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平安的性质

平安的企业性质,在公司章程、合同中均注明为“股份制企业”,但在过去的工商注册中并未予以明确。为此需要通过在国家工商总局重新注册,明确平安保险的公司性质为股份制企业。

1990年7月,平安开始推进重新注册。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审定和批准了新的《平安保险公司章程》,确立平安保险为多种经营的区域性社会主义股份制保险企业。

这里我们稍微跳出一下,对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做一点探讨。

在今天入选《财富》500强的中国公司中,有央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如六家国有商业银行),有地方国企(如上海汽车),有股份制金融机构(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也有民企。

在全球经济中,中国这样的微观结构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它异常混合且多元,似乎要让每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有一个发展空间。

多种所有制形态的并存与竞争,创出了一种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结构。在需要灵活决策、快速反应的领域(如互联网和消费品领域),民企占优;在带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国家安全属性、基础设施属性的领域,因为要长期投资,利润率一般不高,国企是主力军;而在高技术、高价值、高品牌的领域,外资还有一定优势。

各种成分之间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有各种合作,可能杂交出更多新物种,从而使市场主体的类型更为丰富。新技术的发展更使得很多领域呈现出“无边界竞争”,比如蚂蚁金服和微信支付事实上在推动银行业变革,QQ和微信则打破了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服务框框。

竞争,在整体上大大提高了国民福祉。

中国平安因有“中国”二字,会被一些人认为是大的国企甚至央企。确实,几大国有银行、证券、保险机构,或者像中信、光大这样的混业集团,凡有“中国”字头,基本上都是国企,主要股东是国家财政部门。但今天平安的大股东,既不是财政部,也不是深圳市政府或其他国有资本。“中国平安”的“中国”二字,是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平安从地区性保险公司向全国性保险公司发展过程中,批复更名的。

平安姓什么?有人说,平安不是国企,是由马明哲一手创立且长期管理经营的企业,应该算民营企业。但纵观中国的民企,创始人在创业之初大都有大部分股份,至少能控股,即使后来融资稀释股份,也会保留相当比例股权。而马明哲却是一个“打工的”,仅持有非常少量的股份。这些少量的股份基本还是在2015年,证监会为了维护市场稳定,鼓励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平安实施了核心人员持股计划,马明哲和其他管理层一样,用自己的长期奖励从二级市场公开购买而来的。

平安的单一最大股东,很长一段时间是汇丰,现在是泰国正大集团;深圳市政府的持股平台深圳投资控股公司是第二大股东。这两家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别为9.3%和5.3%。中国平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交所的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明确表示:本公司没有控股股东,也没有实际控制人。

作为一家集团整体上市的企业,平安的股权分散且全流通,其中60%是内地市场流通的A股,股东有中央汇金、社保基金等,40%是香港市场流通的H股。可以说,平安是名副其实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或者按国际资本市场的说法,是一家社会性的公众上市公司。

如果你问马明哲平安姓什么,他会说:“平安姓社会,平安姓公,属于全体股东。管理层就是打工仔,不为某一单个股东服务,而是服务于全体股东。”

“体制优势确保了平安管理团队的稳定,确保了公司战略的延续性及经营的稳健性。”这是多年来海内外机构投资者对平安的一致评价。

平安从基因上不是也不可能是私人企业,但又具备了一点也不亚于私人企业的拼搏奋斗精神,时刻追求领先。平安对高管强调最多的所谓“首要之急”,就是“必须确立领先的思想和理念,思考、研究并制定出领先的策略。所有平安人都要力争将‘领先’变成自己的基因。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牢牢记着‘领先’二字”。

与此同时,平安又有一种“平平安安的规范属性”。由于很早就引入外资作为战略投资者,按照国际化公司治理和财务规范开展经营,平安的管理团队有着鲜明的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主义特征。平安要求管理干部高度重视风险控制和合规经营,坚守底线,“高处着眼、低处着手”:前者是指清晰的战略眼光,对行业方向及前景有精准的判断,对公司经营管理中的强弱点有清晰的认识;后者是指对产品的设计、营运的流程、促销环节能关注到细节,推进到实处,在落实的过程中追求极致、力争完美。

《欧洲货币》( Euromoney )2005年将平安评为“全球新兴市场保险公司最佳公司治理”第三名。欧洲的专业投资机构认为,平安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成就反映了两方面因素的结合:一是外资股东的帮助,另一个更关键的因素是平安管理层将好的想法付诸实施的决心。

在中国大公司中,平安可能是最像创业公司的。同时,在创业、创新的公司中,平安可能又是最具规范性、制度性、流程化的。以马明哲为代表的平安管理团队,其准确的角色描述应该是——有企业家精神的职业经理人,有职业经理人素养的企业家。

正念引领正道。企业家型的职业经理人,将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恪守正道的职业化、专业化、制度化、流程化做法融为一体,实现了大公司和好公司的统一。

创业两年多之后,1990年8月1日,《关于平安保险公司发展模式的初步构思》形成了。

设想中的发展模式是:以发展国内综合性大型集团企业为目标,一方面发挥股份制的优势,突破区域的限制,走与沿海城市、开放城市联合的道路,实行二级分公司二级法人制,即按经济区域建立一级分公司,其他城市建立二级分公司,总公司为一级法人、分公司为二级法人,分公司部分股份转让给地方,组成管理委员会,实行总、分公司横向及纵向综合管理,另一方面开展金融与非金融多方面的投资,分散投资风险,逐步扩大公司实力。

