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半城

这是一座被长江、嘉陵江环抱的山城。早年的重庆城从朝天门到通远门,自东向西,沿长江分别是朝天门、东水门、人和门、太平门、望龙门、金紫门、储奇门、南纪门、通远门,沿嘉陵江有千厮门、洪崖门、临江门。因为山势的原因,山城又被分成了上半城和下半城。

上半城主要以新华路(大梁子)为山脊,从小什字经民族路、民权路、邹容路、民生路、七星岗、观音岩、文化宫、两路口、上清寺到曾家岩(从七星岗到曾家岩分别称为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中山三路、中山四路)。

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都集中在上半城,尤其是解放碑周围。下半城在抗战以后逐渐衰落,住在下半城的人办事、购物都得到上半城来。七星岗以外的沙坪坝、杨家坪、大渡口、北碚有城墙阻隔;长江以南的南岸、巴县、綦江,嘉陵江以北的江北、江北县、长寿县有两江分割。早年,住在这些地区的人要到市中区、解放碑都叫“进城”“到重庆去”,且过江过河都极不方便。

通远门

解放碑街道

解放碑街道处在市中区东部,因有解放碑而得名,包括邹容路、民权路、民族路、临江路、沧白路、五四路等。

解放碑街道承载了重庆太多的过往,她是曾经的会场、商场、审美场——所有的大型集会、游行都在这里举行,“文化大革命”时重要的广播站,宣传栏、大字报在这里铺天盖地,一些颇有影响的政治活动也在这里发生。重庆商业在这里高度汇集,这里有最新的产品、商品,所有的时尚信息在这里发布,这里也被誉为是美女最集中的地方。

记得20世纪的解放碑,四周分别是重庆百货大楼(三八商店)、新华书店、美术公司、亨得利钟表店、群林市场、友谊商店、凤凰服装厂、工艺美术公司、大众糖果店、冠生园、邮局、长江文具店、和平药房和和平电影院。这里汇聚了重庆的主要商业场所,成为经济中心。

虽然世事变迁,但解放碑作为重庆的名片怎么都不会变。

鸟瞰解放碑

20世纪70年代末市民在解放碑街心花园观看画展

邹容路

邹容路是为了纪念清末民初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邹容而起的路名。1912年3月29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追赠邹容为“陆军大将军”。1943年12月,重庆市政府将城内的新生路改名为邹容路。

五一路与邹容路交会处

邹容路味苑

俯瞰邹容路

青年路

青年路下接五四路,上连民生路。以前青年路被分为上、中、下三段,我们习惯把区体育馆、针纺站一段称为上青年路,把盐业公司、实验剧场、旗帜社、五交化大楼一段称为中青年路,把群林市场、新生市场、和平电影院一段称为下青年路。

据查,青年路原名天主堂街,1939年国民政府在此修建青年馆,故得名。

在“破四旧”的岁月中,附近的民生路改名为幸福路、大同路改名为战斗路、民权路改名为反修路,但解放碑地区唯一没有改名的就是青年路。

青年路街道

中华路

中华路以前叫杨柳街、三教堂、桂花街、油市街。1937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将其命名为中华路。中华路共分为5段:新华路口到五一路口一段(这里有市中区法院)、五一路口到保安路口一段(这里有财贸职工俱乐部)、保安路口到民权路口一段(这里有吴抄手)、民权路口到青年路口一段(这里有市中区公安分局、中华路小学)、青年路口到29中一段(这里有重庆市交通局)。

中华路街道

五一路

五一路共分为三段:民族路到正阳街一段、正阳街到重庆剧场一段、重庆剧场到棉麻站一段。以前五一路又叫民国路,“文化大革命”时改为五一路。记忆中,五一路上著名的建筑有重庆剧场、五一电影院、大阳沟派出所(全国公安先进单位)、京剧团、煤炭管理局、大阳沟小学、棉麻站。这条路是重庆最早的街头菜市场、餐饮摊区。

据了解,“三年困难”时期,重庆城的自由市场就设在五一路上,它带活了重庆早期的商业。改革开放后,五一路更加热闹,划黄鳝的都有好几十家;火锅店有五一火锅、五二火锅、五三火锅、五四火锅,卖火锅佐料和烫火锅食材的更是不计其数。

