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平脉法:正常脉象之辨析

平脉法,即指正常人之脉象,如四时平脉、五脏平脉和阴阳相等之脉。平,通“辨”,平脉,又包含辨脉之意,如四时太过不及之脉、脏腑阴阳乘侮之脉、百病错杂之脉、生死不平之脉等。

概述辨脉治病

问:人的脉象包含寸关尺三部,是阴阳相互依存、维系的反映。脉的搏动与营卫气血及肺气密切相关。在人体内,营卫气血随气息活动而循环上下,敷布周身,故有脉的跳动。人与天地相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势必产生影响,故脉随四时而有变化,呈现多种多样的形态。如春天脉象弦,秋天脉象浮,冬天脉象沉,夏天脉象洪。与此同时,病人的脉象有大小的区别,即使在短时间内,也往往是变化不定的。另外,尺部和寸部脉象可参差不齐,或见短脉,或见长脉;上部和下部的脉象可以不一,有的显示脉搏存在,有的显示脉搏消失。事实上,人一生病,脉搏就会发生变化,或见脉搏跳得快,或见脉搏跳得慢,或见脉浮,或见脉沉。这些脉象都容易使人心迷意惑,动辄就丢掉纲领,请老师详加陈述,以便清楚明白。

答:你所问的,正是医道中的根本问题。脉有三部,即为寸关尺。营卫气血的流行,如尺之量长短,秤之称轻重,准确无误。所以肾脉沉,心脉洪,肺脉浮,肝脉弦,这是各脏正常的本脉,不会有丝毫差错。随呼吸出入,人体营卫之气流行,按漏刻时间循环周身。漏刻中水下二刻,则循环一周。因此,按照寸口之脉,便可察人体虚实,观病情的变化,明阴阳的偏盛偏衰。感受风邪则脉象浮虚,感受寒邪则脉象牢坚;沉伏之脉主水饮停蓄,急弦之脉是水饮为害;动脉主痛,数脉主热甚。如果脉与病证不相对应,则必须了解变化的根源。寸关尺三部的脉象不同,疾病也就大不一样。脉搏太过是病态,不及也是病态。总的来说,邪气并不是空无所见的,如果穷究其源,定能找到病变根本。因此,必须审查病在表在里,分辨出病在上焦、中焦还是下焦,明确邪气所侵犯的部位,诊察推断脏腑的盛衰。如果这些都掌握了,就一定会有独到、高超的见解。为此,分条记述如后,以传给有知识的人。

老师说:脉随着呼吸之气的出入而行。初按脉搏时,如果呼吸之气呼出得快吸进得慢,那么其脉便来得快,去得慢,叫作内虚外实。如果呼吸之气呼出得慢吸进得快,那么其脉则来得慢,去得快,叫作内实外虚。

辨脉治病之步骤

人的脉象随四时而有变化,呈现多种多样的形态。人一旦生病,脉搏就会发生变化。或见脉搏跳得快,或见脉搏跳得慢;或见脉浮,或见脉沉。只要穷究其源,定能找到病变之根本。

如何察言观色辨病情

问:高明的医生,通过察颜观色便能知道病情。一般的医生,通过问诊就能知道病情。而水平低下的医生,只有通过诊脉才能知道病情。请老师给予指教。

答:如果病人家属来请医生时说,病人发热厉害,身体疼痛,但是能自然安睡。到病人家后,诊病人的脉为沉而迟,便知道疾病将要痊愈。这是如何得知的呢?患者发热、身体疼痛,是表证之见证。表证脉应浮大,现在脉反见沉迟,为表证而得里脉,由此得知邪气已衰,疾病将要痊愈。如果病人诉腹部突然疼痛,但能安然自坐,切其脉为浮大,便可知疾病将愈。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患者腹内疼痛,说明病在里;里有病,脉则应当沉而细,可现在脉浮大,是阴证而见阳脉,为正复邪退之兆,所以便能得知疾病将愈。

