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我国节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特征

近年来,我国节庆活动蓬勃发展,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之后,竞相举办大型活动已经成为政府热衷之事。大型节庆在提升城市知名度,改善地方旅游形象方面所体现的积极作用,已成为政府广泛认可的不争事实,至于“节庆经济”带来的好处,也得到各方的认同。不仅大城市激烈角逐诸如大型体育赛事、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权,小城镇也纷纷极力推进旅游节、物产节、民俗节等地方节庆的组织与实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主题的节庆已经达数千个,有的地方则呈现出“月月有节”“天天过节”的火爆景象。现代节事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特有的节事文化组成部分和颇受社会关注的现象之一。

2.1.1 我国节庆发展的起源

传统节日在中国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年代。在中国现代节庆涌现之前,以传统习俗和祭祀庆典为核心的岁时节日和宗教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称为“中国传统节日”的“节”,既包括大多数的汉族的传统节日,也包括藏、蒙、回、羌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既指普天共度的节日,也有地方性的节日。

1)岁时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以阴历计算,也被称为“岁时节庆”,源于古代历法纪年和季节气候的计算排列。古代历法纪年早在殷墟甲骨卜辞中有记载,节气记载可追溯到《夏小正》《尚书》等典籍。到战国,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基本具备。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民俗传统节日在这些节令中占有显著的地位。这里的“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夏商周初见端倪,先秦萌芽,汉代成型,唐代臻至完善。节日最初的主题大都是求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吉祥如意、岁岁平安等。

如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明清官方历书中被归入正月节气;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时间,被称为春天。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全民的迎春活动。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的传说非常丰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等地冬至被习惯称为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岁时节庆在日常生活当中,依照气节、时令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民俗文化,以年为单位周而复始。它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和认同的群体活动。就文化分类而言,岁时节庆属于俗文化范畴,各种节俗现象里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态,包括重农心态、忠孝意识、团圆情结、人际和谐、自然和谐以及对爱情的追求等。在中国传统节日日益淡化的今天,我们要深入思考如何按照岁时节庆的特点,提升其潜在的文化内驱力,为建构和谐社会服务。

2)宗教节日

传统节日文化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直接产物,其后受多种宗教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宗教色彩的传统节日习俗。中国原始先民常常把某些动物奉为神明加以崇拜,最典型的要算龙图腾崇拜。龙图腾崇拜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极为深远,古代吴越人每年在端午节这天都要举行祭祀龙图腾的“龙舟竞渡”活动,这种龙图腾崇拜是端午节风俗形成的渊源之一。“农者,天下之大本”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作物根植于土壤之中,因此,土地神崇拜在原始崇拜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称祭祀土地神为“社祀”,殷墟甲骨文中有许多祭祀“毫土”的卜辞。二月二日土地神生日,又称社日或社王节,主要民俗活动是祭祀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生产不发达的上古时代,当人们无法解释大自然的奥秘,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便产生了许多禁忌和迷信观念。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放爆竹习俗原意是避山魈恶鬼,后来增加了祭祖、供神、团圆、娱乐等内容。据说桃木能避邪驱鬼,旧时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削桃木(后演化为贴红纸,即春联),制成神荼、郁垒二神画像置于大门之上,以防鬼进门。春节还有许多禁忌,如禁水土出门,不能扫地泼水,以免财气出门。忌说“死”,称这类话语为“乌鸦嘴”,这类禁忌迷信是一种消极防范手段,反映了人们趋吉避祸的愿望。

最明显的例子是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这3个节日原是以祭祖为源,以祭祖事鬼为主要节俗活动,又称为三“鬼节”。清明扫墓包含有怀念祖先,勉励后人之意;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有放河灯拯孤照冥的习俗;寒衣节时人们在祖先墓前焚化纸衣。

中国民俗节日深受宗教影响,许多节日都来源于宗教。以佛教为例有:二月十五日薪尽日(佛离世日),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诞辰日,四月八日浴佛节(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日),五月十八日母连僧母诞辰,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七月三十日地藏节(地藏菩萨诞辰日),八月八日转法轮日(释迦牟尼说法日),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佛祖成道日)。属于道教的节日有:一月九日天诞节(玉皇大帝诞辰),一月十五日上元节,一月十九日燕九节,二月一日天正节,二月十五日真元节(太上老君生日),三月三日蟠桃节(王母娘娘寿诞),四月十四日八仙吕洞宾诞辰,四月十八日碧霞元君诞辰,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九月九日重阳节(斗姆星君诞辰日),十月十五日下元节。上述宗教节日流传到民间,逐渐形成了庙会等一系列节俗活动。

