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细胞穿刺的操作技术

一、徒手穿刺技术

对于浅表可触摸的肿块采用徒手穿刺的方法。穿刺过程可根据病变的部位及病变的性质选用加负压或不加负压的穿刺。也可先用无负压抽吸的方法,再根据其结果决定是否加用负压。在使用无负压抽吸方法时应保持穿刺针通畅,避免用针筒等封闭穿刺针头的部位。如有时为了便于操作需套用针筒,也应拔除针筒的内芯后再使用。徒手穿刺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肿块的检查与触摸

应检查肿块的位置、大小、活动度、质地及肿块离皮肤表面的距离。根据这些结果来决定穿刺进针点及进针的角度。进针时尽量采用与肿块长轴一致的角度。对于较小的肿块,应对准肿块的中心部位穿刺;而对于较大的肿块,可优先对肿块边缘区进行穿刺采样,以便能取得诊断所需的样本而不是坏死组织。

肿块固定

为了能更好地采集到样本,需要固定好肿块,使其在穿刺过程中不发生移动。一般采用食指和中指夹挤的方法固定肿块,绷紧皮肤,从而留出拇指用作使用针筒枪操作时的支撑。

穿刺进针

根据事先选好的进针点及角度进针,针尖进到肿块的最佳部位。如用负压抽吸的方法,此时可加负压。一般10ml的针筒加负压至2~3ml刻度即可,并尽量使这一负压水平不变。如穿刺到的样本量很少,可以考虑增加负压。

穿刺针在肿块中的运行

穿刺针在进入肿块并加以一定负压后,应在肿块中来回抽动以获取样本。来回抽动的速度尽量快些,一般10~15次。若肿块较大,如想在一次进针后获取不同部位的样本,应将针尖退至皮下(不退出皮肤表面),改变方向后再进入肿块。一般应避免在肿块内部穿刺过程中改变方向,以减少不适及出血。

穿刺针的退出

在看到有穿刺物或样本出现在针筒里时可考虑退针。如采用负压抽吸的方法,在退针前应放空负压。

一般来说,一个肿块应需2~3次的穿刺,以确保穿刺样本的质量和代表性。如需送样本做一些辅助检查,可再加1~2次的穿刺。

二、影像学引导下的穿刺

因为影像学引导下的定位穿刺大多为深部组织,避免穿刺到大血管极为重要。以上所述的徒手细针穿刺的原则同样适合于影像学引导下的细针穿刺。超声或内镜超声通常有多普勒探头,打开后可观察肿块的血供情况及附近的血管情况。

超声成像除了便于观察血流血管状况外,还具有实时的优点,可以在显示屏上看到穿刺针的实时移动。但超声成像仅能看清超声探头所在的表面及附近组织,而CT成像虽不能实时,但总体成像结构很清晰。

另外,在影像学引导下的深部肿块的定位穿刺,也要注意进针的角度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经皮CT定位下肺部肿块的穿刺,应尽量采用与胸壁垂直的方向进针,以避免气胸的发生。 aLgLLwYXQECchlGlYcD5oRFwI7fk9F0Wjax6IKRQu1E6+IdiuBHh6NFG7/2Ni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