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6
受了外伤看内科?到底应该怎么挂号

1.外科是从内科医学中衍生出来的“手术科室”。

2.医学有分科,但是疾病本身没有分科。医学分科只是为了疾病治疗上的专业化和精细化。

3.看病之前要想好5个问题:患者看病时是否需要人陪伴?患者本人要不要来?挂专家号还是普通号?什么时候去看病?看病时要跟医生说什么?

Dr. X说

先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

急诊内科里的一位患者说:“医生,我刚才肚子被踢了一脚,疼得厉害。”

医生说:“哦,这种情况是外科处理的,你去旁边的诊室找外科医生。”

患者断然拒绝,并且撩起衣服露出肚子,说:“你看外面一点问题都没有,跟你说了我这是内伤!内伤不就是要找内科看吗!”

其实,“内科”“外科”的名称都是翻译过来的。“内科”的英文是Internal Medicine,internal有“内”的意思;“外科”来源于surgery,这个英文单词本身没有“外”的意思,直译过来应该是“手术科室”。也许是因为早期的外科常常处理“外伤”,也许是为了与“内科”相对,故将surgery翻译为“外科”。

第二个故事是:

新闻标题:汶川地震,某部派了两名普通外科医生紧急前往支援。

网友评论:都什么时候了还派普通的外科医生?好的外科医生都干什么去了,都去给领导看病了吗?

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普通外科是外科学最重要的分支,或者可以说是最“根正苗红”的外科学分支。它的英文叫作General Surgery,此“普通”非彼“普通”。普通外科并不是说医生都很普通,而是基础外科的意思。实际上,普通外科恰恰是“大神”辈出的科室。

目前的大型医院分科很细,不仅患者摸不清门道,有时候连医生都会被绕晕。根据传统说法,外科是手术科室,内科是非手术科室。这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其实医学的分科是这个学科里最独特、最有意思的事情。有序中透着无序,既有历史的沿革,又有时代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医学学科的分类。

中国医学如何分科

外科内科之分不是西方医学所特有的。虽然发展至今有些变化,但这种分类方法在西方和中国惊人地相似。《周礼》详细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等内容,其中就包括医学的分科。这个时期相当于西方的古希腊时期。

《周礼》一开始就把给人看病和给牲畜看病的医生分开了。兽医的职责发展到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给人看病的医生大体分为三种:疾医、疡医、食医。疾医,顾名思义,就是治疗疾病的医生,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而疡医,就是治疗创伤、骨伤、体表肿块的医生,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外科医生,当然也包括骨科医生;食医,就是处理饮食和疾病关系的医生,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营养科医生。那个时代食物匮乏,也没有营养均衡的概念,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而导致严重疾病的情况很常见。因此,与内科、外科相比,营养学知识在物质普遍不丰富的时代反倒更重要。

虽然医学在先秦时期就分成了三个学科,但其实每位医生都几乎不得不承担起全科医生的职责。可以想见,在连宗教、巫蛊和医疗都没有分开的时代,一个地方能有一位真正治病的医生确属不易。这样的医生更是患者唯一的希望,因为患者没有选择医生的余地,当然医生也没有挑选患者的权利。

唐代是古代中国国力最鼎盛的朝代,那时的医学已经有了非常具体的分科。皇宫里有太医署,医学分科最为详细,并且不断向民间普及,它将医学分为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和角法。体疗就是内科;疮肿即外科;少小不用说,就是小儿科;耳目口齿就是耳鼻喉和口腔科;还有一个单独分开的科室,角法。

角法是什么?其实就是拔火罐。这一独立的分科反映出拔火罐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而它沿用至今与古代相比也没有明显的区别和改进。还记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肩上的火罐印记吗?拔火罐早就风靡世界了。

到了宋代,医学分科进一步细化。由于当时的中国广受战火侵袭,医学中分出了金镞科,也就是治疗刀枪剑伤的专门学科,可能就是现在创伤外科的雏形。眼、耳、口、鼻、咽喉疾病的治疗也全部分开,专病专治。另外,随着人口的激增,产科也应运而生。这不仅保证了产妇的安全,也增加了胎儿的存活率。值得注意的是,针灸也像拔火罐一样,以一种治疗方法的形式被单独分了出来。

说到宋代,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范仲淹。“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就是他当宁波刺史时所说的话。范仲淹发起“庆历新政”,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体制的改革,其中有些举措就和医学相关。他建议推行医学教育,将医学分为各种学科。虽然改革最终失败了,但是医学教育和学科分类已经深入人心。

到了元代,骑术盛行,从马上摔下来导致骨折的大有人在,于是又出现了正骨科,骨科从外科里分了出来。元代时民族融合,民俗和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于是又出现了一个禁科。什么是禁科呢?就是用巫术、药水等治病的学科。不过,这个学科很快就消失了。

到了明清两代乃至近代,中医理论和分科进入了不断完善的时期,没有明显的变化,很多分科也沿用至今。

西方的外科是如何发展的

西方医学也分为内科和外科,这一点与中国不谋而合。“外科”一词的英文是surgery,来自拉丁语的chirugia,也是希腊语中cheir和ergon的组合,这两个词的意思分别是“手”和“工作”。外科强调用手来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术。

在中世纪,因为宗教的影响,肮脏的创口、化脓的肿物和破损的组织被视为不洁之物,处理这些东西的工作也为人所不齿。在那时,这些工作更多地被交给了理发师和外科医生。那个时代的外科医生其实并不需要掌握足够的医学知识,只是处理一些身体外部的疾病,如一些体表的疖、痈和小的创伤。

