小不等的细胞群。

· 肿瘤细胞可为上皮样(圆形至多角形)或梭形,胞体小到巨大。可呈“浆细胞样”和“横纹肌细胞样”;有时可见醒目的非肿瘤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 细胞核位于偏心位置或为多核;核增大,呈不规则或多形性,染色质粗糙伴有周边透亮区,突出的不规则核仁以及核内包涵体;常见形态怪异的核分裂象。

· 可见坏死,重度炎症反应(主要是为中性粒细胞)和(或)纤维结缔组织。肿瘤细胞胞质中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细胞块辅助检查 39 , 40

· 广谱角蛋白(Pan-kerat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免疫组化染色呈局灶性阳性。

· TTF-1和甲状腺球蛋白(Tg)免疫组化染色一般为阴性。

鉴别诊断

(1)肉瘤:甲状腺原发性肉瘤非常罕见;广谱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阴性。

(2)低分化癌:核异型性程度相对较轻,肿瘤细胞呈单一形态,结构可为小梁状/巢状;无梭形细胞和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3)甲状腺髓样癌:多形性程度较低;通常含有淀粉样蛋白;无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和坏死;免疫组化染色降钙素和嗜铬粒蛋白呈阳性。

(4)淋巴瘤:可见淋巴腺样小体;淋巴细胞标记物免疫染色阳性。

(5)转移癌(如黑色素瘤、肉瘤样肾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或肺大细胞癌):结合原发肿瘤病史与临床特征;相应免疫组化染色可鉴别诊断。

临床处理

甲状腺手术完全切除结合术前放疗和(或)化疗(缩小肿瘤)是最佳的治疗策略。20%的患者由于气道阻塞需要行气管切开术 41

五、鳞状细胞癌

临床特征

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完全由鳞状分化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在所有甲状腺癌中只占1%或更少。常见于中老年人,预后差。

细胞形态学特征 16 (图2-70)

054-01

图2-70 甲状腺鳞状细胞癌
肿瘤细胞具有明显多形性,异型核和致密橙红色胞质,背景可见炎性和退变细胞(巴氏染色)

· 细胞涂片几乎全部为多形性角化细胞。

· 大多数呈低分化。

· 可见坏死。

鉴别诊断

转移性鳞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难以与甲状腺鳞癌区分,结合临床病史和影像学检查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临床处理

通常进行甲状腺完全切除术,并结合放疗和(或)化疗。

六、淋巴瘤

临床特征

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样细胞(最常见为B细胞)恶性肿瘤,可原发或继发于甲状腺,其中继发(转移)性淋巴瘤更常见。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5%,一般发生在较年长的妇女,几乎所有病例均与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有关 42 。甲状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分为三大类:淋巴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细胞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两者混合型淋巴瘤。

细胞形态学特征 16

· 细胞数量常极丰富,主要由独立的圆形和椭圆形细胞组成。

· 背景包含许多淋巴腺样小体。

· 边缘区淋巴瘤细胞的大小是成熟淋巴细胞的2倍左右;具有囊泡状细胞核和小核仁。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大的淋巴细胞,异型性明显,含有中等或大量嗜碱性细胞质(图2-71)。

054-02

图2-7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涂片见众多大淋巴细胞,其细胞核大小是周边小淋巴细胞的3倍以上(Diff-Quik染色)

· 染色质粗糙,一个或多个明显核仁。

· 可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大淋巴细胞型、小淋巴细胞型以及大小淋巴细胞混合型。

细胞块的免疫学检查

白细胞共同抗原(LCA)染色呈阳性;细胞角蛋白和甲状腺球蛋白染色可显示背景中的滤泡结构。

鉴别诊断

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通常有嗜酸性粒细胞、滤泡上皮细胞和浆细胞,鉴别诊断主要靠免疫组化染色。

七、转移癌

经常转移至甲状腺的肿瘤有: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结肠癌和肾癌 43 - 47 。转移癌的特点一般具有以下三种模式之一:①多个分散的小结节(小于2mm),肿瘤细胞混杂在滤泡上皮细胞之间;②孤立的大结节,恶性细胞不与滤泡上皮细胞混合;③弥漫性浸润 16

转移性肾细胞癌

· 最常见的转移性肾癌为透明细胞癌,可为单发或多发结节。

· 细胞量中等至丰富,常为血性。

· 细胞常分散排列,或形成小集群,乳头状或片状。

· 细胞质丰富,淡染,呈细颗粒状、透明或空泡状(图2-72,图2-73)。

055-01

图2-72 转移性肾细胞癌,透明细胞型
肿瘤细胞可散在分布,胞质呈细颗粒和空泡状(巴氏染色)

055-02

图2-73 转移性肾细胞癌,透明细胞型
肿瘤细胞可聚集呈团,可见细颗粒和空泡状胞质(Diff-Quik染色)

· 细胞核呈圆形至椭圆形,常见较明显核仁。

· 免疫组化染色利用特征性甲状腺标记〔例如,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降钙素〕,结合肾细胞癌标记(如RCC抗原、CD10)可进行鉴别诊断。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图2-74,图2-75)

056-01

图2-74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肿瘤细胞呈疏松排列,可见双核,细胞核偏位,丰富细颗粒状胞质和深染细胞核(巴氏染色)

056-02

图2-75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肿瘤细胞胞质呈空泡状,可见粗大的色素颗粒,细胞核具有明显异型性,包括双核和不规则形核(Diff-Quik染色)

· 细胞数量中等至丰富,大多数细胞散在分布,不互相附着。

· 细胞具有不同大小和形状,包括浆细胞样、梭形和退变改变。

· 细胞核大,常位于偏心位置;可见核内假包涵体。

· 黑色素并不常见到,一般在肿瘤细胞中呈细颗粒状;在组织细胞中呈粗颗粒状。

· 免疫组化染色S-100、Melan-A和HMB45阳性。

转移性乳腺癌

· 细胞量中等至丰富,相对单一,主要为椭圆形或多角形细胞。

· 细胞可独立存在或形成小簇,通常可见胞质。

· 浸润性导管癌细胞比滤泡性肿瘤细胞大,但比Hürthle细胞瘤细胞小。

· 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免疫组化染色常为阳性,TTF-1和甲状腺球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为阴性。

转移性肺癌

· 转移性小细胞癌可类似低分化甲状腺癌,但细胞核和细胞质更脆弱,染色质挤压变性现象比甲状腺肿瘤更明显。免疫组化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粒蛋白和突触素二者均可为阳性,而甲状腺球蛋白染色只有低分化甲状腺癌为阳性。

转移性肺腺癌由中等或大细胞组成,可呈片状或细胞簇/细胞球。柱状细胞,核圆形、椭圆形,偏心细胞核,核仁明显。支气管腺癌细胞核的非典型性比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更明显。 OTyyBcvUt30Z4FM+bZWAdGbJn+OB8FqcmKh962wNDts41mLVPQR69/ShRl916i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