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人体中的网络:中医经络理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核心理论之一,互为表里的经脉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辨证论治时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就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的。

中医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我国传统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六经辨证和针灸术的理论核心。经络学说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出现了,《黄帝内经》认为经络内联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通上下,是联系身体各个部分的桥梁。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孙络、浮络等组成。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的关键在于各个器官的协调和相对平衡,这样气血才可以合理运行,使全身各部分得到充足的营养。经络就是运行气血的通路。

严格来说,“经”和“络”是有区别的。经指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它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就好比人体中的高速公路;络是络脉,是经络系统中的分支,它就像无处不在的网络,纵横交错,通达身体的每一个地方。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很有规律,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等部位,六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等部位。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属阴,六腑属阳,所以阴经属于五脏而络六腑,阳经属于六腑而络五脏。五脏六腑之间有着阴阳对应的关系,所以阴经与阳经也存在相表里的关系。

相表里的经络关系为: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人体中的经络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虽然有各自的独立性,但是在经络系统的联系下,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共同协调着人体的平衡。 sYFfGfBzjJ/YC5v6MMhM3pMnBDAEgFvgNrXZ+UXgohJ5zh4xy/R1c6Rp+4++IDw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