老师说:病人家属来请医生的时候说,病人发热很厉害。第二天医生到了病人家,看见病人朝墙安然入睡,则表明热已经退了。即使此时脉象还未趋调和,也可断言疾病已经痊愈。假如病人朝墙而睡,医生来后,并不惊坐而起,却会盯着医生,说话吞吐支吾、欲言又止,给他诊察时却吞咽唾液,这便说明病人假装生病。

察言观色知病情

如果医生诊脉时,病人打哈欠,便说明没有病。医生诊脉时,病人呻吟的,才是有病。如果说话迟钝不灵活的,即为风病;摇头说话的,则为里有疼痛的病证;行动迟缓的,即为筋脉强急的病变;俯伏而坐的,则是短气;不能正坐的,为腰痛;双手护腹,好像怀抱鸡蛋不肯放手,惧怕人触碰的,便是脘腹疼痛。

看症状断结果

诊脉前,可以通过观察病人的各种外在形态,来判断所患疾病。

及时治疗伏气病

老师说:对于伏气这种病,必须时时留意观察,注意及时发现病人,以便尽早治疗。如果过去确有邪气内伏,则应该及早诊察。如果脉象微弱,便会出现咽喉疼痛剧烈,好像创伤一样,这不是喉痹证。病人会说:咽喉的确疼痛。不过,现在却又想腹泻。

恐惧、津液亏损、羞愧时的脉象

问:人在恐惧惊怕的时候,脉的形态是什么样的?

答:这时的脉形就像用手指按丝线,纤细而连贯,同时,病人的面部失色而显苍白。

问:假如人不饮水,以致津液亏虚,脉的表现是怎样的?

答:脉象涩,同时可见唇、口干燥。

问:当人羞愧时,脉的表现是怎样的?

答:脉象浮,并可见面色忽红忽白。

切脉力度与病证的关系

问:《难经》中说:脉有三菽重和六菽重的,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医生用手指按脉,如果用三粒小豆一样的重量就能切得脉搏的,便是肺气之脉;如果用六粒小豆一样的重量而切得脉搏的,便是心气之脉;如果用九粒小豆一样的重量而切得脉搏的,便是脾气之脉;如用十二粒小豆的重量而切得脉搏的,即为肝气之脉;重按至骨始得脉搏的,是肾气之脉。假如病人腹泻,寸关尺均摸不到脉搏,但尺部时而出现脉微微搏动,随呼吸而至的,便是肾气尚未竭绝的征兆;如果出现一息而脉二至的损脉,则为难治之证。

切脉的力度

病脉的相互关系

问:脉象有相互乘侮,有纵横,有顺逆,是什么意思呢?

答:四时各有平脉,五脏之气与之相应,所以才会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之脉。假如五脏之气相乘相克,即为病脉。其中,如果脏腑之气相乘,克其所胜的,比如夏令脉应洪,反见沉脉,是肾水乘心火;春季脉应弦,反见浮脉的,是肺金乘肝木,这些便叫纵。如果脏腑之气反侮,反乘其不胜的,比如冬季脉应沉,反见洪脉的,是心火反侮肾水;秋令脉当浮,反见弦脉的,是肝木反侮肺金,这些便叫横。如果秋令反见沉脉,是肾水乘肺金;春季反见洪脉,则是心火乘肝木。这些都是子气克母,便叫逆。如果冬令反见浮脉,是肺金乘肾水;夏令反见弦脉,是肝木乘心火。这些都是母气乘子,便叫顺。

问:脉象中会出现邪气伤人的病脉,为什么呢?

答:脉象中有弦、紧、浮、滑、沉、涩六种,这六种脉象就是邪气伤人所致的病脉,是邪气侵害各经脉所致病变的反映。

五行的乘侮

相生与相克是五行之间的正常关系,人体器官就像五行一样也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当人体患病时,这种关系就会被打破,出现相乘和相侮两种情况。

相乘

相乘就是一方的力量太强了,出现克制太过分的情况。水本来是克火的,水势过大,就会克火太过,造成火的不足。

相侮

相侮是相克的反面情况,例如金克木是正常现象,但是当木气过于强烈时,就能反而克制起金来。

纵横顺逆之解

灾怪——病脉的突发状况

问:脉象中有灾怪,这是为什么?

