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你有眼睛,但你真的在“看”吗?

我们大都习惯用双眼建构这个世界,并将其定义为“事实”“真相”,在我看来,“真相”本就是个暧昧的词,因为我们往往看到的仅仅是自己想要看到的。这一章,我将带领读者,学习如何正确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如何运用逻辑推理、深度洞察训练,有效地敲开读心术的大门,这是柯南·道尔笔下名侦探福尔摩斯的核心能力,也是每一位想要学习读心识人技巧的读者,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能力。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其实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你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神,来获知对方的情绪、状态和想法,也就是说,透过这扇窗户,你可以看到房间里的情况——这一层固然也是读心术的重要部分,不过却不是本章的重点。第二层意思是,我们作为“站在房间里的人”,更要善于透过自己的眼睛这层“窗户”去看外面,你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对方的“窗户”,更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正所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面对同一个人,我们能够看到相同的画面,但不同的观察者获得的却是不同的信息。柯南·道尔笔下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侦探,就是善于观察的典范。面对常人无法洞察的蛛丝马迹,他总是能够看出其中有启发性的线索。这种观察技术仅仅是因为视力好或者细心吗?当然不是。

有效的观察,需要观察者具备良好的意识、良好的图像感,以及反复观察的耐心,从在静态中捕捉信息开始,逐步发展成为在动态中匆匆一瞥就能见微知著的本领。好在,这些本领都是可以训练的,在接下来的文字里,我们将会一步步了解训练的方法,从而成为一个观察力更为强大的读心者。

观察究竟对于“读心术”而言有多重要呢?在这里我引用一句古语“有术无道,止于术”来说明,而观察其实就相当于我们读心术的“道”。从这个角度来说,脱离了观察的读心是不存在的,甚至是荒谬的。举例来说,你在某个场合初次见到某个人时,如果你对他缺乏一个相对全面而准确的观察,那么即便是你掌握了再多读心的技巧,你的分析也只能是信口雌黄,很难令人信服。可以由此下一个论断,你是否可以真正掌握读心术,其实看的就是你是否能够真正懂得什么是观察之道。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什么是观察。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误以为观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用眼睛“看”。这句话对,却也不完全对。说它对,是因为,观察的“观”确实有“看”的意思。这让我想到柯南·道尔笔下的经典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经常会对他的搭档华生说的一句话:“你是在看,而我是在观察,这其中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说到这里,其实第一个概念就出来了,“观察绝不等于用眼睛去看,或者说不完全等同于用眼睛去看”。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从我们大脑的运作机制这个角度来说,当一件事物或是一个人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自然而然地进行一系列加工处理,而这个过程我们通常称之为“视觉加工”。在这个过程中,就免不了会触及我们的潜意识领域,也就是说,我们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去调动积攒于我们潜意识之中已有的经验去认识眼前的这个事物,最终形成对于这个事物的态度以及判断。

因此,如果我们仅仅使用眼睛去看人或事,难免演变成主观的臆断。这样说,大家就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总会抱怨“我怎么会看错了某某,难道我瞎了眼吗?”“在我眼里,这个人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我要是一开始就知道他是这个样子,我说什么也不和他打交道!”其实对方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只是我们一直在看而从未观察。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会发现,我们在生活中所使用的所谓“观察”往往与读心意义上的观察或者说与真正意义上的观察是有所出入的。也许一个“不小心”,我们看到的仅仅就是我们想看到的,而不是人或事物原本的面目。因此,观察的目的在于呈现人、事、物的真相,而阻碍我们看到真相的往往是我们的眼睛,或者说是我们太过于信赖的主观经验,从这个角度来说,眼见也未必为实。我们需要更多的理智而不是直觉。

其次,就观察本身而言,我们用眼睛能看到的事情实在是太有限。正如小王子当中的一句经典对白:“真正重要的事情,眼睛是看不到的。”因为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人,那么你就不能忽略他说的每句话,他的语言模式,他使用词语的习惯,他的声音,他的情绪甚至是他身上的味道。因此,我们可以说,观察并不是仅仅用眼去看这么简单,它更多的是五官感觉相互融合充分调动的一种全方位感知能力。

我想我们再单独说说观察中的“察”这个字,“察”,我们可以理解为“察觉与分析”。可想而知,如果我们对“观”这个字的概念把握得不够准确,在“察”时也自然就会走入误区。由此,我们在分析判断一个人、一件事时也会不准确,极容易将观察变为自以为是。要不然怎么会有那句话呢——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以上就是我们对“观察”的概念进行的一次简单梳理。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在生活中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地去实践“观察”呢?其实说到底,最根本的方法只有一个:建立主动的观察意识。

要理解所谓“观察意识”,我们可以借由人的意识发展来简单说明。我们所有人在刚刚出生的时候,是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或者说是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我们没有自我意识,我们对所有事情没有认识,对万事万物都特别好奇。我们的潜意识也基本来源于母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母子共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去认识周边的人和事物,认识这个世界。随之我们也有了对待人和事物的判断,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所谓的自我意识。

在生活中,我们大部分的观察来源于无意识状态下的观察,或者说是一种被动的观察,这样的观察模式让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以及第一印象,过早地建立了对于这个人的认知方式。当对方的一些言语或行为伤害到我们的时候,就会造成我们的认知失调,前后反差就会让我们觉得遇人不淑。

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要主动地去建立这种观察意识,让它由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然后不断去强化它,让它成为我们的习惯和本能,最终再次转化为无意识。

那么,具体该如何理解以及实践呢?有几个建立主动观察意识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l4x/y31yA9WxIjBfz55K3QlDqSl9gTBfRWr0o8b7hMf7KXH7Irk65103L9cDouB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