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当生活已经糟得不能再糟时,该如何自救?

罗琳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她决定什么都不管,先把手头的书稿写完再说。这部书稿构思已久,还是在她24那年坐火车从曼彻斯特去伦敦时,见到车窗外一个戴着眼镜、相当瘦弱的小巫师对着她笑,就萌生了以他为原型来写一本小说的想法。

小说断断续续地写了四五年,中间她结婚、生女又离婚,只能挤出零碎的时间来写。老实说,她也没有信心,这样一部小说能不能出版,毕竟当时的英国读者们对儿童文学并不感兴趣,魔法世界是属于大人的,小鬼头玩魔法的故事,谁乐意看?

可罗琳顾不了这么多,这个故事在她脑海中已经盘旋了太久,她决定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它写完。那时她带着女儿住在租来的公寓里,那里又冷又破,还不不时有老鼠光顾。没有人帮她照顾孩子,她只得用婴儿车把孩子推到附近的公园里,哄女儿睡着了,然后再推着孩子找个就近的咖啡馆写东西。咖啡馆真是个写作的好地方,暖气开得很足,也没有势利的店员赶她走,她可以只点一杯咖啡,就写上整个上午。她当时想的是,就算没有人愿意出版又怎么样,我得写完它。

书好不容易写完了,却迎来了更大的挫败,稿子寄出去后,出版商频频退稿。最后,伦敦的一个小出版商答应看看稿子,这还得感谢那个出版商8岁的女儿,她在看完罗琳寄来的前三章后,马上迫不及待地问父亲后面的故事,这让她的父亲备感惊奇,决定出版这本书。出版商打来电话时,罗琳高兴得跳了起来,她认为那是有生以来最开心的事,开心程度不亚于女儿出世。

由于罗琳当时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所以一开始定的首印量仅仅只有1000册,出版商担心女性写的魔幻小说没人看,于是建议罗琳取一个较为中性的笔名,这才有了J·K·罗琳的面世。

从写作到出版,哈利·波特系列的诞生就像他的创作者一样命运多舛。1997年6月,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英国推出,刚开始尽管拿了英国国家图书奖儿童文学奖,可总体来说还是不温不火,罗琳这时并没打算专职写作,她已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准备书卖不好就去做老师。

然后,这本书被美国一家出版社看中了,以高价买进版权。奇迹发生了,这本在英国算是不温不火的小说,在大洋彼岸受到了热捧,美国的孩子们发疯般地爱上了那个戴着眼镜、额头上有一道闪电疤痕的英国小男孩。再然后,哈利·波特系列被翻译成65种语言,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戏剧等周边不断问世,哈利·波特成了全世界哈迷心目中最可爱的魔法小王子,罗琳也成了魔法世界的王后。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幸运女神从此眷顾上了罗琳,她不仅名利双收,还再度走进婚姻,携手麻醉医生尼尔·默里共铸新家,并一口气生下了两个孩子。如今,罗琳和她的丈夫还有孩子们住在苏格兰郊外风光绮丽的豪宅里,出去签售有私人飞机接送,穿着一万美元一双的定制高跟鞋出席活动,家庭和睦,事业有成,过上了许多人羡慕的生活。

唯一遗憾的是,她深爱的母亲来不及看到这一切了,罗琳无法和母亲分享她创造的世界。她在自己的作品里虚构了一面“厄里斯魔镜”,让哈利在镜中看见了自己从未谋面的双亲,这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补偿吧。

功成名就的罗琳,并没有躺在过去的成就上晒太阳,她不再写儿童小说,而是用了个化名改写推理小说。她做慈善,玩推特,在社交媒体上化身为一名“毒舌女王”,向川普开炮,怼呛她的网友,不惜流失粉丝,也要公开为在话剧中饰演赫敏的黑人女演员发声。年过五十的她说现在就是自己生命中最好的时期,比多数人怀念的少女时代都要好,原本并不自信的她,终于一步步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lAv3KYMnikWSJlyC+ZJGEsbVYfUgaaSWANWKcep8ml0ykkrVbVXfUxnIStCxg0l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