【案例启迪】

宗教与节日

在西藏欢庆的节日里,宗教是不可缺少的色彩,无论是原始的苯教,还是后来居上的藏传佛教。宗教节日首先是僧人的节日,后来逐渐发展到僧人与百姓共享,沐浴节、望果节、雪顿节、展佛节等都是这样。宗教的地位在西藏如此重要,宗教的节日也很多。即使是那些越来越世俗化的节日,也仍然少不了宗教特色。宗教仪式在其中已成为固定的格式。

就西藏历史悠久、崇拜原始神灵的苯教而言,它就有诸如跳墨都、调牛节、牛王会、拉也合、祭山节、唤山节、迎神节、德朵节、祭龙节等若干个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一套比较固定的宗教仪式,目的都是祭祀各种各样的神灵,为幸福的生活祈祷。苯教比较著名的节日有工布地区的迎神节。这个节日逢藏历马年的八月十日举行,12年一次,目的是请回传说中保佑工布地区风调雨顺的宝石。还有迎鸟节,迎接春天归来的被藏民族称为百鸟之王的杜鹃鸟。比较有意思的是祭山节,又称插箭节,即每个部落祭祀自己的地方神和圣山。那曲安多的插箭节在每年藏历的六月十五日。节日的前一天,男人们就聚集在圣山脚下。第二天清晨,人们都爬上圣山,共同竖起一支长约十几米的最高的箭,再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大约6 m长的彩箭插在长箭的四周。专门以箭来庆祝节日,这种习俗恐怕是远古时代经历了过多的战争,渴望自己部落强盛留下的遗风。

最多的宗教节日当是藏传佛教节日,一年四季每个月都有。即使是藏传佛教的节日,各个教派、各个寺院也各有不同。比如,格鲁派最重要的法会和节庆有藏历正月的传昭大法会、二月的传昭小法会、十月二十五日的宗喀巴圆寂忌辰(燃灯节)、十二月的布达拉宫跳神法舞会。又如,萨迦派寺院一年里有元旦跳神、古尔护法跳神、释迦佛圆寂纪念日、表演佛、怖畏金刚跳神等法会和节庆。其他如宁玛派、噶举派等,都有自己传统的法会和节庆。还有一些是寺院自己独有的节庆,如桑耶寺的煨桑节、那曲地区索县赞丹寺的酬神大会、林芝地区朗县巴锐曲顿寺庙的曲顿节、扎什伦布寺的晒佛节、色拉寺的普结节、热振寺的帕邦唐廓节、哲蚌寺的琼久节等。

(资料来源:李涛,江红英.中国西藏基本情况丛书——西藏民俗[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

2.1.2 发展历程

1)传统节庆的形成和发展

传统节庆是节令朔望所演绎出的生活文化,以年为单位周而复始。中国传统节日的最大土壤,是农业社会以及由农业文明衍生出来的文化认同与价值理念。元宵节的热闹、清明节的祭祀踏青、端午节的插艾赛船、七夕节的乞巧乞子、中秋节的拜月团圆、重阳节的登高饮酒以及春节的守岁祭祖等,无不是农业社会中的生活习惯和理想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日活动多源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最早的节日和原始的(自然、神灵)崇拜、民间信仰、巫术、禁忌、迷信有关。后来,神话传说、传奇故事、历史人物等杂糅到节日内容里,为之增添了丰富的浪漫色彩,赋予了永恒的纪念,后续内涵的不断融入使中国传统节日更富有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厚重的文化感。而随后的传统节日逐渐剥离原来凝重的观念内核,演化为欢乐祥和的佳节良辰。形态各异、五彩纷呈的娱乐庆典、体育技艺等节日民俗活动业竞相出现,并沿袭至今,成为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契机。

