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书塾里的小学童

李仲揆出生的时候,他的爷爷奶奶都很老了。

爸爸告诉过仲揆兄弟几个,从他们爷爷这一辈往前数,本来不是汉族人,而是蒙古族人。所以,爷爷有个蒙古族的名字,叫库里。没有谁知道,爷爷是什么时候离开北方的草原,告别自己的故乡,像鸿雁一样朝着温暖的南方迁徙,最后定居在了南方长江边的湖北黄冈县的。

仲揆的奶奶是湖北本地的汉族人,爷爷因为能识汉文,来到湖北后和奶奶成了亲,就在村里开设了一个小小的私塾,教本村和邻村的儿童识字念书。

乡村的私塾,也叫“村塾”“书塾”或“书馆”,这是旧中国的农村里常见的一种私人举办的,主要给贫困人家的小孩子“发蒙”,也就是识字和了解一些小常识的小学堂。前来入学的大都是贫寒之家的孩子,因为学费低廉,教书先生往往也都是略通诗书的“穷秀才”,所以一般的大户人家既瞧不上,也不会把孩子送到这样简陋的小私塾里“发蒙”的。

当时在黄冈一带也把开设在村里的小私塾、小书馆称为“餐馆”。明明是读书的书馆,为什么称为“餐馆”呢?这其中显然含有几分讥笑的意思,因为在这样的小私塾、小书馆里,穷苦人家的学童不仅可以住宿,还可以帮助先生家生火做饭,顺带在书塾里填饱肚子。

仲揆的爸爸出生后,就跟着库里爷爷在书塾里识字读书。爷爷给他取名卓侯,字康爵,还把姓氏也改成了“李”。从“卓侯”“康爵”这些字眼就不难看出,爷爷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才学卓异的人,如果还能幸运地成为“侯爷”“爵爷”什么的,那就更是求之不得了。

仲揆的爸爸念书十分刻苦用功,长大后参加科举考试,果然考中了秀才。

爷爷去世后,仲揆的爸爸“子承父业”,在村里又找了一座宽敞点的破庙,收了十几个小学童,继续开办私塾。这位为人忠厚、常年过着拮据日子的乡村秀才,把私塾老师当成了自己终生的职业。

那么,仲揆的爷爷和爸爸这两辈人,为什么都对开办村塾这么热心呢?这就得说到黄冈这个地方千百年来“耕读传家”的传统了。

去过北京中华世纪坛的人也许会注意到,那里矗立着四十位中华文化名人的塑像。这四十位中华文化名人,从古代的老子、孔子,到近现代的鲁迅、蔡元培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也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在这四十位文化名人中,有四位出自湖北,他们是屈原、毕昇、李时珍、李四光。如果再仔细看一看这四位名人的出生地,你会发现,后三位都出自黄冈地区。古代的且不说了,仅是近代以来的黄冈文化名人里,除了李四光,人们耳熟能详的,还有闻一多、废名、叶君健、秦兆阳等文学家和熊十力、黄侃等众多学者。

所以,后来有不少学者总结说,以黄冈为中心的鄂东(“鄂”是湖北的简称,鄂东即湖北东部)一带,是一块“文化高地”和“文化沃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是城镇还是山村,一直保存着一种“耕读传家”的好风气。哪怕是再艰难、再贫困的种田人家,也都愿意省吃俭用,尽量供孩子上学念书,希望在后代里培育出一两个“读书种子”。

仲揆也一直记得,爸爸在破庙里开设的书塾大门上,常年贴着爸爸亲笔书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半亩桑田承祖荫”,下联是“一卷诗书传后人”,横批就是“耕读传家”。

说到这种“耕读传家”的风气,也许还跟曾在黄冈生活过的一些古代文化名人有关。

历史上,有很多文化名人在黄冈地区生活过或担任过官职。最有名的要数唐代诗人杜牧、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了。

杜牧在黄冈地区当过刺史。他在黄冈地区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诗篇,他到黄冈后写过一首诗,名为《忆齐安郡》,其中有这样几句:“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

“云梦泽南州”大约指的就是黄冈。

还有一位北宋时的大文学家苏东坡,也在黄冈当过团练副使。“团练”是古代负责地方军政管理的官职,“副使”就是“副手”,是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副职。苏东坡当时因为“乌台诗案”得罪了朝廷,被贬到了黄州(现属黄冈市)。苏东坡在这里创作了许多传世的名篇,其中包括“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二赋”—《赤壁赋》《后赤壁赋》,“一帖”—《寒食帖》。

也许正是因为杜牧、苏东坡这样一些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学家,在黄冈播下了“文化的种子”,留下了一条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文脉”,所以“耕读传家”的风气也在这里得到了保存和发扬。

身为塾师的李卓侯和夫人龚氏,对几个子女更是言传身教,日子再清苦、再窘迫,也不忘鼓励孩子们好好认字念书。

仲揆五六岁时,就一边帮家里做些打柴、放牛、挖笋子、挖藕等农活儿,一边跟着爸爸用功读书了。

在书馆里,仲揆简直就是个“小书迷”,只要手里捧着一本书,别的事就再也吸引不了他。有一次,在河边放牛的时候,他看书看入迷了,两头水牛悄悄游到了小河对岸,他也没有发现,差点把牛放丢了呢!

仲揆从小也喜欢动脑筋。妈妈每次舂米时,都要不停地边往石臼里添加稻谷,边踩着沉重的石碓舂米,非常吃力。不一会儿,妈妈就累得气喘吁吁了。仲揆看着看着,就独自琢磨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找来一根结实的绳子,绑住石碓上的木头,再把绳子从房梁上穿过去,这样,妈妈用一只手拉着绳子,一只脚踩着木头,手脚配合,舂起米来就轻松多了。

等到了入秋之后,接连下了两三场秋雨,驱走了藏在江南人家的最后一丝暑热,天气很快就凉了下来。原本满湖满塘的荷叶,渐渐变得零落和枯黄了。这时候,野鸭、豆雁、苍鹭一类的水鸟也许都知道,稀疏的残荷渐渐藏不住自己了,所以也纷纷开始梳整翅羽,准备朝着更远的南方迁徙。

每当这个季节,仲揆就知道,又到了跟着大人去藕塘里挖莲藕的日子了。

挖藕可是个力气活儿,因为鲜藕都生长在荷塘底下深厚的泥巴里。挖藕前需要先用脚去踩,叫作“踩藕”,踩到了哪里有藕,再用长长的藕铲去挖开泥巴。

经过多次留心观察和实践之后,仲揆发现了一个秘密:只要顺着有干枯的荷叶梗露出的地方踩下去,塘泥下面一定会有粗大的莲藕。所以每次挖莲藕,仲揆年龄虽小,却总是挖得又多又快。

挖回来的鲜藕,仲揆会拣出那些粗大、完整和卖相较好的,用小担子挑着,去小镇的集市上卖掉,换回点零钱给妈妈做家用。剩下的那些比较细小的,或不小心踩断的藕节,勤俭持家的妈妈会做成藕夹、煨成藕汤给孩子们吃,全家人都分享到了仲揆的劳动成果。 YVo/lonuQ4kK1XXOdYEJUTwnO+vXVBVUJHJZT0yRjUAzrdegy5iRjZFZHWoCUJJ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