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畏浮云遮望眼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登上飞来山上的千寻塔,听说鸡叫的时候就能见到日出。不怕浮云遮住视线,当然是由于自己身处最高的空间层。

飞来峰也称灵鹫峰,在杭州西湖西北,高二百多米。峭壁岩洞中有五代造像。方志记载,晋代西天僧慧理登此山,叹道,此是中天竺(中印度)国灵鹫山的小岭,不知何年飞来此地。于是挂锡造灵隐寺,号其峰曰飞来。本诗作者王安石当年登此峰,峰上有高塔(古时八尺为一寻),有传说,登上此塔鸡鸣时分就能见东方日出。公鸡司晨叫三遍,一般叫第三遍时天已拂晓,东方天边有鱼肚白,但要过半个时辰才能见到日出,这传说意在神化此塔之高之灵。登上此山,再上高塔,整个西湖、杭州城尽在眼底,确有人在云端的感觉。这首诗记游历观感不可谓不真切。

但是这首诗又另有用意,它又是一首说理寓志诗。西湖周围无甚高山,飞来山孤峰拔地而起,尤显峻峭,且高塔立峰巅,登塔似入云霄,处高而望远,心胸自然极开阔舒畅,崇高之感、博大之情,则油然而生。王安石不仅是诗人、学者,同时还是有抱负、有作为、有重权的政治家。这首诗所抒写的审美感受同时包含了他的政治豪情,审美境界又引向了人生境界。自然的事物之理和社会的事物之理合二为一了。王安石于宋神宗朝两次出任宰相,力主富国强兵,制定并推行新法,革除弊政,遭到守旧派的顽强抵抗反对,但王安石并不妥协退让。所以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他的政治言志诗,表达他的政治自信之情。“浮云”大意是指阻碍他实行政治改革的各种势力、观念,软软硬硬的各种不利因素,未必就是某个敌对派人物,因为变法面临的不仅是政治上的派别政见之争,同时也有非政治对抗性的观念认识之分歧。“浮云”一词用得甚有包容性,这些对抗性的阻力也好,非对抗性的阻力也好,都不能改变自己对变法大计的坚定立场。为什么呢?是因为身居高位总揽全局有政治远见,对时政的利弊得失,过去、现在、未来,看得十分清楚。因此,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所抒写的登临之意意在诗外。知人论世,必须作如是观。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可以当作关于人生、志学、政治的哲理诗来看。既可作论文的题目,也可作记叙文的题目。如作记叙文,当记有眼光、有见识、有胆略的人物。 R92Xi58ESPl460wQ7BhVPFiY0qCDefEU2cSMUZ0ZjDIC7zeyB0eVjKQvYnldw76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