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北差距篇:比起东富西穷,南强北弱更令人着急?

刘春萍 林小琬 黄汉城

早前,官方曾列出“中国三大差距”: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以及东西部差距。

全球都曾被中国的区域失衡所震惊:沿海地区的光鲜超过发达国家,遍地是摩天大厦,钱多到花不完;内陆有些偏远地区却如同经济落后的非洲小国,上千万赤贫人口就着咸菜吃馍,甚至连口干净的水都没有。

区域之间的贫富悬殊,一直是顶层高度忧心的问题。这不仅仅涉及先富带后富的承诺,还关系到大国复兴的历史进程。于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一一落定。

然而,就在中西部小步快跑,慢慢追赶着东部的时候,一场更为深刻的变局悄然发生了。

以秦岭—淮河为界,江山被一划为二,而在今天,这里也成了大国经济版图的分水岭。南方,大批的明星城市频频崛起,光彩夺目;北方,往昔工业重镇纷纷褪色,不无失落。

“南高北低”赶超“东强西弱”,成为当今中国最值得关注的区域差距。

36个重点城市透露出的大趋势

每年,国家统计局都会公布36个主要中心城市的GDP: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天津、成都、青岛、武汉、杭州、南京、长沙、宁波、郑州、济南、西安、福州、大连、合肥、长春、哈尔滨、石家庄、沈阳、昆明、南昌、厦门、南宁、太原、贵阳、兰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海口、西宁、拉萨。

这些城市掌握着全国最多的资源与财富。我们既可以按照南北之分,也可以按东西之别,将它们分为两个不同的阵营,即东西阵营或者南北阵营。(这里的西部采用广义概念,包含中部、西部和东北,与沿海地区相对应,下同。)

经过统计,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少人注意到的变化——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正在大幅缩小,而南北之间的差距,却呈现出拉大之势。

图1-8 东西阵营GDP占36个主要中心城市总和的比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6年,东部阵营的GDP占36个城市GDP总和的比重为63%,比西部整整高出26个百分点。后来这个差距逐步收缩到了16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内陆的重点城市,慢慢地追上了沿海发达地区,弱化了东部的靠海优势。

图1-9 南北阵营GDP占36个主要中心城市总和的比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反观南北,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从入世之初的10个百分点扩大到了18个百分点,南方全面碾压北方。即便同是西部,西南的表现强过西北,同是东部,东南就吊打东北。

尽管今天中国仍是东强西弱,但南高北低的问题,显然要更加突出。

晋商边缘化,粤商浙商强势崛起

在北方,2014年前的天津一度风光无限,赶超广州似乎已指日可待,仿佛会重组北上广深的一线神话。当时,其副市长调任广州一把手,更是被外界解读为天津的胜利,是中央寄希望用天津经验“挽救”羊城。转眼不过一瞬间,今天这座拱卫京畿的门户城市,陷入了经济增速垫底的尴尬境地。其号称“中国曼哈顿”的滨海新区,2018年一下子挤出了3千多亿元的水分,将天津挤出GDP五强席位。带着巨债负重前行的天津,投资驱动的疲态尽显无疑。

在南方,贵阳这个不沿海、不沿江、不靠边的贫瘠之地,曾经连“三线建设”也拯救不了,今天却化腐朽为神奇。它一边抱着中央大腿化身基建狂魔,一边乘势而上打造千亿产业大数据,GDP增速曾连续4年全国第一。韬光养晦的西南小城几年就成功让十二分之一的人口脱贫。

在北方腹地,信奉“特权”的晋商,靠着亲近政治一度三分天下,如今却陷入资源诅咒。锦绣太原城沉默失语,这座曾经的工业重镇,如今却因GDP还不及江苏昆山这样一个县级市而被嘲笑。

图1-10 前20强城市的南北分布(不含港澳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南方沿海,粤商、浙商抓住改革开放的潮头,不断开拓民营经济的边界,杭州从20年前的旅游胜地,变成了中国互联网圣地。深圳从40年前的无名渔村,崛起成中国科创的代言人。晋商无力“三足鼎立”,只有粤、浙商人“双雄争霸”。

在南方,成渝城市群抓住了产业转移的趋势,稳扎稳打,双子星重庆、成都的GDP位列全国前十。

在北方,东北“铁锈带”的振兴仍是困难重重。沈阳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荣光不再,GDP彻底跌出前二十,房价迈不过一万元,沦为名副其实的“失落第一城”。哈尔滨、长春、鞍山也是一样,重工业勉强维持,人口大量流出,东北塌陷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40年前,中国经济20强的榜单上还有11个北方城市。40年后,却只剩下5个:北京、天津、青岛、郑州、济南。