答:假如有一个病人,既有太阳之脉,又有太阳之证,脉与证相应,于是制作汤药治疗。等到服药后约一顿饭的工夫,病人突然出现剧烈呕吐或者严重腹泻的症状,并见腹中疼痛。而医生就诊时没有这样的症状,是现在才发生的意外变化,这就叫灾怪。

又问: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呕吐、腹泻呢?

答:可能是以前服的别的药,到现在才发生作用,所以引起了呕吐、腹泻等症,发生了意外变化。

肝、心、肺三脉的脉象辨析

问:东方肝脉,它的表现如何?

答:肝,属木,又叫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的平脉。假如肝病而见濡弱之脉,则表示疾病将愈。如果为单纯弦脉的,则为预后不良。这是为什么呢?由于其脉如弓弦一样直,便表示肝脏损伤,所以可知预后不良。

问:南方心脉,它的表现怎样呢?

答:心属火,又叫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的平脉。心病而见洪大脉,则表示疾病将愈。如果脉象来时微弱去时大,即为反常的现象,叫作“反”,主病在里。如果脉来时小而去时大,便叫“覆”,主病在表。假如脉浮取微而来时小的,就会有汗出的征象。如果脉沉取微而去时大的,则会出现关格不通、没有小便的状况。此时,假如头部无汗的,则病尚可以治疗;如果有汗的,则属于死候。

问:西方肺脉,它的表现怎样呢?

答:肺属金,又叫太阴,其脉如毛之浮,是肺的平脉。假如肺病而见此脉,或见缓迟的,即为疾病将愈。如果出现数脉的,那么疾病就将增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脉数,主南方火邪盛,火克西方金,就会形成痈肿,为难治之证。

心、肝、肺的属性

脏名:

五行:

方位: 南方

六经: 少阴

脉的特点: 洪大而长

脏名:

五行:

方位: 东方

六经: 厥阴

脉的特点: 濡弱而长

脏名:

五行:

方位: 西方

六经: 太阴

脉的特点: 毛浮

脉象与四时的关系

问:二月时见毛浮脉,为什么能断言到秋天就会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答:二月期间,脉象应当濡弱,这时反而出现毛浮(如毛之浮),所以知道冬天即会死。二月是肝气当令的时候,肝属木,脉应濡弱,却反而见毛浮脉。毛浮是肺脉,肺属金,金克木,因此知道到秋天就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其他各季的脉象都可依此类推。

辨脉预亡期

二月是肝气当令的时候。肝属木,脉应濡弱,却反而见毛浮脉。毛浮是肺脉,肺属金,金来克木,因此知道到秋天就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胖人、瘦人的不同病脉

老师说:给肥胖的人诊脉,如果脉浮,就应该寻求致浮的原因;为瘦弱的人诊脉,如果脉沉,则应当查找致沉的根源。这是因为,胖人脉象本应当沉,现反而见浮;瘦人脉象本应当浮,现反而见沉,都是反常之脉,所以应该查找原因。

不治之症的死脉

老师说:寸脉下不及关,是阳绝于上;尺脉上不达关,是阴绝于下。这些都是不治之候,必死无疑。假如要预测病人的死期,则可以根据月令季节与疾病相克的规律来推算。

行尸与内虚的区别

老师说:脉象有病而外形无病的,是脏腑生气已竭的表现,叫作行尸。假如突然昏眩仆倒不省人事的,便会夭折而死亡。如果外形有病而脉象正常的,叫作内虚,是由于缺乏水谷之气所致。虽然身体困苦,却并无危害。

