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当小资的祖师奶奶张爱玲说出此话时,可能没想到,大洋彼岸的法国,有一个少女完美地践行了这句名言。
萨冈成名时还只有18岁,正是最青春飞扬的年龄。早在成名之前,她早已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那就是要过一种无忧无虑、寻欢作乐的生活。
她生来就是上天的宠儿,家境富裕,父亲是工程师,在巴黎拥有一套宽敞豪华的住宅。做为一个富家女,她从小就不求上进,12岁时在一个名叫“鸟道”的修道院学校就读时,就因吊儿郎当被开除。15岁起,她就开启了自己的酒吧生涯,常常去圣日耳曼-德普雷广场一带的地下室酒吧喝酒、跳舞,在震耳欲聋的音乐声中与年轻人们厮混。
毫无意外,18岁那年,萨冈没有考上大学,这位落榜生却满不在乎地对女友说:“今年夏天,我要写一本书,我会赚很多钱,我要去买一辆雪豹。”原来不良少女同时也是文艺少女,她酷爱阅读,也酷爱沉缅于思考,普鲁斯特、萨特等人的作品让她迷恋不已,最爱的则是福克纳的《棕榈树》。之所以取笔名叫萨冈,也是因为《追忆似水年华》中的萨冈夫人。
为了实现自己的豪言壮语,她从宝贵的泡吧生活中挤出片刻时间来,带着一个本子、一支笔去咖啡馆写作。仅仅花了六个星期,也就是一个半月,她就写出了一部小说,名叫《你好,忧愁》。
《你好,忧愁》创下了畅销奇迹,初版仅3500册,可短短一年之内就卖了84万册,次年英译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榜首。至今为止,该书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累积销量已突破500万册。萨冈一举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以文致富的千万富翁。她想过自己会出名,可没想到名气来得那么快,那么盛大。
它其实说了一个特别简单的故事:少女塞茜尔在获悉父亲即将再婚后,和父亲之前的情妇联手,设计逼走了父亲的未婚妻安娜,并间接导致了安娜出车祸惨死。
从表面上看,这只不过是一个白雪公主智斗后母的老套故事,埋藏在其中的内核却称得上惊世骇俗。塞茜尔排斥安娜,是因为两者的价值观不同,安娜传统、优雅,试图让一切都纳入正轨,塞茜尔却和父亲一样,迷恋声色享乐,厌恶束缚与平淡。
“我考虑着,要过一种卑鄙无耻的生活,这是我的理想。”借少女塞茜尔之口,萨冈说出了她的理想宣言,毫无疑问,这是她的人生理想。考虑到众多18岁的少女们还在憧憬着棒棒糖、白马王子和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可以发现,萨冈的人生观是多么离经叛道。
这本书其实可以看作是法国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萨冈就像塞林格,准确地说,她更像塞林格与菲茨杰拉德的混合体,集前者的叛逆精神和后者的享乐主义于一体。由于她写作此书时还只有18岁,所以整本书的基调是明亮的,青春的,所谓的忧愁在这里只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就像阳光下的浮云,风一吹,就会散开。
明亮和青春,正是萨冈生命的底色,上天选中了她,做为一代少男少女的青春代言人,不管在哪个时代,总能见到这一群人的身影,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