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设计展览百分百
——70个城市,100个展览

鲁晓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创新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全球潮流,在这一过程中,设计成为促进产业转型、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拉动市场需求的核心引擎。各国、各地政府普遍重视对设计产业进行扶持,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大力发展设计展会事业,通过形式多样的设计展览带动设计产业和创新经济的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大城市均注重“创意城市”和“设计之都”的建设,设计周、设计节、设计双年展、三年展等带有国际性和前瞻性的展览模式已成为建设“创意城市”和“设计之都”的主要助推力。迄今全球已有近70个城市开创了形形色色的“设计节”或“设计周”,在此期间举办的大小设计展览不计其数;除此之外,采取双年展或三年展模式定期举办的、带有较强学术性的大型设计展览,其数目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国际上比较知名的设计节或设计周有米兰设计周、伦敦设计节、柏林国际设计节、东京设计师周和香港设计营商周等,周期性举办的大型设计展览有法国圣泰田设计双年展、美国国家设计三年展和韩国光州设计双年展等,这些展览不仅直接促进了所在城市和国家的创意产业发展,而且造就了联结全球设计师、企业和消费者的“创意枢纽”,由此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目前,我国同类型的设计展览有上海设计双年展(1999年创办)、香港设计营商周(2002年创办)、广州国际设计周(2006年创办)、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节(2008年创办)、北京国际设计周(2009年创办)、成都双年展国际设计展(2011年创办)、武汉设计双年展(2011年创办),以及我院创办于2011年的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等。

综上所述,形形色色的设计展会已构成全球化时代一种重要的文化和经济现象,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产业转型和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且成为各国较量软实力、增加国际认可度、积聚全球创意人才的舞台和竞技场。及时对这一新现象和新趋势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而且能对我国举办同类型活动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为此,我院特向清华大学相关部门申请,于2011年启动了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Z03攻坚专项“当代国际设计展览机制对创新经济和文化产业的推动研究”(课题编号2011THZ0),对当代国际设计展览展开调研。

在课题进行的第一阶段,在原课题组组长杭间的统筹下,经副组长陈岸瑛协调,以及课题组其他副组长配合,李敏敏、郭秋惠、李楠、王晨雅、李诗雯、刘雅羲等课题组成员调查了涉及全球30余个国家、60多个城市的近100个设计展览,初步搭建起一个记录展览基本信息的数据库。以此为出发点,李敏敏和李楠投入大量精力,进一步收集图文资料,补充和核实相关数据,并对设计展会与城市发展、创意产业布局之间的关联进行深入分析,历时一年编撰出一部迄今为止国内最系统的全球设计展会指南。全书按地区和国家分类,挑选出100个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展会,结合所在城市的经济、文化、历史背景,梳理这些展览诞生、发展的经过,总结展览的主题策划、组织和运营模式,并对其中出现的经典设计作品进行简要呈现。期望这本书能给读者呈现一幅较为全面的世界设计展会地图,通过分析不同社会背景中的设计展会运营模式,为国内相关展览的举办提供借鉴和参考。 AP9+dsNTXD2GMKvyAkeEbhemz8a2cq1bD9Ug+eqg7nz7agP0+AYC4DGBvdeoq46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