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宣扬

年轻的艺术评论家兼美学家硕博,生性奇特,情感丰富,善于把哲学的反思与艺术的想象结合成创作的力量,为她的广阔创作天地提供了难以预测的潜在动力。她的译作《尼采:作为艺术的强力意志》一书的出版,正是这位才女的癫狂式智慧的初次绽露。

在尼采看来,艺术创造是源自生命自身的内在爆发性力量的体现,是反理性、反抽象的节日般狂欢,是违背基督教教规的叛逆活动,也是自身生命中的欲望和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艺术创造不需要任何伪装和装饰,而是赤裸裸的超人精神,在纯粹形式中的表演。也正因为这样,艺术创造总是在醉醺醺的疯狂中进行,它无须任何规则,无须环顾周围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更无须理会他人的各种指手画脚,只需要一种奋不顾身的勇气,同时需要蔑视一切的梦幻般的想象活动。这就是说,一旦把握具有爆发力的创作瞬间,就尽情地由着自己的性子,把创作的欲望和情感即刻地喷发出来,显示出艺术本身试图征服一切的权力意志的威力。

尼采说过,创作是对作品中的美的陶醉性生产;创作的状态就是一种爆炸性的状态(《权力意志》,第811条)。尼采说,“艺术家不应该如其所是地观看什么,而应当使观看变得更丰富、更质朴、更强烈。为此,艺术家的生命就必须具有一种青春的活力和浪漫的春天,一种习以为常的陶醉”(《权力意志》,第800条)。

所以,尼采认为,“艺术家之所以是艺术家,是因为艺术家把一切非艺术家所谓的‘形式’当作内容来感受,即当作‘实事本身’来感受。当然,这样一来,人们就归属于一个颠倒的世界,并由此径直把内容,包括我们的生命在内,当作某个形式上的东西”(《权力意志》,第818条)。

是的,对尼采来说,陶醉就意味着形式的彻底胜利,让形式彻底脱离实际的内容,在对自身主体性的超越中,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创造始终都是向自身主体性的挑战。

我相信,当硕博选定尼采作为她的译作对象时,她已经下定决心要向自己的主体性挑战。尼采就是这样,他从来不稀罕传统形而上学和传统认识论所追求的“主体性”,而是在我行我素的创作中,不断超越自身原有的主体性,让自己亲身经历和品尝生成的喜悦与苦难。也许只有艺术,才能够真正满足喜悦与苦难的悖论,并使生命实现艺术化的过程。

实际上,尼采不喜欢把哲学当成纯粹的思维,而是宁愿把它当成一种带有情感性的生成活动。或者,更确切地说,当成一种产生创造性思想的生命运动。确实,尼采不是一位只考虑抽象概念和脱离生活的思想家,而是一位真正的生命哲学家。什么是生命?在尼采看来,生命,唯其是不抽象,乃是一种富有情感的活生生的艺术创造活动!尼采认为,哲学中的抽象思维不应该成为害人的精神苦难,而是“过一种好日子,像过节那样,是一种陶醉”(《尼采全集》1888年德文版,第14卷,第24页)。后来,在尼采的《权力意志》中,尼采更明确地说,“节日包含自豪、忘情、放纵,是对各种各样的严肃和鄙俗的嘲弄;动物般的充沛和完美让人们产生对自身的神性的肯定,而这一切,耶稣基督是不可能老老实实地表示肯定,也就是说,节日乃是地道的异教”(《权力意志》,第916条)。

我希望,这本书的内容不愧于硕博本人的翻译初衷,也同样兼顾了那些与她赋有同样情感的人们的意愿。如此,我这篇短短的序言也就不是白写了。

2016年11月15日 0QGwWrF1iSnBpMiiKIzjJhqPOcAGIAtuWG+xUPcnPj1jkyEZ6w9eTMcFJQaor+F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