五一路街道

五四路

五四路北起临江路、戴家巷,南接民族路(会仙桥),中间与下青年路、来龙巷、江家巷路口相连。

我的家位于江家巷,无论我要到哪里都必须经过五四路。这条路上有电影公司、市公安局、市中区房管局、市煤建石油公司、五四路糖果店、搬运装卸运输公司、五四路粮店、区茶叶公司、日杂公司、大光明理发店、老四川餐厅等。

据查,五四路原名蹇家桥。1939年5月3—4日,日军出动数十架飞机对重庆进行大规模轰炸,重庆主城损失惨重,史称“五三”“五四”大轰炸。重建后,蹇家桥改名为五四路,意在勿忘国耻。

五四路

民族路

我们习惯叫民族路为会仙桥,它是以前到大阳沟、朝天门的必经之路。民族路位于解放碑和小什字之间,共分为4段:解放碑到五四路口一段、五四路口到临江支路口一段、临江支路口至棉花街口一段、棉花街口至小什字一段。

民族路街道

抗战时期,民族路商铺林立,餐饮服务业兴旺,市民都喜欢到这里逛街。心心咖啡厅、国际理发厅、皇后餐厅、老四川酒楼、人道美商店、留真照相馆、金店、大昌祥绸布店、二中医院、罗汉寺,都是民族路上耳熟能详的地方。

小什字

小什字,因街道相交成十字,并与解放碑大十字相对,故而得名。这里连着朝天门、新华路、打铜街(可以去下半城的望龙门、储奇门)、棉花街(通向千厮门)、民族路、解放碑。

小什字(民族路、新华路、打铜街交会处)

据查,抗战时期,小什字附近几条街道被喻为中国的“华尔街”,分布着许多银行: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中央信托局、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国银行、川康银行、川盐银行、中外合资的美丰银行、英资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等。

小什字(正前方是打铜街,右上方是新华路)

新华路

新华路是指从朝天门到磁器街这一段路程。抗战时期,新华路叫中正路,1950年改名为新华路。这里是上半城和下半城的分界。

这条街上有人民剧场,有时会上演话剧;有著名的长江索道,一索飞架南岸,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上新街;有25中学、重庆警备区、市骨科医院。我对新华路印象最深的是群众艺术馆(又称青年宫),那里每天晚上都要放映露天电影。从新华路可以去人民公园,特别是周末,花鸟市场热闹非凡,有画炭精画像的、打气枪的、捏泥人的、做糖关灯的、修补瓷器的、看西洋镜的……我们小时候时常会去玩,这里可以通向下半城。

改革开放初期,新华路是最早摆设路边个体户摊位的商业街区,经营各种服装、日用品,绵延整个新华路,成为重庆人购物必去的地方。后来,为规范市场管理,市中区政府在朝天门陕西路开辟了更大规模的综合性市场,将新华路商贩都迁往那里,新华路才得以畅通。

新华路街道

新华路上的农业银行

美丰银行旁的民居

较场口

以前,较场口一带有儿童图书馆、园林式的照相馆、小洞天饭店、石灰市菜市场、冰糕厂冻库,还有9路公交车站。早上,较场口花园聚集了晨练的人们,白天他们在这里喝茶、下棋、遛鸟,晚上这里是老人、孩子们的乐园。从前总觉得较场口花园很大,现在一眼就能看完。

相传,此处以前是军队操练和考武状元的地方,故称作校场。解放后,这里成为人们休闲晨练的地方,有小游园、花架、水池、花坛、草坪、大树。

较场口连接上、下半城,可通往各个方向:沿中兴路可通往南纪门、菜园坝;沿和平路过通远门可到七星岗、观音岩、两路口;通过民权路可达解放碑;通过新华路可达小什字、朝天门;通过凯旋路可达储奇门;通过石灰市可达兴隆街、七星岗。

现在的较场口转盘

中兴路

中兴路建于1940年7月,这里房屋密集,结构简陋。它上可到较场口,下可至南纪门,是连接上、下半城的重要干道。中兴路亦有复兴之意。

中兴路街道

民生路

民生路原来叫武库街、米亭子、杂粮市、杨家什字、售珠市、方家十字、劝公局街。1937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为纪念孙中山三民主义改名为民生路。

