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留住的不仅是光阴
《老重庆记忆》序

赖永勤

面对眼前这本《老重庆记忆》,仿佛在面对一位洞悉世事的智者,他在目睹了人世的沧桑巨变,经历了人生的波谷浪峰之后,以更加深邃的目光和冷峻的心态审视一座城市波澜起伏的命运。这是一种近乎禅的意境,任随世界如何喧嚷,他只需端坐一隅,哪怕是双目紧闭,也能够传递心中的意念。

他要传递一种怎样的意念呢?他说:“一座城市不能没有历史,作为这座城市的市民,写下这座城市的过往,留予后人,是我们的一份责任。”

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世界名城,它在穿越了3000多年的时光隧道后走到今天,今天会瞬间消逝变成昨天,昨天又会成为离我们最近的历史,而浩瀚无垠的历史正是由无数个昨天的昨天构成的。《老重庆记忆》将目光聚焦在重庆母城渝中半岛,并以其珍贵的图像、真实的文字和真切的感受,为我们记录昨天、定格昨天,它在帮助我们回望昨天的同时,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和思考。

《老重庆记忆》的创作发端于世纪之交。世纪之交的重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无一不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急速变化、迅速裂变的“速变期”,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出于一种信念和责任,作者敏锐地意识到与他朝夕相处半个多世纪的城市即将迎来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于是他果断地端起相机,开始有目的、有选择地记录当下。

作者首先将目光投向了老街道,他意识到老街道是这座城市的主动脉,它跳动的脉搏实际就是时代跳动的脉搏,关联着一座城市的命运走向;紧接着又将目光锁定在老建筑,他知道老建筑不仅是一座城市的符号,更是承载历史记忆的具象,弥足珍贵;之后他又将镜头瞄准了老巷子,老巷子犹如一座城市的血管和神经,血管堵住了,神经便会失去功能,城市的肌体就会迅速老化。与此同时,他还对老交通、老商业场所和老文化场所进行了一一扫描,及时捕捉到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风俗习惯,让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变得更加立体。

须知,从社会档案学的角度讲,这样的分类是非常科学的,它让错综复杂的城市格局变得主次分明、具体清晰,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城市熟悉和了解的程度,也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

《老重庆记忆》融摄影、文字和绘画为一体,以照片为主、文字为辅,并将绘画作为补充。流连于这一张张照片,阅读着这一行行文字,特别是看到作者手绘的这一幅幅还原历史的图画,我的心时时被猛烈地撞击着,久久难以平静。这些摄影作品,立足还原历史的本貌,在当时设备和拍摄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全凭作者娴熟的摄影技巧和抓拍经验,让不少转瞬即逝的老街道、老建筑和老巷子定格在自己的相机里。而这些文字,或结合自己的人生历程,或抒发自己的切身感受,或亲自查阅相关史料,让它们有了不一样的温度。更令人感动的是,为了让老重庆的记忆更加完整,作者在参考了大量的历史照片之后,以自己绘画的一技之长填补了不少空白。尤其令人感佩的是,没有行政命令,没有任何报酬,全凭文化自觉与自信,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作者用心拍摄、辛苦撰写、精心绘制,这需要一种怎样的毅力?而这一切均是在作者繁忙的工作之余一人所为,这又需要一种怎样的责任和情怀?

我给一些对文史和摄影感兴趣的朋友看本书的样稿前,朋友们不相信这出自一人之手,而当他们看到这些翔实的史料、饱含深情的文字和精心绘制的图画时,他们确信了。他们和我一样,知道了坚定的信念所赋予一个人的毅力何其坚韧、力量何其巨大。也正是因为有了信念的支撑,这本《老重庆记忆》才得以问世。

看完《老重庆记忆》的书稿,我竟很自然地将它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联系在一起:“海的爱太深,时间太浅。秋天的夜凋零在漫天的落叶里,泛黄世界一点一点随风而渐远……”而我们的永康先生,没有让这一片片落叶随风飘散,他细心地捡拾起来,巧心装帧,留住的不仅仅是这座城市宝贵的光阴和珍贵的记忆,更多的,是他带给我们的无尽遐想和思考。 pekx6S7VSHYthKgNUANy7zb8KFM2TwCl7cFK6verSIyicV9sQLMHlm4wcrsR5P+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