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移动金融发展概况
——呈现多元化、智能化发展态势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市场,截至2018年底,我国独立移动互联网接入用户已达到12亿,规模几乎是北美地区的四倍。2018~2019年,在政策支持下,5G技术在我国迅速投入市场应用,进一步拉动移动市场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移动金融发展也呈现从数量扩展转向质量增长、移动支付市场日趋成熟、场景竞争日益激烈等一系列新特点。监管部门针对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监管频频表态、密集出台相关领域监管政策,移动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监管政策日益成熟。

(一)互联网用户增长仍在拉动市场增长

移动互联网普及率稳步增长。根据CNNIC的数据,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47亿人,较2018年底增加2984万人;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达99.1%,较2018年底提升0.5个百分点(见图2-1和图2-2)。

图2-1 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资料来源: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图2-2 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比

资料来源: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移动金融应用保持快速发展。在网络支付方面,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6.21亿人,较2018年底增加3265万人,手机网络支付使用率达73.8%。场景金融的快速发展,将线下零售高效接入互联网体系,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网络支付的比例由2017年的65.5%提升至67.2%。网络支付总体呈现竞争依然激烈、场景不断延伸、方式更为多元的特征。在互联网理财方面,我国购买互联网理财的网民规模达1.7亿人。商业银行投资理财产品体系日趋完善、产品门槛明显降低。

移动互联网发展潜力依然巨大。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成熟,行业红利和人口红利已经逐渐告别野蛮增长时期,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正在从传统“最优市场”向更加广袤的外延延伸。在地区发展方面,截至2019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较2017年增加1596万人,达到2.25亿人,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8.4%,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在年龄结构方面,手机网民的增速从20~29岁的高点向两端迁移,低幼、中高龄网民进入高速增长期。截至2019年6月,4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由2018年的28.1%增至30.9%(见图2-3)。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2018年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已分别在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合规接入,我国企业已在9个国家和地区运营本土化数字钱包产品,并开始在非洲部署移动支付业务,市场前景广阔。未来,更加年轻、更加年长、更加乡土、更加远方的人群需求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新的增长动力,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图2-3 2018年12月和2019年6月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资料来源: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二)终端技术、通信技术助力移动金融深入发展

调查显示,2018年以来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设备总数稳定在10亿部以上,增速有所放缓。但移动支付领域用户规模从2016年的5.78亿人增加到超过7.33亿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仅2019年上半年就超过23万亿美元,呈现不断上涨的势头。可以预见,随着移动终端厂商、通信运营商及金融机构、支付公司、互联网企业等各方运营力度逐步加大和资源不断投入,我国移动金融市场势必保持快速增长。

1.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移动金融重要工具

一是移动终端在金融服务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从支付、刷公交卡到投资理财、消费贷款、保险等业务,越来越多金融服务通过移动终端来实现,将金融服务无缝接入人们的各类需求,打造融移动消费、移动支付、移动社交、移动营销和投资理财等为一体的移动金融生态。

二是移动支付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进一步巩固了用户使用习惯。未来随着更多商业模式的创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的加速,各种个性化、智能化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移动终端的重要作用越发凸显。

三是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将推动实现“千人千面”精准直达。移动金融是金融科技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依托具有较强处理能力、更加安全和便携的移动设备,能更有效地提升移动金融线上服务能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风控技术的应用。

2.5G技术发展对移动金融与新技术整合推动作用显著

综观全球,5G已然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各国都在积极布局5G。其中,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已率先进入5G时代,分别在个别城市进行试点,2019年进行5G试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5G时代仿佛就在眼前。回顾3G时代,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金融服务向移动化的转变,移动金融拉开序幕。4G时代,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也随着基础网络的升级得到普及,互联网金融依托移动互联也加快落地,产品及场景的创新使金融服务更加丰富和便捷,真正做到了触及客户,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见,5G的实施落地将为金融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一是云计算将得到广泛应用。依托5G技术,数据传输将更加快速、吞吐量更大,数据在传输中的限制将被削弱,从云端获取数据以及云端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更加顺畅,从本质上缩短了与客户间的服务距离。同时,云技术的广泛应用势必将移动端的内容和计算能力向云端转移,有助于金融业务移动化、线上化的发展,另外,更低的网络延时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客户体验。

