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史前旅游渊源

1.1.1 原始社会人类迁徙

1)时代背景

人类旅游的渊源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早期和中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人类一生中的闲暇时间很少,缺乏开展旅行活动所需的时间条件。美国学者约翰·麦克哈勒在1972年出版的《世界的事实和趋势》一书中提到,原始人类一生中的自由时间仅为整个生命历程的16.6% 。然而,同样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原始人类需要依靠天然食物生存,且抵御侵害的能力较弱。迫于寻找食物和躲避侵害的压力,人们常常从一地迁徙到另一地,寻找适合生存的地点。因为没有较为固定的居住地,离开原有居住地后通常也不再回来,所以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是一种生存迁徙。迁徙是一种人口移动,也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由于迁徙的特点是迁徙者不再返回原居住地,所以它既有别于近现代旅游,也有别于古代旅行。而人类旅游活动的萌芽则应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旅行需求产生。

2)氏族迁移

原始社会中前期,依靠简单采集、播种和狩猎的原始经济形态无法支撑原始人类在一个地方长期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居住地可供采食的植物、可供猎取的动物日渐减少,田地逐渐贫瘠。加上猛兽、林火、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原始氏族不得不举族迁移,以便谋求新的生存环境。古史记载了我国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氏族迁移。第一次是炎黄氏族的平原大迁移。黄帝一族(自称“姬姓”)原本定居在陕西北部的姬水沿岸(渭水支流,或指今武功县漆水河,或指今黄陵县沮河),之后沿洛水南下,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炎帝一族(自称“姜姓”)原本定居于陕西西南部的姜水沿岸(渭水支流,或指今宝鸡岐山古岐水,或指今宝鸡清姜河),之后沿渭水东下,顺黄河南岸,进入河南。另一次是周氏族的平原小迁移。周族始祖后稷为寻求更好的农耕环境,率领族人从出生地迁往有邰(今陕西武功县)。氏族迁移是被迫的人口迁徙,具有明显的求生目的。可见,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存在着以生存为主要目的的人类迁徙活动。

3)黄帝遨游

黄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也是位一生好入名山遨游的人物。相传,他曾往东到达过海滨,登上过泰山和丸山;向西到达崆峒山,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了长江流域,登上过熊山和湘山;在北方击败和驱逐了少数民族荤粥到达釜山,并在那里与几个部落的首领会盟订约 。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是黄帝经常游历的五座山 ;昆仑山、槐江山、青要山则是黄帝最喜欢的三座山 。黄帝在遨游过程中也产生了和旅游相关的文化。相传,他去恒山游玩时,在海边偶然见到名为“白泽”的神兽,该兽能通人话,对天地间的鬼神怪物了如指掌。于是黄帝令人记下“白泽”所说的11520种怪物,并绘成图。这张图后来被黄帝雕铸在黄帝宝鼎上,是中国旅游史上最早的旅游博物图。虽然黄帝遨游群山的传说故事中难免掺杂先民幻想和虚构的成分,但也是原始人类对旅行经历进行的艺术化总结,反映出少数人类非被迫性的旅行需求开始萌芽。因此,黄帝也可以看作中华民族旅游活动和旅游文化的先驱之一。

1.1.2 人类旅行需求产生

1)社会大分工

距今一万年前的原始社会,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就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到了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制陶、建筑、纺织、编织等技术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专门的行业,这样一来,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人类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代以后,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又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剩余产品出现和交换需求的增加,商业交换活动也因此逐渐变得频繁。此时,从事产品交换的商业从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了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们往返各地从事着商业贸易活动,客观上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旅行活动从被动和被迫的生存迁徙阶段向一个自发主动的新阶段过渡。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和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无论是东方中国还是西方都出现了商业旅行的萌芽。

2)舜帝经商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舜帝姓姚名重华,号称舜,冀州(今山西运城)人。尧帝在位70年,以禅让的方式传位给舜,舜执政则不少于76年,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是孝与德的化身,他以孝治天下,赢得万世景仰,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商人和商业旅行活动的代表。尧帝时代,社会分工逐渐出现。相传舜继位前,曾在历山耕种,在雷泽捕鱼,在黄河边做陶器,还在寿丘制作各种家用器物,并拿到负夏的市场上去销售,他通过从事商业活动使自己的氏族富裕起来。作为“三皇五帝”中唯一有从商经历的帝王,舜也因此被称为“中华商祖”。

3)腓尼基人航海

在西方,公元前3000年左右,地中海和红海地区的腓尼基人开始了最早的海上旅行。腓尼基人是一个在沿地中海东部狭窄的海岸平原定居的民族。由于他们原本的居住地夹在山和海之间,容易人满为患,迫使他们向外探索,他们也把自己看作航海的民族。在对外贸易和探索的过程中,腓尼基人制造出一种狭长的帆船。这种船长约20米,船首凸出向前,这种设计有利于迎风破浪和御敌。凭借着先进的海上交通工具和灵活的生意手段,他们向西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北至波罗的海沿岸,东达波斯湾和印度,比达伽马早2000多年完成了环绕非洲的航行。腓尼基人还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古代世界最庞大的贸易和航海网络。在希腊人之前,腓尼基的水手和商人控制着古代地中海世界大部分的商业航行。此外,因为从事商业,腓尼基人学会了埃及字母,并把它传播到了西方世界,对后来的西方语言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Y39Ci0HBUylo9s0bjNeIMVKb9aRwWjRu+FyP7hBKEpOBbMtwOjUtKvGvVn0veM8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