然而,中国在经历了近现代史上出现的殖民入侵、烽火战乱等数劫之后,节日庆典曾一度衰落式微。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刚起步的现代旅游业激发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接待的游客多为外国人和港澳台华侨,他们对中国的民俗风情非常感兴趣。同时,我国政府也意识到发扬中国传统节日精神的意义和价值,重视节日文化的优秀传统。中宣部等五部委司签发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对于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此,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人们开始关注传统节日,并提出“复兴中国传统节日”的口号和任务。2006年5月20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70项“民俗”项目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传统节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2007年12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3号)》,该令指出:“《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已经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中,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3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的春节一起,成为国家法定假日。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多次讲话和相关著述中都有论述,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在这个宏观大背景下,传统节日又一次重新被认识,传统节日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链接,人们的道德水准、生存模式、价值理念、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民族精神等均会在传统节日里得到释放与升华。传统节日对于促进家庭外部和社会内部的和谐团结、作为标志性的民族文化活动、对道德和情操的培育、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调剂、展示广大民众民族艺术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人的传承靠基因,社会的传承靠文化。因此,要真正把传统节日作为传承文化的桥梁与平台,作为提升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的窗口,还原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现代节庆的兴起

节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迸发,特别是与经济、贸易、旅游、体育等的嫁接和联网,则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新事物。

改革开放之后,在国家层面上,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验,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生产到企业体制,从财务、金融、税收等宏观管理体制到住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摸索,中国经济在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复苏;在社会层面上,大众生活逐步富裕起来,业余活动也开始丰富起来。在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闲暇时间不断增多的情势下,人们的个人生活“远离政治”,在自由空间里开始有了娱乐氛围。旅游作为一种休闲和娱乐的方式,得到大众的喜爱。从1979年到1990年,中国旅游事业开始大发展。初期,节事活动的规模和数量都比较小,以观光旅游的补充形式出现,尤其以传统的节庆活动为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游客在观光、游览的同时,可以欣赏到部分歌舞表演了。这一时期的节庆活动发展较为缓慢,节庆旅游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业对节庆活动开放和重视程度不够,还没有人认识到节事活动和会展业的重要性。

1991年以后,国家旅游局借鉴国际上举办大型主题年活动的成功经验,开始在国内举办系列旅游年活动,各地也纷纷推出旅游专线,配合举办了不少在当地有代表性的文化节庆活动,借国际旅游展示了我国地大物博的风采。开发较早的节庆,逐渐形成了在旅游上有一定影响的节庆活动,如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路南石林的火把节、哈尔滨的冰雪节、潍坊的国际风筝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大连的国际服装节、洛阳的牡丹花会、广州的春节花市等。这些节事活动有传统节庆再开发和包装形成的旅游节庆,也有“人造”的新节庆,它们相辅相成,对吸引旅游者、推动当地的经济和旅游发展起到了有目共睹的作用,人们对节事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和深化。正因为这样,我国进入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地主动开发节事活动的新阶段。

3)现代节庆的发展

中国现代节庆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小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涌现了一大批作为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的现代节庆,微观上以表演仪式的方式展现“后台”的民众生活世界,宏观上以“热点活动”带动旅游温冷地区。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口碑效应”的利益示范驱动下,中国现代节庆又现第二次发展高潮,典范成为制度主体制订和实施政策的依据。总而言之,中国现代节庆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渊源颇深,旅游业激活了社会民众的记忆痕迹,使民众的节庆参与具有浓厚的文化历史色彩,从而把沉寂状态的文化历史变得鲜活、生动,同时也把制度性因素转化为民众的生活实践。可以说,没有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现代节庆的今天。

作为丰富旅游活动内容的重要手段和旅游产品多样化表现形式的旅游节庆,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为数不多。洛阳牡丹花会(后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哈尔滨冰雪节(后更名为“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大连国际服装节是那个年代的突出代表。所在城市的文化底蕴、产业基础和经济条件是节庆得以发展的前提。以大连国际服装节为例,由于20世纪70年代末大连服装业的兴起,大连人走出城市,频繁参加全国服装展销会,大连在20世纪80年代也成为获奖数最多、销售额连续6年夺冠的城市。在大连市内,也开始不定期举办服装博览会,吸引了不少服装生产商、代理商等会聚大连。1988年8月20—28日,大连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旅游局、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文化部社会文化管理局及中国康艺音像出版公司共同举办了首届大连服装节暨“康艺杯”中国农民吹奏乐邀请赛,以后开始定期每年举办一次国际服装节,丰富了人民物质活动和精神生活,也改善了大连的投资环境。

1991年,国务院在批转国家旅游局的请示中,要求加强对外宣传促销的管理。凡参加国外旅游展销活动和在国内举办全国性的国际旅游展销活动,由国家旅游局组织。各省、计划单列市如牵头举办跨省市的区域性国际旅游展销活动或连续举办以旅游招徕为主的定期的旅游节庆活动,应报国家旅游局审批。

