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节庆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

目前,与节庆相似的词有节日和节事。要深入了解节日、节庆和节事的词义,需追根求源“节”字初始之意。在古汉语中,常见的只有“节”字。节,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我国东汉许慎编著的文字工具书《说文解字》中有:“節,竹约也。”基本的意思为“节是竹子的环束(就是竹节)”,竹在生长过程中的若干起点和终点;《辞海》以及《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收列了关于“节”的若干解释:①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竹节;②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骨节、节骨眼、关键;③纪念日或者传统的庆祝宴乐或祭祀的日子:节日;④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令、节气;⑤操守:气节、节操。从前4个释义可知,“节”有关键、连接、纪念、庆祝和起始之意。

1.1.1 节日与节事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节日”解释为:①纪念日,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②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如清明节、中秋节等。从语意学的角度来看,节日是一个现代汉语用词。

黄泽在考察研究西南民族节日文化时提出,节日是各民族依据传统的宗教祭祀、农事生产、历法等因素而形成的有相对凝固的时间及地点、活动方式的社群活动日,它具有全民性、集体性和传统性。

乌丙安教授则更详细地将节日定义为:节日是一年当中因种种传承线路形成的固定的或不固定的活动时间,以形成有特定主题的约定俗成的社会活动日,具有节日主题、传承路线(即起源途径)和社会活动日3个特点。

节日的解释:节日的特点是一般有固定的日期、特定的主题和群众的广泛参与。传统节日、现代节日(我国政府及国际组织规定的节日,如国庆节、五一劳动节;一些地方政府或部门为振兴商贸、旅游等目的发展的新兴节日,如上海旅游节、潍坊风筝节、外来民俗节日、伟人的诞辰与祭日;国际组织规定的活动日,如世界电信日、国际扫盲日等)。

英文中关于“节日”的常用词为holiday和festival。holiday一词由holi(“神圣的”)和day(“日子”)构成,意指“神圣的日子”。festival一词源于教会的拉丁语f.stiv.lis,意指“具有中心作用、神圣的日子”。可见,无论中外,“节日”均与“重大意义的时刻”相关。在前工业社会,节日基本上都与节令、农时和宗教神话有关,这也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节日的最主要差异之一。

进入21世纪,与“节庆”相似度颇高的“节事”一词开始被学术界频繁使用,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节事”是“节庆、事件”的简称,来自于西方学者的研究。它在成为西方旅游学界的热门课题之后,引起了中国众多学者的关注。

通常对节庆的理解是有主题的公众庆典。事件则是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节庆事件往往在旅游区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本身就是一种旅游吸引物,对旅游区的宣传促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1.2 旅游节庆与节庆旅游

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节庆旅游及相关问题时,经常提到“事件和事件旅游”“节事和节事旅游”“旅游节庆”“节事旅游”“节庆旅游”“节事”“节庆活动”等各种不同的概念名称,这些概念源于西方学者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研究,国内学者对节庆旅游的概念界定上存在较大分歧,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突出体现在对节庆旅游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理解。

吕镇、王艳红和李天恒认为旅游节庆日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事业,从民族文化、民间节日发展并定期举办的节日庆典活动。李力和崔卫华把旅游节庆的定义分为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的旅游节庆,是指一些内涵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包括节日、地方特色产品展览、体育比赛等具有旅游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狭义的旅游节庆,是指周期性(一般一年一次)举办的节日等活动。庄志民、赵睿在界定节庆旅游资源时,把节庆外延扩展到除各类旅游庆典、节日外,还包括各类交易会、展览会,以及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这种界定把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大型事件旅游等旅游形式全部囊括在节庆旅游的范畴。吴必虎认为,广义的旅游节庆等同于旅游节事;狭义的旅游节庆,是指周期性(一般一年一次)举办的节日等活动,不包括各种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文化体育等一次性结束的特殊事件。

综上所述,旅游节庆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由政府主办、策划、组织和管理的,并逐渐发展成为旅游目的地促销手段的节日庆典,又称为“现代节庆”。广义上,可以称为“旅游节事”,包含节庆和特殊事件;狭义上,可以称为节日。本书探讨的是广义的节庆。