行尸与内虚

脉象有病而外形无病,虽能行走,脏腑生气已竭,已见死脉者,即为行尸。

外形有病而脉象正常,是由营养物质不足而造成的虚弱,所以并无危害,即为内虚。

滑脉产生的原因

问:脉来大而盛,却忽然沉下,像转珠一样的,叫作滑脉。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沉脉是少阴纯阴之象,脉大而盛是阳明正阳之象。少阴为先天之本,阳明是后天之本;阳明少阴两相结合,则气血充盈,流行疾急,因此脉滑,所以关尺脉必自然相平。假如关脉不平而微沉的,为阳明里实未甚,则饮食尚可;如果尺脉不平而微浮紧的,便是少阴阴盛,病人便会出现两大腿内侧出汗、阴部潮湿的症状。

紧脉产生的原因

问:我曾被人诘问,紧脉是如何产生的?

答:如果发汗太过,或是催吐,而导致肺脏虚寒的,可致紧脉;如果咳嗽的病人,因喝冷水而致寒饮内停,也能产生紧脉;如果患虚寒腹泻,因为胃中虚寒,所以一样可致紧脉。

紧脉之产生

下面三种情况都可致紧脉:

1.发汗太过或是催吐,导致肺脏虚寒。

2.咳嗽的病人,因喝冷水而致寒饮内停。

3.患虚寒腹泻,而导致胃中虚寒。

几种常见的脉象名称

寸口卫气过盛的,叫作高;营气过盛的,叫作章;营卫之气均盛的,名为纲。卫气弱的名为惵;营气弱的为卑;营卫之气均弱的,名叫损。卫气调和的,名叫缓;营气调和的,名叫迟;营卫之气均调和的,叫作沉。

寸口脉、趺阳脉、少阴脉的脉象分析

寸口脉缓而迟,缓脉是卫气调和之象,卫气充盛于外,因此其人皮肤颜色鲜明有光泽,声音清晰高亢,毛发生长旺盛;迟脉则为营气调和之象,营血盛于内,所以其人骨髓生长,血脉充盛,肌肉丰腴结实。阴阳相互促进,营卫之气流通,刚柔相济,所以身体强壮无病。

寸口之脉的形态

趺阳脉滑而紧,滑主胃有实邪,紧主脾有实邪。脾胃之邪相互搏击,各恃其强,自相伤害,就像是用手握住刀口,便会产生创伤。

寸口脉浮而大,浮主正气虚,大主邪气实。浮大脉见于尺部的,是正虚于下,邪气关闭下焦,而致小便不通,这便是“关”;浮大脉见于寸部的,是正虚于上,邪气格拒上焦,所以吐逆,便是“格”。

趺阳脉伏而涩,伏为中焦壅塞,水谷不化,因此吐逆;涩为脏气内结,脾虚不运,因而饮食不能入口,这也叫关格。

脉象浮而大,浮是感受风邪,大是邪气盛。风邪与正气相互搏结,轻的风邪犯肌表而出现皮肤出疹、身体瘙痒,叫作泄风;重的风邪久羁不去,皮肤溃烂结痂,因而形成了痂癞。

寸口脉弱而迟,弱是卫气虚弱,迟是营中有寒。营是血,血中受寒就会发热;卫是气,气不足便会出现胃脘痞满,以致感觉饥饿却无法饮食。

趺阳脉大而紧,脉大为虚,紧为寒盛。正虚而阴寒邪甚,极容易出现腹泻等症状,治疗较为困难。

寸口脉弱而缓,弱主阳气不足,运化不及;缓主胃中谷气有余,饮食停滞,因此会出现嗳气、吞酸、饮食不下、胸脘满闷的症状。

营与卫

趺阳脉浮而紧,浮为气虚,紧为寒甚;气虚则腹部胀满,寒甚则腹中绞痛。气虚与寒甚相合,则会出现肠鸣,腹中气机转动,气机一转动则胸膈壅滞之气得以下行。假如少阴脉不现的,则是虚寒之气结于下焦,以致外阴部肿大而疼痛。

