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藏经》在东方的传译

汉文与藏文《大藏经》

《大藏经》在东方的传播与翻译,主要有汉文系统《大藏经》和藏文系统《大藏经》。

汉文《大藏经》

汉文《大藏经》是汉译佛教典籍的一套丛书。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其经典经过历代的翻译、传播,数量逐渐增多,最后汇集、编纂成《大藏经》。汉文《大藏经》的特点是种类繁多。中国很早就发明了印刷术,早在唐代就曾印制过一些佛典,宋代则开始大规模印刷。宋代主要刻制了5种藏经,分别是:《开宝藏》、《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碛砂藏》。在这5部藏经中,《开宝藏》是宋代官刻性质的《大藏经》,其余4部都是私刻的版本。因此,《开宝藏》就成了后来汉文《大藏经》刻印的最初范本。在随后的朝代中,汉文《大藏经》又出现了许多比较重要的刻本,如明代的《洪武南藏》和清代的《龙藏》等。

藏文《大藏经》

藏文《大藏经》是藏传佛教十分珍贵的文物和文化成果,由藏族僧人于公元14世纪编纂而成。藏文系统《大藏经》主要由梵文和汉文佛典翻译而成的藏文佛典构成。

公元7世纪初,佛教由汉地、印度和尼泊尔分别传入西藏地区,当时正值松赞干布执政时期,据传他曾派遣端美桑布扎等人前往印度学梵语。这些僧人学成归来后始创藏文,之后便用藏文翻译佛教经典。到了8世纪,佛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分别从汉、梵文中翻译出佛经4 000多部,并由译者编写了目录。至此,藏文《大藏经》基本形成。13世纪以前,藏文《大藏经》都是写本,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14世纪,西藏地区出现木刻藏经,名为“奈塘古版”,但现在已无印本留存。

藏文《大藏经》一般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类。“甘”的意思是“言教”,“珠尔”的意思是翻译,甘珠尔,就是言教的翻译,又名佛部,也叫正藏,包括经藏、律藏和密咒三部分,相当于汉文《大藏经》中的经藏和律藏;“丹”的意思是论著,丹珠尔就是论著的翻译,又名祖部,也叫副藏或续藏,包括经释、赞颂和咒释三部分,相当于汉文《大藏经》的论藏,由佛、弟子和历代祖师著写。

《中华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包括汉文、藏文、满文三种文字的《大藏经》。汉文《大藏经》与藏文《大藏经》珠联璧合,构成了《中华大藏经》中最具特色的佛教典籍。 9GJ3AoRhGT0tD4cpVjhchjtypuPghDTqWEBGJc6bJFbZcAIpr/iBOotdd2BEbYVi

7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