伴随着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形式不断丰富,旅游内容日益多元。世界各国纷纷开拓新的旅游项目,在众多的旅游形式中,围绕着节庆日形成的节庆旅游日益突出,节庆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在世界大范围内普遍开展。例如,西班牙的斗牛节、挪威的海盗节、德国的啤酒节、日本的樱花节等都引起了游客的极大兴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节庆旅游活动,其中著名的有1983年河南省洛阳牡丹花会、1984年山东省潍坊国际风筝会和198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冰灯节,它们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提高了举办城市的知名度,更揭开了中国节庆旅游发展的新篇章。

戴光全和保继刚联合发表了《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和启发》(上、下),对西方主要国家事件及事件旅游的研究情况和学科发展进行了介绍,这是国内学者第一次对西方事件旅游研究进行的全面系统的介绍,为国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该文章引入了盖茨对事件旅游的理解,事件旅游是对事件进行系统规划、开发和营销的过程,其出发点是使事件成为旅游吸引物、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旅游形象塑造者、提升旅游吸引物和旅游目的地地位的催化剂。胡燕雯认为事件旅游专指以各种节日、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辜应康、楼嘉军和唐秀丽认为,节庆旅游是指依托某一项或一系列旅游资源,通过开展丰富的、开放性强和参与性强的各种活动项目,以吸引大量受众参与为基本原则,以活动带动一系列旅游消费和吸引投资,进而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为最终目的的所有活动的总和。

可见,旅游节庆与节庆旅游存在较大的差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节日和事件的总称,而节庆旅游是依托某项或一系列旅游资源开发成主题性节日盛事,以吸引大量旅游者的一种旅游形式,对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传播地区特色文化、塑造地区旅游品牌、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旅游节庆到节庆旅游,还需要一个策划、开发和管理的过程。

1.1.3 节庆界定与分类

1)定义

“节庆”一词出现于现代,古代的工具书中均查阅不到相关记载。《现代汉语大词典·上册》中将“节庆”注解为“节日喜庆”;《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中则解释为“节日和庆典”。诸多学者对节庆进行了释义,以下是几种代表性的解释:

所谓节庆,是指某地区或城市以其特有的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和艺术、传统竞技、体育、风俗习惯、风情风貌、地理优势、气候优势、遗址、胜地、古迹等为主题,自发而周期性举行的大型庆祝活动。

刘俊借鉴西方的观点,认为节庆就是一个地区的标志性事件,即依托目的地社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方面的独特资源,加以整合包装,能够产生具有目的地标志性的独特形象和吸引力,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地点重复举办的事件旅游活动。

英语中节日原为圣日之意,即人们充分用来休息、沉思、祈祷的时间。当今节庆早已超过了它的最初含义,成为度假、狂欢、热闹的同义词了。新的历史时期又赋予其新的使命——为旅游服务。旅游节庆日就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事业,从民族文化、民间节日发展来并定期举办的节日庆典。

Falass总结节庆的定义有5种:

①一个神圣的或者世俗的庆典,以特别的仪式为标志。

②为纪念某个名人或著名事件,或为庆祝某种重要产品丰收而举行的年度仪式。

③为纪念某个人的作品、工艺等类展览的文化事件。

④交易会。

⑤一般性的娱乐、聚会。

关于“节庆”的定义,本书采用较为全面的《中国旅游大辞典》中引用的戴光全的释义:“全称‘节日庆典’。其形式包括各种传统节日以及经过策划创新而人为‘制造’出来的各种节日。广义的节庆包括传统节庆(festival)与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传统节庆主要源于一个地方的生活环境与文化习俗,通常具有宗教或历史文化的渊源,具有一定庆祝的主题,常被用来泛指一般具有公开主题庆祝的节庆活动。特殊事件指有特定目的且经由事先设计与企划,并在指定期间内所进行的活动。侠义的节庆则专指传统节日以及人为举办的各类经济和文化庆典活动。”