1992年,国家旅游局首推主题旅游年(见表2.1),92’中国友好观光年上,国家旅游局推出首批249处国线旅游景点。其中,山东的4条国线景点中,“青岛栈桥、崂山、青岛啤酒厂”为其中一条。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现代节庆第一次蓬勃发展期,旅游节庆在中国呈遍地开花之势。在旅游主题年的催生下,中国旅游节庆伴随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国线旅游景点和专项旅游线路而层出不穷,无论是在旅游点上,还是在旅游线上,地方政府纷纷将有地方特色的活动包装后,推向旅游市场,一方面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提高游程的娱乐性;另一方面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形式。

表2.1 国家旅游局主题旅游年与中国旅游节庆

续表

注:编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和公众对大型节事会展的认知,树立了正面的楷模形象。大型节事也因此更被广泛接受和推崇,各地,包括各省、各市、各县,甚至是各乡镇,都在举办大型节事上表现得颇为积极。有条件的城市纷纷申报国际组织的国际级大型节事,按照当时的一句流行语:“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二三线城市条件一般的、尚达不到申报的资格,也不甘示弱,纷纷举办国际旅游节、国际文化节等“国际化”的大型节事;一般市县、乡、镇纷纷举办各具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文化搭台,经济(经贸)唱戏”“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或者“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是这一时期的高频词,尤其针对旅游项目开发和大型节庆举办,也是本阶段现代节庆的典型特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种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节庆活动已经达万余个。然而,不少节庆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并不明显,往往是以声势浩大、明星云集的开幕晚会作为节庆活动的代名词,相比较而言,在“欢乐”气氛的制造方面却差强人意,公众的参与度低,参与热情淡漠;在表现形式上较为单一,主题雷同,如全国以“旅游节”为名的节庆不下百个,而且耗资巨大。据权威机构统计显示,每年涉及节庆的政府资金为450亿元左右,加上节庆吸纳的社会资金,用于节庆的资金超过700亿元。在狭隘的“经济效益”和“彰显政绩”的驱使下,不少地方政府忽视了其社会文化功能所带来的更具意义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实际营造的欢乐气氛和文化气息远远不够。由于过于流于形式,我国大型节事面临着生命力不强,公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人数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收效甚微等诸多问题,少数节庆甚至诱发了地方百姓的抵触情绪。

早在2008年1月,文化部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就曾联合颁布了《关于建构合理演出市场供应体系、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严禁政府有关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利用公款邀请演艺明星举办节庆活动,减少节庆大型演出活动的数量和规模。2013年3月13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时表示,针对群众反映文艺演出动辄上亿元的问题,将进一步严控政府主办财政出资的节庆活动,严禁使用财政资金邀请各类名人明星参与活动,严控在节庆活动期间举办大型文艺晚会,从源头上遏制大制作和公款请明星的现象。

无论是综合型的系列节庆,还是单体的节庆,都在“削减三公经费”的背景下精简活动。2013年11月29日,山东省文化厅发出通告:“削减节庆活动压缩‘三公’经费”。“三公”经费仅接待费用2013年就比2012年同期减少63%。大幅削减合并文化节庆活动,由原来11项减少到3项,主动合并取消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节、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山东国际小剧场话剧节、全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学术交流展演、2013全国美术馆年会、全国古琴艺术雅集品赏会等8项。单体的节庆活动内容和项目的安排上,也有大幅调整和压缩。如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简称“杭州西博会”)自1999年恢复举办以来,以节目内容丰富,亮点纷呈为主要特色,是杭州标志性城市活动。在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政策形势下,2014年杭州西博会明显“瘦身”,举办的活动项目从2013年的150项锐减到50项。如今,在“三公”经费削减的态势下,2013年之后的中国节庆活动正在调整、“瘦身”和转型,这是节庆产业亟待升级的绝佳时期。

【案例启迪】

青岛第24届国际啤酒节秉承节俭风取消开幕式晚会

齐鲁晚报讯 本报青岛8月13日讯(记者陈之焕)作为夏季青岛最受市民和游客欢迎的节庆活动,今年,第24届国际啤酒节秉承节俭风,取消了啤酒节的开幕式晚会,不请明星,整个啤酒城内所有建筑的搭建均选择可重复使用的材料。

距离第2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还有3天,今年啤酒节有哪些特点呢?13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啤酒节秉承节俭风,取消了连续多届的啤酒节开幕式晚会,不请明星,仅此一项就节省数百万元。2013年第2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创下了不到10分钟的纪录,今年啤酒节开幕式也不会超过10分钟。除了节俭外,今年整个啤酒城的搭建都选择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大棚的搭建、装饰,均选择可重复使用材料。