二是现有金融服务模式将得到优化和创新。在智慧城市、万物互联的背景下,移动金融将迎来新的发展业态,现有金融服务场景已经无法满足更加广泛和多样的产品模式,诸如消费金融、移动支付、场景金融等概念将会发生巨大的变革。后续如何探索移动金融的发展方向,将是金融机构实现差异化竞争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三是风险防范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传统金融依据客户行为数据、全渠道业务数据、行业外数据等聚焦事中监控,加强事前、事后的认证和分析,可以达到对客户的风险预判,形成全流程反欺诈体系。但随着5G引领的金融业务变革,势必需要对反欺诈风险防控模式进行升级和重塑,各机构需要对更加多态和海量的数据进行识别。此外,随着物联网的发展,金融主体也许将不再局限于行为人,任何物品或虚拟事物都可能是金融服务的发起者,这就预示着需要更加广泛的风险防控模型和策略。未来需要创新,也需要把握创新转型与风险管控的平衡。

3.移动端App(应用程序)成为金融机构的正面战场,客户活跃度成为核心指标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调查显示,2018年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电话银行用户占比分别为53%、57%、34%和22%,手机银行用户占比首次超越网上银行。根据易观千帆的金融类App统计,截至2019年8月,支付宝月活跃用户数(Monthly Active Users,MAU)以6.10亿居首位;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工商银行App、中国建设银行App、中国农业银行掌上银行App的月活跃用户数分别为5891万、5556万和4329万。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App、招商银行掌上生活App、平安口袋银行App的月活跃用户数均超过3000万,分别为3541万、3265万和3004万,相差不大。银行App的MAU正在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北极星指标”(North Star Metric,意为“唯一的指引”),而首先提出MAU目标的是招商银行。截至2019年6月末,招商银行各App累计用户数达9275.80万。

一是App进一步发力金融交易,线上贷款增速惊人。在MAU引导下获客之后,则通过App实现线上展业,包括线上放贷获取息差,销售理财、代销基金或保险以获得中间业务收入,其中线上贷款增速较快。例如,中国工商银行3000亿元个人经营性贷款中,2019年上半年猛增859.81亿元,增幅为39.8%,主要是e抵快贷、经营快贷等线上贷款产品快速增长。中国农业银行截至2019年6月末线上贷款余额3436亿元,包括个人、小微、三农和供应链金融等领域。股份制银行中,2019年上半年,招商银行通过App渠道成功办理的消费金融交易占信用卡消费金融交易的比重为48.01%。兴业银行9月17日披露,手机App上线2个月,理财交易额增长13.05%,信用卡现金分期、消费分期交易成功笔数分别增长39%和165%。

二是依托App实现非持卡人的用户转化。App的优势之一是将非持卡人转化为本行App用户,这是通过Ⅱ类账户实现的。由于银行Ⅰ类账户需要面签,而Ⅱ类账户可线上开通,方便快捷,不受地域限制,特别适合移动获客。银行App的一个重要经营策略就是接入外部场景,引导用户开立Ⅱ类账户,将非持卡人转化为本行App用户。此外,还可通过API、H5和App跳转等连接方式,实现金融与生活场景的连接。例如,2018年9月,招商银行宣布其两大App均已支持用户手机号注册、支持多家银行卡绑定,打破了封闭账户体系。2019年9月17日,兴业银行宣布,新版App接入生活缴费、在线商城等场景,非该银行卡持卡人也可通过其他行的借记卡注册成为用户。App线上开户的背后则是各家金融机构场景的链接博弈。由于金融类App的转账、理财等金融场景本身的活跃度不高,远不及社交、电商等“硬需求”的活跃度,若要提高MAU,需要银行构建属于自己的非金融场景。一种思路是聚合支付。例如,“工银e支付”聚合支付陆续上线垫款清算、统一入账等,进入公共交通、教育、医疗、零售、餐饮、酒店、行政事业、公共缴费等领域。中国建设银行聚合支付覆盖餐饮商超、交通出行、物流、医疗等行业场景,截至2019年6月末有交易商户数246万,同比增长41.24%。此外,则是将App接入非金融场景。中国农业银行2019年上半年互联网场景项目数达到2634个,主要是政务民生、消费零售和产业链三大类场景,其中消费零售场景拓展物业、房产、食堂、出行等。招商银行也曾表态,App生态圈一是深耕核心金融场景,将其作为立足点;二是非金融的衍生场景,将社区频道、出行、生活缴费、便民服务等场景引入App,从低频到高频一应俱全。截至2019年6月末,招商银行App账户总览、招乎、收支、转账、理财、生活、信用卡、活动等8个场景的MAU超过1000万,App非金融场景使用率达63.43%。