寸口脉微而涩,微是卫气虚,运行不力,涩是营阴不足。卫虚而营不足,营卫不能相互协调,三焦失去依靠,便会导致身体麻痹。营气不足,筋脉失养,身体就会疼痛剧烈,口难说话;卫气虚弱,不能卫外,则会怕冷,呵欠连连。营卫俱虚,三焦失养,不能各司其职,上焦失职,则嗳气吞酸;中焦失职,则不能消化饮食;下焦失职,则大小便失禁。

趺阳脉沉而数,沉主邪实于里,数主热。热能消化水谷,治疗比较容易。如果脉不沉数而沉紧,为里寒甚,则属难治之候。

寸口脉微而涩,微主卫气虚,涩主营气不足。卫气虚弱时,则面色萎黄;营气不足时,则面色发青。营好比树根,卫好比枝叶。营卫俱虚,那么根与枝叶皆枯萎,因此会出现畏寒战栗、咳嗽气逆、唾吐腥臭脓血及涎沫的症状。

趺阳脉浮而芤,浮主卫气虚,芤主营气伤。营卫之气衰微,不能充养形体,因此身体消瘦、皮肤粗糙,甚至皮肤干燥成鳞甲之状。

寸口脉之脉象分析

营与卫的功能

营与卫在人体中缺一不可,它们的功能不同,而能密切配合,共同维持着人体的健康。

寸口脉微而缓,微为卫气不足,不能固外,则肌腠空虚;缓是胃气有余,胃气充盛则能消化饮食、吸取水分。饮食入胃,才能生成营卫之气,运行于脉道;水分经胃的吸收,输送于经脉,才有血液的生成。营气虽盛而卫气弱,外则不能固护肌表,内则不能固其血,因此就会产生血崩之证。

趺阳脉微而紧,紧为里寒,微为气虚。微紧相合,为脾胃虚寒、中气不足,因此产生短气的症状。

少阴脉弱而涩,弱为阴虚。阴虚心火上炎,则微见心烦;涩为血少,阴血虚少,血行不畅,不能温暖四肢,则为四肢厥冷。

趺阳脉隐伏不显,主脾阳衰微。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不能营养周身上下,因此身体冷而且皮肤硬。

少阴脉象不显,即为肾气衰竭、精血不足。肾阴虚竭,不能潜阳;阳气上奔,迫促胸膈,宗气反而被阻,聚而不行,致血结心下。阳气若退于下,则阴部及两大腿内侧发热;阳与阴相争,阴阳之气两相郁遏,营卫俱不通行,因此身体会厥冷不仁,失去感觉,状若死人,这就叫作尸厥,应当针刺期门穴、巨阙穴。

寸部脉微,尺部脉紧。微为阳气衰微,紧是阴寒内盛。阴邪常盛而阳衰,因此病人虚弱多汗。

一般来说,寸口脉微主阳虚,濡主血少,弱主阴虚发热,紧主寒。阳虚血少而又被寒邪所乘,气血不能通达内外,轻则出现口紧急,不能言语,畏寒战栗;重则出现四肢厥冷,昏晕而失去知觉。究其根源,则在于胃虚不能纳谷,脾虚不能运化,外不能滋养形骸,内不能营养五脏。

趺阳脉之脉象分析

趺阳脉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又称冲阳脉。

滋养脏腑的濡弱脉

问:濡弱脉对五脏六腑都适宜,这是为什么?

答:濡弱是胃气之脉。五脏六腑相生相克,俱赖胃气以滋生,因此濡弱脉对五脏六腑都适宜。

病入脏腑的脉象

问:如何得知病入于腑?如何得知病入于脏呢?

答:只要见阳脉如浮或数的,就是病入于腑;凡见阴脉如迟或涩的,就是病入于脏。 xAJJrwzbA9kWjzHXGJdCkebZUlhZDRpQy+cbN8kHu5WxaNPp1hoPfibpcW6to7cp

少阴脉之脉象分析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