2)分类

我国节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目前对我国节事活动的类型划分,一些学者进行了探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节庆旅游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吕镇、王艳红、李天恒通过传统节庆日的分类得到了旅游节庆日可以从产生背景、节日线索和国家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范春按节庆所反映的内容大致将其分为6类:新年节庆、生产节庆、青年节庆、纪念节庆、习俗节庆、宗教节庆。石玉凤、单博诚按照文化特征将节庆旅游分为政治类、传统民俗类、传统的地方民族类、地方特色类以及专业性类。王重农在2002年的《现代节庆活动指南》和2005年的《现代节庆活动辞典》两本书中把节庆活动分为5大类:传统的、民族的、宗教的、法定的、现代的节庆活动。徐舟根据活动选举的主题不同将节庆旅游分为以“文化艺术”为主题、以“自然生态”为主题、以“民俗风情”为主题、以“地方物产”为主题、以“民族宗教”为主题、以“科技体育”为主题和综合性的节庆旅游活动。孙淑荣同样根据选举的主题把节庆旅游分为以“商品和物产特产”为主题、以“文化”为主题、以“自然景观”为主题、以“民俗风情”为主题、以“宗教”为主题和综合性节庆活动。黄翔还把旅游节庆根据主导功能划分为游览观光型、商业经贸型、民俗文化型和功能综合型。

(1)按起源分类

按照起源分类,节庆可以分为传统节庆和现代节庆。

传统节庆是指那些在人类发展历史和人类文明的长期积淀中形成的一个民族的共有节日,能够全面、集中、形象地反映本民族的价值观、性格特征、心理特征和期望祝愿,与生产劳动和生活两者紧密相连而形成的节庆活动。它既是历史文化的体现,也是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例如,中国传统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美国的感恩节、德国的慕尼黑啤酒节,以及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复活节和情人节等。现代节庆又称“旅游节庆”,是指近年来,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旅游和重振经济而开发出来的新型节庆,如上海旅游节、北京大兴西瓜节、天津中国妈祖文化旅游节、深圳荔枝节等。

(2)按类型分类

按照类型分类,节庆可以分为普通节庆和特殊节庆。

普通节庆泛指一般具有公开主题庆祝的节庆活动,而特殊节庆(Special Festival)指的是具有参与人数众多、人生重要时刻、重聚、媒体特别关注、有各种仪式和多种表演活动等特征的特殊事件,虽然没有以“节”命名,但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节庆的定义。如奥运会、世界杯等体育赛事,G20、APEC等大型会议,还有中国的高考,也属于一项重大节庆活动。后者和前者相比,唯一的区别在于情绪特征,前者是欢乐、喜庆和娱乐为核心,而后者的情绪特征综合表现为期盼、紧张和严肃。

(3)按主题分类

按照主题分类,节庆可以分为岁时节庆、祭祀庆典节庆和休闲娱乐节庆。

岁时节庆是民间流行的重要节庆活动,是按照民俗岁时举行的各种庆典活动。中国传统的岁时节庆,遍及一年的12个月,其中,立春、春节、上元节(后称为元宵节)和中秋节与歌舞戏剧等艺术形式关系比较密切,而其他节日则与祭祀礼仪和民间竞技为主。祭祀庆典节庆,无论是祭祀天神还是祭祀祖先,都表明了古人祈求生活平安的强烈愿望,除了必要的宗教礼仪外,大多也有音乐和舞蹈,以表达祈求神明庇护的愿望。祭祀庆典节庆中,有较大规模音乐、舞蹈、戏剧表演或狂欢的主要表现为以下3种:皇帝祭祀庆典、赛会和庙会。其中,赛会是民间一种游行狂欢形式的祭神节庆;庙会是古代典型的商业和文化结合在一起的节庆活动。休闲娱乐节庆是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现代节庆活动,如淳安千岛湖秀水节、苏州国际旅游节、海南欢乐节、广东清远漂流节、高淳慢城休闲节等。

(4)按内容分类

按照内容分类,节庆可以分为民俗节庆、物产节庆、名人节庆、美食节庆、宗教节庆、景观节庆、康体节庆和商业节庆。民俗节庆是人们依据长期生活习俗的需要而逐渐约定俗成的庆典日,它随着人们社会习俗和思想的改变而改变,如德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延吉秋夕民俗节等;物产节庆有青岛城阳红岛蛤蜊节、溧阳茶叶节、景德镇陶瓷节、横县茉莉花节、普洱茶节等;名人节庆有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宁海徐霞客开游节等;美食节庆如中国成都国际美食节、金湖荷花美食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扬中河豚美食文化节等;宗教节庆如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拉萨雪顿节、大壶节、斋月、住棚节等;景观节庆如吉林雾凇冰雪节、吉林长白山金秋红叶旅游节等;康体节庆如泰山国际登山节、沧州国际武术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等;商业节庆如上海购物节、苏宁手机节、淘宝双“11”等。