(三)移动支付市场日趋成熟,支付巨头风光依旧

根据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底,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已达5.83亿人,年增长率为10.7%。据统计,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中使用二维码扫一扫付款达到5000亿次,2018年达到7000亿次。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报告显示,2018年超过75%的用户每月移动支付金额占总支出比重达到43.6%。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餐饮、便利店、网购、交通、医疗、外卖等日常消费场景中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此外,借助中国公民境外游热潮,中国移动支付跨境线下业务在海外市场继续快速成长。根据尼尔森联合支付宝发布的《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境外旅游市场发展与趋势白皮书》,中国出境旅游的游客中使用过手机支付的比例已经达到69%,手机支付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32%,首次超过现金支付。

近年来手机支付领域不断涌现新成员,手机硬件厂商进军支付市场新闻屡见不鲜,华为的Huawei Pay、小米的Mi Pay、苹果的Apple Pay、三星的Samsung Pay等最具有代表性。2017年底,中国银联携手各商业银行共同推出一款移动支付App“云闪付”,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用户数已经突破1亿人。2018年6月底,中国银联推出“碰一碰”功能,通过NFC模式,手机只要与收银设备近距离接触即可完成付款;12月,中国银联又联手华为推出了基于Huawei Pay的新功能“卡码合一”,付款时在手机息屏状态下通过指纹验证后,即可快速调出Huawei Pay中的默认银行卡,手机屏幕上会同时显示银行卡非接提示和银联二维码展示。“卡码合一”力图兼容NFC和二维码支付的平衡和尝试,有创新亮点。同时,中国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和华为、小米、OPPO等主流手机厂商于2018年12月正式启动手机POS产品首批应用试点合作,有望开启智能手机与POS机二合一的时代。

即便如此,在巨大的移动支付市场中,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仍占据绝对领先的地位。根据益普索发布的《2018第四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研究报告》数据,移动支付在移动网民中的整体用户渗透率为94.7%。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的渗透率分别为86.4%和70.9%,位居行业前二,两巨头的共同渗透率已达到93.3%。云闪付渗透率已达到18.0%,位居行业第三,虽相较2018年9月(11.6%)有明显提升,但相比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易观发布的2018年第4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支付宝支付与微信支付在整个移动支付市场的份额为92.65%,继续双寡头竞争格局,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格局进一步稳固。

(四)场景竞争日益激烈,移动支付成重点环节

《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9)》显示,当前电商流量已经触达天花板,移动支付在线上场景的竞争格局已经趋于稳定。移动支付的进一步扩张发展需要更多场景的支撑,线上支付场景的应用模式已较为完善,而线下场景具有高频小额的特征,且场景更加丰富、多样化,更加适合移动支付的发展,因此移动支付线下场景争夺成为必然。

各支付巨头纷纷在线下场景拓展上发力,实现广泛渗透,线下场景成为移动支付新的增长点。2018年交通领域迎来移动支付的浪潮,NFC、二维码、生物识别等技术纷纷入局,公交、地铁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场景成为移动支付必争之地。目前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在公共交通上均有布局。截至2018年9月,接入支付宝扫码乘公交的城市突破120个,智慧出行迎来新时代。支付宝、微信乘车码采用“双离线二维码”技术,将二维码的验证结算时间压缩到300毫秒以内。云闪付同时支持NFC近场支付和二维码支付,依托传统银行和地方政府的力量,已有13个城市的地铁线网和370多个市县的公交系统支持云闪付。目前,在线下的商场、餐馆、超市、便利店、医院、公共缴费、停车场、出租车、共享单车、校园、政务等诸多场景中已不乏移动支付的身影。但是线下场景需求多样,对支付技术稳定与效率的要求更高,同时商业环境较线上更为复杂,有比较固定的服务模式和利益格局。深入拓展线下场景,不仅意味着技术创新探索,还考验着支付机构、企业在产业协同方面的智慧。

