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财务管理发展历程十分曲折。尽管我国的财务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封建社会,但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却是近代的事情。在清朝的晚期,我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机器化生产代替了一些手工作坊式的落后生产形式,财务管理得到了重视,但还处于十分落后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经济很快恢复发展,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财务管理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干扰。在全面恢复国民经济的发展秩序后,财务管理学科才得以恢复和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建立起了财务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尤其是我国推动财务与会计改革以来,财务管理学科更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等财经类院校的教学中,财务管理专业已经从会计学中分离出来,被教育部单独列入本科专业目录,近几年来开设财务管理专业已是高等财经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专业调整的一种普遍现象,说明财务管理在我国确实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78年,我国受苏联的影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统一计划、统购包销的经济管理体制,企业变成国家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人、财、物各生产经营要素配置权与供、产、销各经营活动的决策权都集中在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手中。与此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国家统收统支、统负盈亏的体制。资金由国家供应,企业无筹资权;资金运用由国家安排,企业无投资自主权;成本费用开支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核,企业无成本开支权;收入按国家计划分配,企业无定价权与分配权。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责是如何按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搞好成本核算,向国家(财政部门)报账;如何按国家财政制度,监督企业领导与内部单位合理使用资金、及时上缴税金与利润,保证完成各项财政上缴任务。因此,这一阶段财务管理的重点是成本核算、成本计划控制与实行财务监督。
1978年,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期间的14年中,曾先后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两种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由于当时的改革仍是坚持在计划经济上发展商品经济,逐步将全民所有制企业转变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并未触动产权问题,因此整个改革是按“放权让利”的思路进行的。在经济管理上,国家对企业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企业在人、财、物、供、产、销6个方面逐步扩大一些自主权。与此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为自收自支、利润包干上缴、留利自管的制度,资金以国家供应为主,但可以国家批准以发行债券、股票、联营和内部积累方式筹集一部分资金;资金运用除限额以外的基本建设投资要以国家批准立项以外,其他可自行安排使用,但必须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任务的完成;企业成本费用开支仍按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与标准支出;企业留利按国家规定建立积累基金、消费基金与后备基金,并按国家规定用途专款专用、计划使用。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是收益分配管理,在财务管理方式上是以财务控制与考核为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按照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开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进行深入的改革。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对出资者投入的资本金、企业内部积累和债权人借给的借入资金拥有法人财产权,并以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实行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与此相适应,在财务管理体制上则实行企业财务自理、自负盈亏的新体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已不能靠国家统一供应,而必须面向市场自主地去筹资,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国家财政拨款不足,企业自有资本比重偏低,资金长期紧缺等问题的存在,筹资管理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特别是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仍处于速度效益型向效益速度型的转换之中,能否及时足额筹得资金,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因此,这一阶段财务管理的重点已由以收益分配管理为主进入以筹资管理为主。为了从不同渠道筹措资金,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向社会各类出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企业目前财务状况,以及今后一定期间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的财务预测分析报告,提供所筹措资金用以进行投资的可行性分析与决策报告,为出资者与债权人向企业投资提供真实可信的决策资料。因此,在这一阶段,财务管理的重点是以财务预测与决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