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给予勃朗特姐妹的第二重磨难,是事业上的艰辛。
三姐妹个性各不相同,姐姐夏洛蒂富有主见,积极进取,排在中间的艾米莉外表沉默寡言,内心激情澎湃,小妹妹安妮性格则相对温柔恬静得多。尽管个性差异很大,但在某些方面她们是相似的,她们都很早就展露了文学方面的天分,少女时代最为爱好的就是写作,她们写诗,写剧本,并将自己的习作装订成册。夏洛蒂曾留下过一份个人作品目录,这份目录成型于她14岁那年,收入了多达22卷的作品。
传记作家克莱尔·哈曼在其2015年出版的作品《夏洛特·勃朗特的一生》中写道,“这三位姐妹从来没有想过结婚。她们都对战争、统计和地理学感兴趣,而按当时的传统,并不是很鼓励女孩子关注这些。她们三个都觉得自己必须要工作,但没有一个人认为‘我必须要成为一个家庭女教师,我也要结婚’。”
姐妹中最有野心的夏洛蒂从小就树立了想当一名作家的理想,她认为世上没有比作家更理想的职业了。两个妹妹没有姐姐那样雄心勃勃,但她们也对做家庭教师毫无兴趣,可等她们长大之后才发现,那个时代可供女性选择的职业是如此之少,做一名家庭女教师几乎是她们唯一的出路。
为了生计,她们不得不离家出外当家庭教师。这份职业对于勃朗特姐妹们来说,可以看成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工作了。她们发现,所谓家庭教师,处境竟然和仆人无异,除了教导那些被惯坏了的孩子外,她们还被要求去帮小姐们缝补洋娃娃,哄小姐们睡觉,还要承受主人的颐指气使和冷嘲热讽。
生性孤傲的夏洛蒂受不了这份气,她决定和两个妹妹共同创办一所学校,为此她和艾米莉在姨妈的资助下,特意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德语。结果呢,印了招生广告之后,却没有一个学生来报名,轰轰烈烈的办学计划只能就此告终。
换了别人,也许就偃旗息鼓了,可夏洛蒂却不甘就此向命运屈服。一次,她读到了妹妹艾米莉的诗,深受感动,于是不惜动用姨妈留给她们的姨产,将三姐妹的诗作合印了一本诗集。诗集出版之后,仅仅只卖出两本。又是一次严重挫败。
诗集的滞销不仅没有浇灭她们写作的热情,反而增加了她们投身写作的斗志。三姐妹想到,现在的人都不读诗歌了,那就写他们爱看的小说吧。她们很快完成了各自的长篇处女作,夏洛蒂的《教师》,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以及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在夏洛蒂的主张下,她们将书稿寄给了一家出版商,结果妹妹们的著作都被出版商接受了,唯有她的作品却被退稿了。
夏洛蒂没有灰心,她以越挫越勇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创作中,夜以继日地修改扩充着她的处女作,一年后,《教师》的升级版——《简·爱》顺利完成了,这一次,稿件寄出才两个月后就迅速出版,比《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更早面世。
从六岁就树立了作家梦的夏洛蒂生平第一次品尝到了成功的甜美,为了品尝到这种滋味,她已咽下了多少苦水。如果她中间有过一丝一毫动摇和放弃的念头,那么世界文学史上将缺少一本激励人心的著作。那么多相貌平平而又灵魂高洁的姑娘,也将失去她们共鸣和效仿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