民生路过去被称为文化一条街,许多报社、书局、书店都设在这条街上,还有著名的重庆宾馆、若瑟堂、巴蔓子墓、《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通远门城墙。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民生路

民生路街道

民生路街道

大同路

大同路,旧名牛皮凼,1939年因设渝女师更名为女师校街。1940年路面扩宽,取“世界大同”之意改今名。

和平路

20世纪80年代,因工作原因,我经常在磁器街与和平路、金汤街与和平路之间走动,对和平路上的消防队、和平路餐厅、百子巷、12中学、通远门隧道和区委、区政府印象深刻。这里上接通远门隧道,下连较场口,既可以通向中兴路、南纪门,又可以连接莲花池、新民街、石灰市。

据查,和平路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将原培德堂街、五福街、金鱼堂街、走马街改建成公路合并,取“人民向往和平”之意而命名的。

俯瞰和平路

潘家沟

下回水沟旧货市场

通向管家巷的火药局街

通远门隧道

通向放牛巷的梯步

七星岗

七星岗是上半城通向两路口、上清寺,进而走向杨家坪、沙坪坝的必经之路,也是到枇杷山公园、少年宫、文化宫、鹅岭公园、动物园的必经之路。

七星岗地处市中区中干道。20世纪30年代,中干道取名为中山路,七星岗就处在中山一路上。

从七星岗通过兴隆街可以到枇杷山公园、第三人民医院,通过三八街可以到一号桥。

通远门

重庆城三面环水,历史上,通远门是重庆城通往外界唯一的陆路通道,取“通向远方”之意。

据查,南宋末年,蒙古军攻破成都,宋军退守重庆。重庆知府彭大雅大力拓修重庆城,将范围扩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明洪武四年(1371年),戴鼎指挥筑城。清初再修通远门。

以崖为墙筑城、守城,通远门记载着不计其数的故事,见证着重庆城古往今来的历史。

捍卫路

捍卫路于1941年建成,以“捍卫国家”之意命名。它上连接中山一路,下连接北区路,比邻七星岗、观音岩、黄家垭口。

捍卫路路口

捍卫路街道

观音岩

观音岩因地处山腰,原有一观音庙建于岩上而得名。这里处在市中区山顶,交通四通八达,往东可以去解放碑、朝天门,往西可以去两路口,往南可以通过石板坡到下半城,往北可以去大溪沟。

观音岩的标志性建筑当数外科医院,文化建筑当数抗建堂、重庆市杂技团,当街门店多为工艺美术类或小五金类商店。山上有枇杷山公园、重庆自然博物馆(旧馆)。

观音岩车站

去外科医院的弯道

两路口

两路口是重庆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的马路呈三岔路口状,从任何一个方向往前方看都有两条道路,故而得名。

20世纪90年代初,这里有与重庆百货大楼齐名的两路口百货大楼,后来又有了富安百货大楼。当年,这里是除解放碑以外的又一购物去处。这条路上还有山城宽银幕电影院。从这里通过缆车或者旁边的建兴坡可以到菜园坝火车站,从火车站出来的旅客大多会乘坐缆车或从建兴坡走上去,到两路口坐电车去解放碑、朝天门,去上清寺、江北,去大坪、杨家坪、石桥铺、沙坪坝。

两路口有大田湾体育场、文化宫、工人医院(现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市图书馆。

20世纪90年代的两路口单行道

现在的两路口单行道

国际村民居

两路口岔道

长江路

远眺山城宽银幕电影院

七孔桥

上清寺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上清寺仿佛就是重庆的终点,从上清寺再往李子坝走,也是人烟稀少。这里是一清净地,去曾家岩方向有市委、团市委、建委、妇联,去两路口方向有体育馆、文化宫,去人民路方向有大礼堂、市政府。上清寺转盘有邮政大楼和工业展览馆。

如今的上清寺,是渝中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上清寺转盘

邮政大楼

上清寺中山三路

曾家岩

曾家岩,北边是嘉陵江,隔江可见重钢三厂、长安厂。曾家岩江边有轮渡过江到江北的刘家台,这里可以通往大溪沟、上清寺、人民路、中山三路等处。

曾家岩有著名的桂园,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经常住在这里;还有著名的曾家岩50号周公馆,抗战时期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中共代表常在此居住。

