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全球性的反恐战争中,特种部队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提升。世界各国都极力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特种部队的战斗力,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便是配置先进的特种作战装备。借助这些装备,特种部队的机动力、隐蔽性、生存力和杀伤力都会大大提高,战斗效用更加显著。目前,各国特种部队的作战装备主要来源有以下四类。
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
自主研发是特种部队较为推崇的获取装备的途径,但往往只有军工科技比较发达的国家才有能力进行。以美国为例,特种作战司令部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满足特种部队的装备需求,但其中80%都是通过自主研发。研发过程一般为:特种部队首先提出需求,被特种作战司令部批准后可将其需求整合到正在实施的项目中,整合后的项目将寻求经过改进后即可满足的可现货供应的或非发展型的产品作为首选。如果不能整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将另立风险最小的单独项目进行研发,然后通过竞标,选择两家或更多的公司研发,经过测试评估确定最终的选择。
在研发过程中,螺旋式发展是产品研发和改进的首选方式。其要求在每个发展阶段,都要考虑下一阶段产品的发展,以使装备的性能逐渐提高。螺旋式发展允许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形势变化和实际需要不断采用新技术进行改进。这样一来,运用系统工程和创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以及现代化的采办程序,就可以大大缩短装备从研发到装备的过程。
乘坐装甲车的美国陆军特种部队
当今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军工企业,仅以枪械生产为主的公司便有柯尔特(美国)、史密斯·韦森(美国)、雷明顿(美国)、阿玛莱特(美国)、巴雷特(美国)、黑克勒·科赫(德国)、伯莱塔(意大利)、斯太尔·曼利夏(奥地利)、FN(比利时)、IMI(以色列)和SIG(瑞士)等。倘若能满足特种作战的需要,特种部队往往会直接购买这些军工企业(不局限于本国企业)的成熟产品,直接投入使用。例如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近几年正从装备的研发者向使用者转变,由军方自主研发的先进装备项目只占极少数。只要特种部队需要,不管技术来源如何都会得到利用。每年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都会向工业部门发布简报,说明特种部队的一些需求,生产商可以根据这些需求与特种作战司令部合作,进行相关装备技术的研发。向军工企业购买装备并不全由部队统一进行,特战队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行选购各种作战装备。
轻装简从的美国陆军特种部队
在先进装备的研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民用装备技术也非常重要,因此各国特种部队还会与民营企业合作。这些成熟的民用装备经过改进,即可满足特种部队的作战需求。不过,由于民用装备的研发规划期一般是3~5年,所以特种部队在利用民用技术时还必须关注长期的装备技术发展规划。也就是说,有限的资金还要投入到目前虽不能应用、但对未来非常有益的装备技术研发中,例如定向能武器、信号管理等。
进行射击训练的俄罗斯特种兵
今天的科学就是明天的技术。特种部队会不断与处于科学研究前沿的其他部门和组织合作,以寻求技术突破,提升特种部队的作战能力。例如,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不仅会与美军其他部门、本国政府机构开展合作,还会与外国的政府机构及相关单位联合研发特种部队需要的技术和装备。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与美国国防部及国家实验室联系紧密,并且向不同的政府研究机构派驻联络官,协助新技术的研发。另外,根据国外对比试验计划,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可以直接对来自外军的非发展型项目进行试验。
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的各军种特种作战司令部也都积极参与先进技术的研发和装备采办。各军种特种作战司令部负责其下属特种部队的作战发展和非物质解决方案,他们在特种作战研究支援组的带领下协助做好技术或装备的评估工作。各军种特种作战司令部提供装备的试验靶场及试验平台。另外,各军种特种作战司令部还在能力需求文件制订阶段,协助其作战部队制订联合需求或通用需求。部署在前线的特种部队士兵经常会接触,并使用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武器。他们会将相关使用信息通过各军种特种作战司令部,反馈给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以便总部对其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将其集成到现役武器装备中去。
跳伞进入战区的美军特种兵
伪装过的特种部队狙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