1991年10月21日,平安保险深圳分公司经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批准正式成立。深圳地区原有的分支机构分别更名为蛇口支公司、福田支公司、罗湖支公司、宝安支公司和沙头角支公司,统一隶属于深圳分公司管理。

深圳分公司的成立,是平安保险业务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平安之前的架构是:总部有一个业务本部,每个地方设分公司,一个深圳地区就有五个分公司。新架构下,深圳分公司单独成立,和总部的职能进行了区隔,总部不再直接从事业务工作,变成战略管控型的组织;业务则下沉到分公司,分公司统一管理支公司。平安未来“集团绝对控股,各业务板块独立发展并相互协同”的架构模式,此时已有雏形。

1991年底,国家体改委、人民银行组织了一个联合考察小组,对平安过去三年的发展进行了考察和研讨。绝大多数代表认为,平安保险实行的是一种新型的保险企业运作体制,是有条件向全国发展的。

在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平安计划在北京、广州、大连、天津等地设立机构。

王利平去的是天津,当时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离开深圳,两眼一抹黑,人生地不熟。唯一能证明自己身份的就是人民银行的批文和一封盖了公章的介绍信。我和黄启平(平安天津分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先去了北京的代表处,因为天津代表处是他们帮着跑下来的,他们对天津的情况熟悉一点。北京的同事弄了一辆小夏利,载着我们开到天津,拜访了当地政府领导和人民银行领导后,他们回北京,我们留下来,继续推进工作。”

王利平和黄启平先是勤快地跑政府部门汇报,虽有进展,但并不明显。接着,他们孜孜不倦地往监管部门跑,介绍平安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来天津想做什么等。直到1993年除夕的前几天,他们还在找监管部门反复解释平安的来意。

原本紧闭的大门开始松动,当地监管部门提出“可以先做业务试试”,等业务做到一定规模了,再来谈设立分公司的事宜。听到这句话,王利平终于有了个好心情过春节。后来还有些波折,但几个月后,天津分公司终于还是办下来了。

在其他城市,平安的团队所碰到的情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差不多,就是不停地跑政府部门,不停地汇报,不停地解释说明,争取理解。

1993年,应美国保险公司邀请,马明哲等人去美国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访问考察,走访了旧金山、洛杉矶、纽约等5个城市,实地考察美国保险市场,拜访保险公司高层和专业人员。他们一共参观了近30家保险公司、经纪公司和代理公司,并在美国的保险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学习了一个多月。

这次游学对马明哲触动很大。回到深圳,他告诉同事:“越了解越后怕,美国的大公司主要靠管理,一切都计划得很周密,尤其是电脑技术水平,只要输入指令,要什么有什么。将来科技在企业中的作用可能会越来越大。”而国内的做法是东一榔头西一棒,虽然有冲劲,但经验主义的东西很多,随着规模扩大,管理难度一定会越来越大。他还说,美国保险公司对中国市场兴趣很大,总有一天要进来,平安必须积极夯实基础,步伐要加快,每个人都要有压力和紧迫感。

之前,国务院已正式批准了平安保险冠以“中国”二字。“深圳平安”此时已变成了“中国平安”,名正言顺地成为一家全国性的商业保险公司。这不仅仅是两个字的变化,更进一步确定了平安保险再保险的地位,允许平安保险不受《保险法》有关再保险条款的限制,可以自己办理国际再保险业务。

平安为何对再保险业务孜孜以求呢?因为再保险又叫“保险的保险”,是保险公司分散风险最重要的方式。比如,平安营业初期资本金只有几千万元人民币,而中国远洋的一艘船价值接近2000万美元,万一出了事故,平安没有再保支持的话,就会资不抵债。平安一开始也想寻找国际分保渠道,但由于自己是新公司,知名度又低,未能如愿。找不到其他分保公司,平安就不得不以非常低的价格把业务转分给当时的人保。

明明是自己的业务发展,却要得到竞争对手的同意,这是正常情况下很难想象的。当时,平安需要把自己20%的业务量“法定”地分保给人保。当给自己的客户开承保条件时,平安要等人保同意接受分保了之后才能签单,如果人保不同意,平安保险就没办法和客户签单。就算签单了,20%的业务量也要归人保所有。而人保当时又是平安的竞争对手,大项目承保需要先定好分保比例,这样人保就掌握了平安保险的信息,可以马上调整自己的承保条件,再和平安去竞争。

先天不足的平安和人保之间一度“打得不可开交”,人保甚至通知取消对平安的再保险,最终惊动了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中国保监会的前身)。保险司负责人马鸣家亲自出面,组织两家公司负责人坐下来协调商讨,最终也不欢而散。不过,因为平安在协调会上陈述了诸多理由,监管部门给予了平安再保地位。有了这一地位,平安在国内外再保市场上才迈开了大步。

随着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的相继成立,以及更多的市场主体的出现,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度迅速扩大,很多政策法规陆续配套出台,市场环境不断规范。一个更开放、更公平的市场慢慢建立起来。 fbytKKMjamf4tXcUedoFvGtxWCta4COMBPEM2zcGje2E8TheKJ3FMtT/aUvSe5W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