(5)按形式分类

按照形式分类,节庆可以分为广场节庆、宗教节庆和狂欢节庆。

广场节庆是集聚性节庆,公众集合在某一特定广场空间的庆祝活动,多有烟花、表演等形式。宗教节庆是仪式性节庆,多以音乐戏曲和歌剧为主的形式。狂欢节庆以巡游和表演为主的大众聚会。

(6)按场地分类

按照场地分类,节庆可以分为城镇节庆和景区节庆。

城镇节庆是以整个城市和乡镇为举办地的节庆,场地遍布整个城市和乡镇,如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自贡恐龙灯会、淮南豆腐文化节等。景区节庆仅仅在景区内举办,为进一步促销景区景点服务,如上海欢乐谷风车节、迪士尼万圣节之夜、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长白山人参节等。

(7)按组织者分类

按照组织者分类,节庆可以分为政府主导性节庆、民间协会性节庆和企业商业性节庆。

政府主导性节庆指的是由国家部委主办,当地政府协办,当地旅游局、大型活动办公室或者会展办公室承办的节庆,这种节庆理想的运作模式应该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但事实上,由于当地政府从策划、组织到管理等整个过程的介入,使得政府主导性节庆的“官办”痕迹明显。我国大部分的地方节庆都属于这种节庆,以上列举的我国节庆都是如此。而国外诸多著名的节庆多由民间协会或者企业策划与组织。由民间协会运营管理的有如加拿大的瀑布城1992年成立非营利组织,拥有自己的理事会,专门运营尼亚加拉冬季灯节;美国著名的玫瑰花节由玫瑰联赛协会管理,玫瑰花车巡游也由玫瑰花车协会负责组织。由企业策划组织的有如纽约感恩节花车大巡游、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北京蟹岛集团与德国肖腾海姆(Schottenhamel)公司联合承办的2011首届北京国际啤酒节等。

(8)其他类型

节庆旅游还可以根据等级和影响范围、旅游部门参与程度、主导功能等方面进行分类。

1.1.4 性质与特点

节庆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大众的文化行为。在现今的休闲社会和消费社会里,这种文化行为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转化为外地人的旅游行为和当地人的休闲行为,旅游活动特征明显。节庆旅游产品作为参与性和互动性很强的新型旅游产品,受到旅游者的追捧,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旅游活动和经济活动都是在市场经济下的文化活动的衍生物。

1)性质
(1)文化活动

在历史长河中,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不同,人们生活方式各异,加之由于空间地域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民族风格不同的文化差异,形成了不同民情风俗、服饰、歌舞、饮食、生活习惯等地域性和差异性均明显的文化,节庆活动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其行为和表演都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性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不管是传统节庆,还是现代节庆,其核心与本质都是文化活动。传统文化是传统节庆得以传承的根本,也是现代节庆吸引众人参与的关键。地方特产、美食、人物、特殊景观、风俗、习惯、建筑、服饰、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都可以作为主题加以开发成节庆活动,它们是民族特征的综合反映,缺乏文化底蕴的节庆,不仅不能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不会有延续下去的生命力。

(2)旅游活动

差异性是吸引游客的关键,旅游者之所以从家乡到旅游目的地旅游的动因就是体验异乡文化,而节庆活动作为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形式,吸引了大批异地节庆参与者,参与狂欢,体验狂欢,享有美食,欣赏美景。诸多成功的节庆以事实证明,慕名而来的节庆参与者在当地旅游、休闲、娱乐等,成为名副其实的节庆旅游者;节庆本身也成为地方政府推出的高级旅游产品,这种具有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文化旅游产品相对于单纯的、低级的观光旅游产品而言,更能激发人们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旅游局推出的系列中国旅游年主题中,现代节庆成为当地旅游部门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优化旅游线路、更新旅游产品的重要措施。

