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者序

辨证论治的经典巨著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代表作品,也是任何一个学中医的人必读的著作。它是一部论述外感杂病的医学著作,但是它的价值远远不限于此,它还提出了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伤寒杂病论》中的辨证理论是后世中医学的典范。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生于公元150—154年,卒于公元215—219年),本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他从小就爱好医术,立志做一位医生,长大后终于成为一代名医,并写下了千古名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它确立了中医在临床上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正是由于这部巨著,张仲景被誉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伤寒杂病论》把《黄帝内经》提出的经络理论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创立了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利用六经辨证法分析疾病,并据此得出治疗方法。除此之外,《伤寒杂病论》中还有十分完备的脏腑辨证理论。张仲景去世之后,《伤寒杂病论》在当时的乱世中几乎失传了,到了西晋时期,太医王叔和得到了它的一些残篇,经整理之后,定名为《伤寒论》。而它的另一部分直到北宋时期才以《金匮要略》之名得以刊行。今天我们看到的《伤寒论》,多数都是北宋重新刊定的版本。

《伤寒论》全书共10卷,22篇,记载了397种方法,113首方剂,主要论述的就是对外感伤寒辨证及治疗方法。《伤寒论》中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

中医有两个主要特征,一个是整体观念,另一个就是辨证论治。《伤寒论》就是辨证论治观念的创立者。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独创的辨证方法。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六经辨证将外感疾病中的各种证候表现按照六经归属分为六大类,以此来解释发病的部位,判断疾病的发病规律,并最终找出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

方剂学成就也是《伤寒论》的一大贡献。《伤寒论》中的方剂类型丰富多样,大大超越了以前的医书。在方剂的选择上,《伤寒论》兼顾到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种治疗方法,真正做到了“对证下药”。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检验,这些方剂至今仍然在发挥着作用。

《伤寒论》不但是中医诊疗方面的巨著,而且有着非常丰富的养生学知识,体现了中医传统的“防病重于治病”的观念。《伤寒论》十分注重饮食疗法,并提倡用调理脏腑、补养气血的方法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这种宝贵的养生方法在今天得到了广泛推崇,充分体现了一代“医圣”张仲景的独特眼光。

在近两千年的医学发展过程中,《伤寒论》中提倡的辨证论治和养生理念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背诵《伤寒论》原文,这几乎已经成为历代名医的必修课和基本功。而对于今天学中医的人来说,《伤寒论》也是一部不可不读的经典。

《伤寒论》虽然有这么多的优点,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辨证过程不易懂,某些方剂的用药量不够明确,这些“缺点”为初学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个现状,我们特意编写了《图解伤寒论》一书,用现代化的方式将《伤寒论》的古老智慧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本书以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宋本《伤寒论》为底本,参考成无己等各大名家对《伤寒论》的注解,将其翻译成流畅优美的现代文,并引进了现代化的图表方法,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以期人人都能读懂这部千古名著。

在本书的末尾,附有《伤寒论》方剂索引,以备读者查阅。《伤寒论》内容博大精深,而编者水平有限,所以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批评
指正。

张仲景原序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宋刻《伤寒论》序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弘)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阙于雠校,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续被其选。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
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
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

凡 例

《伤寒论》所著年代为汉代,故所用剂量单位皆为汉代标准,与现今所用标准不同。为避免读者产生误会,下文特意将汉代所用剂量单位换算为现今所用的单位。其中,质量单位包括斤、两、分、铢、黍和钱匕,容量单位包括斗、升、合、龠、撮、圭和方寸匕,长度单位有尺、寸和分。

质量单位

1斤=16 两,1两=24铢。1两=4分,1分=6铢,1铢=10黍。

1斤=250克,1两=15.625克,1分=3.906克,1铢=0.651克。

1钱匕:草木类中药重0.5〜2克。各散剂因具体药物不同,重量各异。

注:因煮服方法古今不同(汉代为一煎三服)的缘故,本书药方中的药量仅取其1/3。为安全计,读者可按照1两为4克进行换算。

以麻黄汤为例:麻黄3两,桂枝2两,甘草1两,杏仁70个,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次服,每次仅服八合药液,实为全方药量的三分之一,即“一服”。桂枝汤方后云:“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麻黄汤方后云:“余如桂枝法将息。”既然一服就可以达到汗出病差的目的,所以麻黄汤原方三分之一的药量就是一次治疗量。由于现在采取了一剂药煮一次、一次服完的方法,所以现在的一剂药用经方的一次治疗量即可。

容量单位

1斗=10升,1升=10合,1合=2龠,1龠=5撮,1撮=4圭。

1斗=2 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

1方寸匕:草木类中药重1〜2克,金石类中药重3〜4克。因具体药物不同,重量各异。

长度单位

1尺=10寸,1寸=10分。

1尺=23.20厘米,1寸=2.32厘米。 dyua1dt9YyLY7EqoFOGGlNr5X/Cuv/uHPfWbWMLJ8oGDqxA8xQnik+alZrLwTW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