曾家岩一直是中共重庆市委大院和市政府机关所在地。抗战时期,蒋介石的官邸、国民政府行政院也设在这里。

中共重庆市委大门

曾家岩街景

重庆市人民小学

曾家岩街景

六中(现求精中学)学校大门

团市委

人民路

从上清寺到人民大礼堂这段路,因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在该路段232号大楼办公而得名国府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人民当家做主”之意改为人民路。

人民路街道

人民路弯道

大溪沟

据查,旧时此处有几条溪沟汇集四周流水注入嘉陵江,故名大溪沟。后来城市建设,这些水沟陆续由明沟改建成了暗沟。

大溪沟静园车站

大溪沟有重庆第一个水厂取水站,通过输水管道泵压到通远门打枪坝水厂,重庆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了自来水。

大溪沟还建有一家电厂。1932年建设的大溪沟发电厂,为重庆的城市生活和抗战时期国防工业生产、前方抗战支援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大溪沟电厂进行了扩建增容。20世纪90年代,大溪沟电厂环保拆迁。

大溪沟

大溪沟弯道

黄花园

听说很早以前,有农民在此种黄花,故而得名黄花园。

黄花园西接大溪沟,东连一号桥、临江门,北临嘉陵江。小时候,我就听说在41中学(现巴蜀中学)上学的多是干部子弟,又出了像电影演员王晓棠这样的名人,令人称羡。当时,这里不仅有琉璃瓦屋顶、红砖墙的科技情报所,国营黄花园酱油厂,重庆市第一中医院(原址),还有一个重庆市历史最久的加油站。

黄花园弯道

黄花园、人和街、大溪沟交会处

一号桥

据查,重庆城公路建设始于1927年,北区干道一直到1952年才告通车,皆因一号桥所处深沟,当时建桥技术不济,工程搁置了20多年。北区干道是现在从临江门到上清寺一带的主干道,而一号桥就是其中的一座公路桥。一号桥的建成使重庆的交通形成了大循环,它不仅成为当时的重庆一景,而且还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

2003年,渝中区政府改造一号桥,撤销老桥墩,重建形成复线桥。

临江门

临江门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地方,它比邻解放碑,是解放碑车站、邹容路、中华路、大同路、临江路的中枢,也是市中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以前,这里人车混行。为解决这一现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临江门建起了重庆最早的人行天桥。临江门周边的外贸大楼、第四人民医院、商检局、29中、电影公司、糖业烟酒公司、曲艺团、大众游艺园是重庆人最熟悉的地方。

临江门是重庆17座城门中唯一的一座正向城门,城门上书“江流砥柱”四字。从嘉陵江上游来重庆首经此门。城门距江较远,城外临江门正街较其他城门外的街道要繁盛一些。这里码头较多,除正码头外,还有石灰码头、大码头、新码头等。

临江门建筑是老重庆建筑的一个缩影。以前,这一片都是民国时期、抗战时期的老建筑和棚户房。陡峭的山坡,曲折的石阶,重重叠叠依山而筑的捆绑房、吊脚楼,远远望去,俨然一隅贫民窟。其中,最显眼的是川东教会医院——现重庆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重医附二院)。

从嘉陵江边到公路落差几百米,公路是建在城墙上的,下到河边要经过城门洞,下梯步、穿小巷,路过千家万户。这样错落有致、具有山城特色、蕴含老重庆人无限情怀的建筑群,在1992年旧城改造大拆迁的爆破声中消失,代之以魁星楼等商住楼。

下面两幅图片都是临江门车站的场景。车站的位置没变,从前只有13路公交车在此停靠,现在停靠的公交车就很多了。左图的后方是以前的川东教会医院和难以计数的民居。右图是拆迁后重建的魁星楼及商住楼。

沧白路

我家在江家巷,离沧白路仅几百米。以前,我经常去沧白路看嘉陵江轮船舟楫横渡,看洪崖洞民居和往来上下的居民,看搬运工人爬坡上坎。

1943年7月19日,国民政府在辛亥革命先驱杨沧白事业发源之地——重庆府中学堂旧址建立了杨沧白先生纪念堂,并将其所在的炮台街改名为沧白路,以纪念这位辛亥革命的赫赫功臣。 Q0bURuUv5TCl2Ac7bGcpDBjITAo+FVCJJtsqOzsKR3z/eYPXu6WHTINGhntIeJ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