(资料来源:齐鲁晚报网,陈之焕)

2.1.3 现状特征

1)现状特征

①从地域上看,我国节庆活动遍布全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以新开发的现代节庆为主,西部以新型传统节庆为主,中部为混合型。

由于全国各省市大力发展节庆经济,迅速扩大了中国节庆产业的规模;节庆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较为发达,人造节庆明显较多;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则以传统节日再开发的形式,形成新的旅游传统节庆。

②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

③从类型上看,节庆种类多种多样,增长最快的为旅游类节庆、经贸类节庆和物产类节庆,主要以资源导向型节庆居多。

据相关统计,文化艺术类、旅游类、民俗类和物产类节庆所占的比例较大,反映了我国节庆活动的举办主要依托了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和物产。从侧面反映出在新经济形式下,国内节庆的职能方向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承载体关系。

④从节庆活动的表现形式看,节庆活动形式多样,经济效益明显。

我国各地的节庆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有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节日,也有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节日。许多传统的、民族的、宗教的节庆活动都注意与现代节庆元素的结合,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前提下,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尝试新的形式。

⑤从运作模式看,从政府主办,逐步走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我国节庆已经开始形成产业化雏形,从组织机构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节庆都由政府部门主办,其中绝大多数由地方旅游局以及为举办大型活动需要而新设立的大型活动办公室或者会展办主办,由协会、企业和景区主办的节庆活动较少。

2)存在的问题
(1)主题选择雷同,缺乏创意,形式大同小异

目前,我国节庆活动中存在大量的“美食节”“旅游节”“文化节”等,主题雷同,没有新意,大多为开闭幕式晚会、明星助阵、商品展销、经贸洽谈、签约仪式等,对居民和旅游者来说没有吸引力,缺乏新鲜感。

(2)行业管理制度缺乏,品牌节庆较少

在我国,从会展行业的管理制度看,展览业一般由当地的会展行业协会管理,而节庆活动没有专门的行业组织,缺乏监督机制,只要是政府举办,节庆项目就立即上马,缺乏科学的调研和论证。从节庆活动的举办效果看,也差强人意。以短期利益为重,不注重长期效益的品牌经营,使得大量节庆生命力不强、影响力不大。

(3)文化内涵挖掘欠缺,形式主义较为严重

文化是节庆活动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我国的现有节庆中有相当一部分对民众的吸引力不够,参与度较低,根本原因在于只注重表面形式,没有把文化内涵成分展示出来,甚至出现一些低俗的表演,容易造成大众的反感。

(4)政府干预较多,资源浪费明显

我国的节庆活动离完全的市场化还有一大截路要走,政府在节庆举办过程中扮演多重角色,策划者、组织者、管理者、投资者、参与者等,“教练员”和“运动员”身份重合,出现管理无序、质量不高、经营不善、资金浪费、资源浪费等诸多现象。

2.1.4 节庆发展的条件

1)地方政府支持

在我国现有的节庆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是否支持,成为地方节庆能否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对于节庆发展的支持,不应该仅仅表现在资金支持上,而是要在综合分析区域特色、节庆主题、举办数量和质量等现状的基础上,对所在区域举办的节庆进行科学的节庆产业规划,与周边的区域实行联动,加强区域间的联动,整体、系统地开发当地节庆。

2)区域特色明显

只有主题鲜明的节庆才能赢得市场的份额,吸引大量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积极参与。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能够充分体现当地独特性的民俗文化和物产,往往是节庆主题的首选,其次是与创新相结合,准确定位,能有效吸引客源市场。

3)经营管理得当

组建专业的节庆运作团队至关重要。将节庆当作一个科学的项目对待,实行严格的项目化的运作和管理,将大大提高节庆的质量和效益。

4)与旅游业紧密结合

节庆活动只有和旅游业紧密结合,才能做大做强。目前,节庆活动的投入与产业不平衡,节庆活动的社会效益是社会长期的美誉度,经济效益是消费者带来的经济拉动,但国内不少轰轰烈烈的节庆活动,如今还是收入小于投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和旅游业结合。节日的功能是娱乐与消费,品牌节庆活动带来了强大的人气,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地方的旅游。 /0hPztZs6ZVjlpJw8SlhTpOpeCCM2tj/CUYK8wR9yeZwfSnB/xuIVTN5AKje8n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