(3)经济活动

在文化活动和旅游活动之后,节庆活动的性质才具有经济性。经济性是现今社会节庆活动作为文化活动和旅游活动的衍生物。对于节庆活动策划者来说,具有先文化和旅游、再提经济效益的这个意识非常重要。在我国,当地政府多以“文化搭台,企业(经济)唱戏”为指导思想策划节庆,这个提法本身没错,优秀的文化、独特的文化能带来经济效益毫无疑问,关键是要看前者“文化搭台”的形式和质量。没有参与者的、政府自娱自乐的节庆无法带来经济效益。在市场体制下,能满足大众需求的、丰富大众日常生活的、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的节庆,不仅能吸引众多商家争相赞助,而且会扩大地区间的人员流动,从异地流动到节庆目的地,使节庆旅游者主动延长停留时间,增加用于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不仅为当地经济带来贡献,也给该地带来了良好的口碑。因此,节庆活动既是当地旅游资源促销和优化的手段,也是节庆举办地形象改变和提升的手段。

2)特点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指出:“人们会超出自身之外,忘却日常的工作和烦恼。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民众在节日中常常会陷入放荡不羁,无视许可与禁止之界限。”人类学家特纳用“过渡仪式”理论来解释节日的“边缘”特性,即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地位在节日期间的倒置现象,直至取消群体内部的等级区分,建立“无差别”的节日文化共同体。盖茨认为:“节庆活动就是要提供某些东西供人们分享,是为使大家团结一致、培养一种群体的自豪感而创立的。”“是为社会群体中有价值的事情所举行的庆祝活动。”作为一种超越日常生活之外的特殊事件,节庆标志着某个特殊场合或要达到特定的社会、文化或者团体目标或目的而举办的仪式、表演或者庆典。公众性、主题性、非日常发生、媒体关注度高、拥有一系列象征仪式、情绪特征独特是节庆的特征。

(1)公众性

从节日的起源来看,节庆活动是在人们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是人们共同庆祝的特殊日子,参与人数众多,甚至是该地、该民族共同享有的。

(2)主题性

每个节庆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作为依托,体现文化、娱乐、经贸等项目,如黄梅戏节、风筝会、服装节、山歌节、祭火节、美食节等。主题是否新颖,是否具有地方特色,是节庆策划是否成功的根本所在。

(3)非日常发生

“节”既然含有起点、终点之意,那么,节庆必然与普通日子存在很大区别,不管是喜悦、欢庆,还是具有纪念意义,节庆的日子都有别于日常日子。马凌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研究了日常世界与旅游世界的不同,他认为其中的阈限体验表现为集体性的狂欢仪式,以释放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可以超越与颠倒日常行为的规范,达到角色的自我更新,最终进入游客间平等、真实和自然的交融状态。

(4)媒体关注度高

节庆举办期间,往往会吸引诸多媒体关注和报道。

(5)拥有一系列象征仪式

节庆的举办其实是在寻找一种文化认同,通过节庆中的若干活动体现出这种社会认同,这些活动往往就是一系列的象征仪式。中国自古代传承至今的舞龙狮、杂耍、杂戏、高跷、旱船、扭秧歌、猜灯谜等娱乐型仪式和祭神灵、祭祖先、祭山河、迎神、上香、跪拜、鼓乐、仪仗、歌舞、杂技等祭祀型仪式以及如今的开幕式、闭幕式、签约仪式等,都是节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仪式理念与行为方式,将节庆渲染得更富感染力。

(6)情绪特征独特

欢乐、喜悦是节庆的一般情绪特征,有时紧张、严肃、期盼等也会成为节庆的情绪特征。

1.1.5 作用

1)传承地方文化,增强社会凝聚力

节庆的举办是挖掘地方文化或者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地方文化或者民族文化的特色表现形式。节庆策划者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可以代表当地或者民族特色的物品、名人、风俗、自然景观、工艺等文化作为节庆的主题,加以策划、创意和包装之后,推向社会。没有文化的节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生命力。节庆可以说是地方文化的集体记忆的表达,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里,人们载歌载舞,聚集在一起欢庆丰收,表达对美好愿景的期盼,这一刻可以洗涤人们的心灵,拉近人们因工作压力而造成的距离,享受轻松的氛围,同时让人们获得文化认同感,对本地或者本民族文化充满自豪。因此,节庆的文化发掘及节庆本身有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友谊、加强民族团结、为集体记忆复现和民族文化认同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人文环境