历史,似乎站在了南方这边。

人和钱都在流向南方

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各地都在为南北差距感到着急。

2018年5月,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在公开场合表示,南北经济差距太大了,2017年“南方GDP实现52.5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61%左右,是1980年以来占比最高的时期,相应的北方的占比下降到39%左右”。

2017年,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一场大会上历数山东痛点,坦言从2008年到2017年,山东一直在后退,“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发展形势逼人,竞争态势逼人”。

山东虽贵为全国经济第三大省、北方的扛把子,但短短九年时间里,山东与广东的GDP差距从5860亿元扩大到了1.72万亿元,与江苏的差距更是从50亿元扩大到1.32万亿元,翻了263倍……

所谓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北方流失的东西已超出想象。

表1-10 全国人口净增前十名城市(单位:万人,成都2017年数据剔除了简阳)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年鉴

今天,人在流向南方。2012—2017年全国人口净增前十名的城市,北方城市只有3个,而前三名更是全被南方收入囊中。北雁南飞,成为中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趋势。

表1-11 2018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的城市排名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公报

如今,钱在流向南方。本外币存款余额相当于城市的小金库,它所反映的是一座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纵观本外币存款余额前15名的榜单,北方只有4个城市入围。而且在同比增速方面,北方城市多为垫底。在中国经济换挡的当下,南方成为资本最为活跃的主会场。

图1-11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公报

令人吃惊的还不止于此,如果按照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一座城市有多年轻,最年轻的10个城市中当中只有2个北方城市。北方老龄化相当严重,而珠三角简直是年轻的小伙子。老迈的北方将如何追赶青春无敌的南方?

“上帝之鞭”驱使凡人南迁

为什么,在不到十年时间里中国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

有部分原因来自“地理优劣”的因素。放眼全世界,几乎多数的发达国家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这里有舒适的温度,适度的降水,适合人类的经济活动。沿海的气候条件也比内陆更优越,人口自然会往沿海集聚。

可能你会问了,那瑞典、挪威这些北欧地区,同样气候寒冷,为什么还如此发达?北欧确实冷,但是和咱们东北一比,简直太暖和了。中国最北的省会哈尔滨位于北纬46度,法国的巴黎是北纬48度,英国的伦敦是北纬51度,芬兰的赫尔辛基是北纬60度。哈尔滨虽然看起来纬度低一些,但1月份平均气温却比它们低15~20摄氏度。

在中国北方尤其是老东北地区,低温气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的经济活力。举个例子,在每年最冷的节气大寒那一天,深圳的天使投资人还可以在暖阳下的咖啡馆约见项目方,吉林的小老板估计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能出来见个面的绝对是生死之交。

如果放到全球视野中比较,北雁南飞不单单是发生在中国的“魔咒”。当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也同样出现了“上帝之鞭”的效应,寒冷的气候驱使美国人往南方迁移。

根据统计,2011—2016年,美国新增加1100多万人,其中南方的三个州——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和佛罗里达就占了一半,而人口流出最严重的三个,全部都在北方,其中就包括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

芝加哥位于北纬41.52度,与中国河北的张家口的纬度差不多,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经济实力在全美名列前茅。但就是这样强悍的城市,也从2013年开始连续4年人口外流。

地理因素在掣肘北方的发展。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把锅丢给老天。北衰南强的变迁,其实也勾勒出了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

计划经济初期,中国选择了重工业道路,北方城市根正苗红,承接了诸多重点项目。东北为共和国打造钢铁躯干,西北守住边疆的咽喉,山西则源源不断地为全国输送黑色血液,支撑起中国经济的半边天。历史上的北方,做出了不可抹去的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视野变得前所未有地广阔。南方的步子迈得最大,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江苏有苏南模式,广东有深圳模式,浙江有温州模式。而成都、重庆、武汉、合肥等内陆地区,也借着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借着上海这个中国第一大城市的跳板,与全球经济发生关联。如今新旧动能转换,北方地区国有经济占比较大,经济发展就显得有点步履缓慢了。

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同阶段,中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也成就了南北方分岔的命运。

今天,历史的重担已经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不过,变的是重心,不变的是使命。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没有一刻可以松懈,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掉队。南方、北方,一个都不能少。 Zab+nuYd97OIZP6vB9xwUceJ8zZz++TFj9V3whVNlJkG8ormHzrlZdIJejINMQp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