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媒体的描述里,萨冈一直被描绘成少年浪荡、晚景凄凉的典型。
经历了挥金如土的大半生后,萨冈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在税务部门的催逼之下,她不得不卖掉郊外的别墅抵债。
艺术家被逐出了乌托邦,理想国自此风流云散。
生命中的最后两年,她寄居在朋友的家里,失去了名望,也失去了崇拜者们的围绕。不要以为她从此就和快乐绝缘了,即便生活落到如此境地,她居然还兴致勃勃地发明了能在夜间发光的衣帽架。
她是在债务缠身中去世的,临死前身边只有一个保姆陪伴,连唯一的儿子也没有守在身边。
自成名以来,她就以自己玩世不恭的作品和活法激怒了众多保守的人们,随着她的黯然离世,这些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在他们看来,这个游戏人间的小魔鬼终于为她的任性付出了代价,多么沉重的代价。可能对于他们来说,理想的人生应该是幸福安稳的,年轻时懂得节蓄,年老时仍然体面,去世时身边环绕着一堆亲人。
可他们不知道,这样的理想是他们的,绝不是萨冈的。她这一生,就是为了享乐而来,节制、平淡、安稳的人生也许无比正确,却绝不是她想要的,因为她最最憎恶的就是乏味和无聊。她说过:“生命是一场飙车,我有权自毁。”她的青春期太过漫长,一生都停留在十八岁。
迷醉于飙车的她,最终在速度与激情中走向了车毁人亡的终点。她早就知道自己冒犯了大多数人平淡安稳的人生,所以早早就给自己写下了墓志铭:
“1954年,她带着一部单薄的小说《你好,忧愁》走向世人,这部小说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丑闻。而在写出了众多轻率的文字,经历了同样轻率的一生之后,她的离去却是一个只属于她自己的丑闻。”
丑闻也好,佳话也罢,至少她的一生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从这段墓志铭来看,她并不后悔,如果可以再活一次,我猜想,她还是会开着她的鲜红色猎豹跑车,风一样疾驰在人生的跑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