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美国F-16“战隼”战斗机

F-16剖视图

概况

F-16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轻型战斗机种之一,从1976年开始至今总计已有4600架的F-16被生产出来,外销近30个国家和地区。而其成名之战则是1981年贝卡谷地空战。F-16的衍生型号也极为丰富,性能不断得到提升,所以在30多年的多次局部战争中都有着不俗的实战表现。

F-16三视图

优点

F-16机翼和机身之间的平滑过渡形成翼身融合结构,增加了升力并增强了大迎角性能。机翼根部与前机身两侧的边条平滑地融为一体,边条可在大迎角状态下拉出涡流,为机翼内侧上表面的附面层气流补充了能量,增大了升力。同时,F-16为改善驾驶员视野,座舱采用气泡式座舱盖,可使驾驶员的上半球视野达360°,一侧至另一侧为260°,前后为195°。

研发历史

美国空军F-15战斗机是一种研制得非常成功的飞机,不仅性能水平有质的飞跃,而且在实战中战果累累。但是此种战机的价格较昂贵,美国空军无法承担大量采购F-15战机的费用。为了解决经费与所需战斗机数量之间的矛盾,美国空军提出了“高低搭配”的原则,希望用数量较少的高性能飞机与数量较多、性能和价格均较低的飞机配合使用。而F-16飞机就成为这种“低档飞机”的候选对象。20世纪70年代,美国空军开始执行轻型战斗机计划(LWF),从而与难以大规模生产的F-15形成高低搭配。通用动力研制的F-16于1974年2月首次试飞,于1978年开始服役。1992年12月,通用动力宣布将F-16的生产线卖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后来的F-16战机都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

F-16夜晚特写

F-16在实验室进行测试

性能解析

F-16为单发动机多重任务的战术飞机,机身采用半硬壳式结构,外形短粗。机翼为悬臂式中单翼,与机身采用翼身融合体形连接。起落架为前三点式,可收放在机身内部。F-16强调在视距内进行缠斗,首次采用了线传飞控、倾斜座椅和侧置操纵杆等技术,是美国第一种有能力进行9G过载机动的战斗机。

武器特点

早期的F-16A战斗机的主要武器是空战武器“响尾蛇”导弹,其型号为AIM-9L,还有一种出口型的编号为AIM-9P-3导弹。而改进型的F-16C外接点的数量没有变化,但可挂装“麻雀”中距空对空导弹。而更加先进的AIM-120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现已成为F-16C/D的制式武器,但F-16A/B并不能装载。F-16C挂装“蓝盾”短舱后,投放激光制导弹时可由本机进行激光照射。新生产的F-16C还可使用空对舰导弹、反雷达导弹、“幼畜”AGM-65空对地导弹等对地攻击武器。 G/u05nRLEUlA8QZ+Rr2W0RzDOvq3I9gAlgo8YIa58D7zIlEvFPjwsIf0AefeQXW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