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通常在其译作者的名字前加上译作者所生活的年代、籍贯和称谓,这些名称经常让现代人感到很困惑,下面就和大家一起试着来解读这些文字。
汉译佛典翻译的依据是从印度或是西域地区传入的梵本。在这些经典中,一部分是由外国僧侣带入的,一部分是西域各国进贡而来,还有一部分是中国派高僧西行取回的。主持这些经典翻译的人,大多是从以上这些地区来的僧侣,在诸多佛典的译作者中我们看到的许多梵文直译的名字和地名,因为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已久远,因此经常会让我们现代人感到陌生。
例如:《佛说阿弥陀经》的译者是“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这里译者部分的文字,其意思是:姚秦时代从龟兹而来、通晓三藏的法师鸠摩罗什所翻译的。这短短几个词的文字却含有丰富的历史、地理线索,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译作者的年代、籍贯、称谓和名字。
有些佛经的译作者的称谓非常长,好比现代有些人的名片上通常会冠以很长的头衔。例如,被列为四大译师之一的唐朝不空法师,他一生翻译过许多密教经典,在其翻译的《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简称《金刚顶经》)中的头衔是“开府仪同三刊持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二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人兴善寺三藏沙门下空奉诏译”,这一大串冗长繁复的文字都是唐玄宗赐给不空法师的官职尊号。
佛经经题名字之后的译作者栏,除了表示翻译者的“译”,还有“释”、“编”、“辑”等,分别表示一部经论的阐释、编辑、收集等工作。有时候这些字词着实令人困扰,例如叙述佛陀一生的传记《佛所行赞》,其译作者是“马鸣菩萨造,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这句的意思是说这部佛经是马鸣菩萨所写,由北凉时期从印度来的三藏法师昙无谶所翻译的,这里的“造”表示著者的意思。
例如:《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