大型节庆的举办,往往在带来众多的人流和物流的同时,也会对交通、运输、电信、住宿、餐饮等带来巨大的压力。政府要保证节庆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交通畅通、及时疏散和保证容量。除此之外,还有城市景观的优化,如道路绿化、建筑景观整修;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如游客服务中心功能的完善、主要景区景点的改造等,在节庆举办期间,尤其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为外来者塑造整洁、舒适的活动环境,是节庆活动主办者的基本目的。同时,节庆也能提升人们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如国际艺术节。

3)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国内外知名度

良好的城市形象犹如一个品牌,对国内外的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吸引众多的投资者投资和置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旅游消费,给当地带来丰厚的收益。节庆就是这样一种催化剂,在短时间内以精粹的文化、良好的地方风貌、热情好客的态度显示美好的城市形象和拥抱四方来客,媒体传播和口碑传播的结合以及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极大提高,给当地带来无穷的财富。节庆已经和地方名称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尤其是标志性节庆(Hallmark Event),在当地反复举办的,并随着活动的发展和成熟,与举办目的地融为一体,成为某地的代名词的节庆活动。它具有传统、吸引力、形象或名声等方面的重要性,使得举办节庆的地点和地方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标志性活动将与目的地融为一体。

【案例启迪】

G20时代诸多红利来袭,杭州将晋为一线城市(部分)

“G20给了世界一次重新聚焦和审视中国的机会,G20杭州峰会将会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峰会之一。”

作为亲历G20峰会前期准备过程的学者,王文分享了很多峰会“背后的故事”。从中国在2011年提出主办G20峰会的建议一直说到G20峰会背后举行过的大大小小的前期准备和预热会议,他对此次峰会顺利圆满举行感慨尤深,“两天会议的背后是几百场会议的支撑,是无数政府官员、学者、媒体人等的集体智慧结晶”。

浙商迎来重大发展转机

王文提出,G20杭州峰会将主要为中国经济带来以下新机遇:

第一,中国“走出去”的步伐将加快,全球贸易和投资会更加便捷化,这将为从事跨境贸易的企业带来更多商机。第二,G20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讨论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此次峰会后,人民币正式加入SDR,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兑换、交换和清算上将得到更公平、更客观的价值认定。第三,G20之后各国更加紧密的经济外交合作将确保“一带一路”倡议更加稳定顺利地进行。

对浙江来说,后G20时代的新机遇主要体现在:

第一,浙江、浙商、浙企的知名度都将大大提高,有利于浙江经济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浙江在这个过程中将更多、更好地融入中国战略,比如,由于本次会议中多国位于“一带一路”沿线,这就有利于浙江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中。反过来,浙江的创新精神以及新经济的发展也将给世界经济贡献经验和智慧。“未来,浙商的知名度和品牌会逐渐在全世界发酵,浙商会因此迎来发展的重大转机”。第二,杭州将逐渐成为中国的一线城市。G20峰会将极大提升杭州的城市品牌、形象和国际声誉。杭州将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这将给杭州带来巨大的直接受益,带来预期不少于500亿元的中期经济增量,长期收益将更大。杭州人民将是G20杭州峰会的直接受益者,比如,公共设施得以翻修,环境得到治理,交通出行比以往更加井然有序等。而此次峰会的利好还将逐渐惠及全国。

(资料来源:王文.后G20时代诸多红利来袭,杭州将晋为一线城市[EB/OL])

4)优化旅游产品,平衡旅游淡旺季差别

节庆旅游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和直观性的特点,从旅游产品的层次来看,节庆旅游产品更高级、更具吸引力。在如今体验经济的宏观背景下,节庆旅游产品尤为得到游客的青睐欢迎,游客们穿上传统服装,与当地人一起唱歌跳舞,开怀畅饮,品尝当地美食,欣赏难得一见的艺术表演,甚至自己也成为场景的一部分,完全融入当地环境,激发生活的激情,得到精神的升华。节庆活动在平衡旅游目的地淡旺季差别方面,意义也非同一般。

5)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地方经济

节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活动,不仅涉及多部门,还涉及旅游、购物、餐饮、交通、广告、物流等诸多产业,尤其是旅游业。除此之外,节庆还可以创造贸易交易机会,促进地方消费和经济贸易的发展。总之,节庆的举办可以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带动当地GDP的发展。 +TMIOv172L2qdtQLN4bJQpDO/VC0eAqTmN+YM3LxcqicNXRiALHHektlrc2Xu4q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