随着5G技术加速推进,移动支付的发展迎来很多新的机遇,向更多产业和业态渗透。5G意味着更高的速率、更加广泛的连接,我们将进入一个万物互联时代,给移动支付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进而改变移动支付方式。万物互联时代,每件物品拥有自己的独立IP,用户在选择商品的同时即完成物品的识别与支付。与此同时,基于5G的高速率传输,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技术的应用,5G时代的移动支付将更为安全。由此推断,移动支付还将继续渗透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应用场景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五)监管步入成熟完善期

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支付结算机制,适时动态监管线上线下、国际国内的资金流向流量,使所有资金流动都置于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视野之内。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在近一段时期,针对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监管频频表态,密集出台相关领域监管政策。从总体上看,在移动金融广泛应用和金融行业强监管的大趋势下,移动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监管政策日益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监管理念不断升级

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移动金融发展趋势和日趋严格的国家金融工作要求,监管部门不断创新监管理念、调整监管策略,从响应式、被动式的静态监管逐步向前瞻性的动态监管演进。

一是由审慎监管向“双峰监管”转变。移动金融具有跨界化发展和综合化经营的特性,导致监管边界出现模糊和重叠。传统模式下的审慎监管策略,通过设置一系列规则确保金融机构的安全,从而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已无法适应移动金融的跨界化趋势。另外,移动金融呈现“去中介化”的特点,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枢纽作用,被技术应用替代。监管部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尝试“双峰监管”策略,即在继续深化面向机构的审慎监管原则的同时,强调功能监管、行为监管和混业监管。

二是注重监管一致性,推行穿透式监管。移动金融大量应用最新金融科技,重塑金融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覆盖面,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场景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巨大改变,给金融服务本质的界定带来了多重挑战。披上技术外衣后的金融,在监管主体和监管范围上,容易形成一定的监管套利空间。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2018年第二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表示,不能以技术之名掩盖金融活动的本质,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落实穿透式监管,主要做相同的业务,监管的政策取向、业务规则和标准应该大体一致,坚持公平性,防止监管套利。

三是探索沙箱监管,平衡风险防控和支持创新的关系。对移动金融新生业态的监管,不仅要防范风险,还要鼓励创新,充分释放技术变革给金融服务带来的创新活力,提升金融效率。“沙箱监管”一词最早由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提出,旨在推动建立有效支持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机制。沙箱监管机制允许企业在特定范围内,试验新产品或新服务,对其商业模式进行持续评估改进,同时监管部门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损害消费者权益。2018年,欧盟成员国建立“金融科技促进者”的监管沙箱,使初创公司可以快速进入市场。

2.监管内容不断扩展

一是持续强化面向资金的监管。2018年6月,在实施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新规半年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按照该文件要求,自2018年7月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交存比例逐月提高。截至2019年1月,已实现100%集中交存。该项措施使支付机构赢利模式发生转变,在促使行业深度洗牌的同时,有助于建立更加规范、更具可持续性的移动支付服务市场秩序,并减少擅自挪用资金带来的安全问题。

二是逐步完善面向技术的监管。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要求,2018年6月底,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接连接银行账户的直连模式,全部迁移至“网络版银联”——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以下简称“网联平台”)处理,即所谓“断直连”。自2017年8月起,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断直连”通知,到2018年4月条码支付业务按要求完成迁移,再到2018年6月完成全网业务迁移。监管部门在推动“断直连”工作上指向明确、步骤紧凑,其核心目的就是加强对新技术、新业态的全面监管,遏制第三方支付机构借助技术变革实现野蛮生长,形成更加规范化的市场环境。

3.监管手段不断创新

随着技术手段在监管领域的应用,“监管科技”(RegTech)、“合规科技”(SupTech)成为时下热议的高频词。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在针对移动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进行监管手段创新方面,纷纷致力于对“监管科技”的深入运用。移动金融正在走向智能化、自动化,面向金融从业人员的监控和问责机制有可能面临失效。监管部门通过监管科技建立数字化监管体系,实现探索监管政策和监管规则的代码化,同时加强对技术实现过程的监管,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KUcLIg+bM9dEmmTH9XHLZk5IUyCWDkDTLFFAzRW7TB7Cukxe/Q/Bb1fj89d2+Pp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