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马里的加勒卡沙漠里有什么?
有沙丘,有大漠,有落日,有骆驼,有最彪悍的海盗、最温驯的女人以及最残忍的“传统”。索马里盛产海盗,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穷,人太穷了,才会拿生命去冒险。除了海盗外,索马里还盛产娃娃新娘,女孩子往往刚来月经就嫁人了,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里,就写了一篇有关于娃娃新娘的故事。
1965年,华莉丝·迪里就出生在这片广袤而贫脊的沙漠里,从小就帮父母牧羊。华莉丝的意思是“沙漠之花”,可事实上,没有人会去呵护一朵盛开在沙漠里的花,在索马里,生为女人,就注定了不幸的一生。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地位,被男人当成泄欲和生育的工具,一辈子都生活在压抑和痛苦之中。
看看华莉丝早期的经历,就知道做为一个女孩子,在索马里长大要承受多少艰辛:
4岁时,她遭到了父亲朋友的奸淫。当她惊恐的跑回母亲身边时,母亲安慰她:“这只是一个故事罢了,不是真的。”然后转身问她:“羊呢?”
5岁时,她被行割礼。本来大多数女孩子都要进入青春期才行割礼的,可她父亲坚持华莉丝要早点接受这一仪式,理由是“为了避免她再次被奸淫”。
13岁时,她父亲以5头骆驼的聘礼,要把她嫁给一个61岁的老头做第四任妻子。
这样的经历看起来简直耸人听闻,她的真实故事,远比电影中展现的还要不幸,可这在索马里却是司空见惯的事。索马里的每个女孩子几乎都要被行割礼,没有受过割礼的女人被看成淫荡无耻,地位连妓女都不如。
所以华莉丝接受割礼时没有反抗,她把这当成了一种成人仪式,认为每个女孩子都要过这一关才能成为真正的女人,尽管只有五岁,她却没有哭闹,而是默默地忍受着,因为这就是她的命运,每个索马里女人共同的命运。
直到父亲要她出嫁时,她才决定抗争。她可以忍受肉体上的痛苦,却无法忍受精神上的凌迟,对于她来说,嫁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做娃娃新娘,就等于用利刃一刀一刀割她的心,她怎么也接受不了。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她逃跑了,逃向荒无人烟的沙漠,逃向不可预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