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的解剖都尚不清楚的时候,手术因疼痛、出血、感染风险高而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在这样的条件下,唯独骨折的治疗比较直观。于是,骨科学率先发展,成为西方外科学的代表。此后,战争又进一步促进了骨科的发展。

orthopedics(骨科)的古希腊词根是orthopaedia,原意包括对骨骼系统创伤和疾病引起的畸形的矫正,当时更多的是采用手法复位和夹板固定的方式,而真正通过手术来解决问题的并不多。

当解剖学、无菌术和麻醉这三个必要条件逐步成熟之后,外科学才开始迎来真正的大发展,并且分出了更多、更细的专科。人们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不断加深,很多外科医生开始尝试在各个器官上进行手术;无菌术和抗生素的发展,让手术的感染率大大降低;麻醉技术的发展解除了患者的疼痛,让更复杂的手术成为可能。

外科手术已经遍布全身,直到人们一般认为的手术禁区——心脏和大脑也全面展开了手术,外科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虽然考古学有记载,但是心脏外科和神经外科的手术都是在近100年左右展开的。1896年9月9日,人类进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心脏外科手术。手术者是德国医生路德维希·雷恩(Ludwig Rehn),患者是一名22岁的男性,因打架斗殴被刺破心脏。雷恩给患者心脏上的洞做了缝合手术,让他得以康复痊愈。复杂的心脏手术需要中断供血,随着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技术的发展,外科医生开始将征服心脏禁区的梦想变为现实。

1879年,英国医生威廉·麦克尤恩(William MacEwen)首次进行了开颅手术,目的是切除一个脑膜肿瘤。神经外科的奠基者哈维·库欣(Harvey Cushing)最早提出了神经外科手术的操作方法。手法细腻、止血彻底、尽力保护脑组织的原则让神经外科进一步发展。基于众多专家的持续贡献,1919年10月,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宣布神经外科独立出外科医师学会。

目前的外科主要根据解剖结构进行分科,比如普通外科主要负责腹部、乳腺和甲状腺。而最早的普通外科就是综合外科,什么手术都可以做。后来一个个学科被独立出来,如心胸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脑外科、烧伤整形科等。没能独立出来的学科就继续由普通外科医生处理。这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科方法。

还有一种按疾病特点和处理方式进行分科的方法,外科可以分出肿瘤外科、显微外科、急诊外科、创伤外科等。由于肿瘤具有独特的性质和治疗方式,于是肿瘤外科成立了;因为需要应用显微器械,所以显微外科成立了;处理紧急情况的独特要求使急诊外科分了出来;由于受伤和生病在处理上也有很多区别,于是创伤外科也有了独立的需求。

以上两种分类方法相互重叠,目前依然没有统一的界限。

内科学才是真正的医学吗

有人说内科学才是真正的医学,外科学是为了培养专业的手术技术人员才得以发展的。

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内科学的确建立在诊断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上。它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把人体当作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研究。内科学是研究人类和疾病的学科,换句话说,内科更符合医学科学的本质。其实英文单词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medicine既指“医学”,又指“内科”,还能指“药物”。这个词把内科的范畴和方法说得清清楚楚:范畴是整个医学,方法则是用药物。

与外科学的跳跃式发展不同,内科学的发展缓慢而持续。内科就是处理疾病,而如何鉴别疾病则离不开诊断学的发展;要了解正常人的生理功能和患病人群功能的区别,则需要依赖生理学和病理学;而内科的治疗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依赖药物,于是药理学的发展成为内科学的独门武器。

与外科学在哪个器官上做手术多了就成立一个相应的学科不同,内科学更多的是按照系统分科。一般小一点的医院仅有一个大内科,负责处理所有的内科疾病。大医院里因为患者很多,所以医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进行了分组。虽然内科涉及的系统错综复杂,但毕竟每个系统都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于是,内科根据人体的不同功能分为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肾脏内科,等等。

每个系统的疾病都是极其复杂的,比如高血压看上去是心血管系统的问题,但可能仔细检查后发现原因是肾功能不全、肾上腺腺瘤等;而肾衰竭看上去仅仅是肾脏内科的问题,但究其原因可能是糖尿病或者红斑狼疮,于是内分泌科和风湿免疫科又要被拉进来做进一步分析。人体本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任何疾病都不能独立于系统之外,甚至内科和外科的划分也只是为了相互区别,而非相互独立。

妇产科和儿科到底算内科还是外科

刚才说到医学主要分为内科学和外科学,那么占据医疗极大比重的妇产科和儿科属于什么科呢?

如果说内科是从系统功能上分的,外科是从解剖结构上分的,那么妇产科和儿科就是从人群和疾病的特点上分的。妇女和儿童具有独特的情况和需求,必须选择单独分科。

妇女在月经期、分娩期、哺乳期、绝经期等阶段都有特殊的需求,所以她们不仅有解剖结构上的不同,而且一旦怀孕生产,全身各个系统也会有巨大的变化。为了处理这一系列的问题,妇产科应运而生。

19世纪,以前妇科属于内科范畴,大抵和中国古代一样,以用药安胎和接生为主。而产科学的一件大事是使用产钳。妇产科男医生彼得·钱伯伦(Peter Chamberlen)制造的一把蜗形的钳子改变了妇产科的发展,这就是传说中的“产钳”。这把钳子有一个弯头,可以轻柔地把胎儿的头顺势带出,这让钱伯伦的接生效果远超当时的平均水平。钱伯伦非常有商业头脑,也是专利保护的先驱。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产钳的秘密,钱伯伦家族在接生时要蒙上产妇的眼睛,还让助手不停地敲击木棒和摇晃铃铛,以掩盖产钳发出的金属撞击声。钱伯伦家族独享产钳的秘密近一个世纪之久,在英国的产科医生界占据权威地位,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直到18世纪中期,产钳的秘密才公之于众。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地方禁止使用产钳,但在那个年代产钳绝对是孕妇的救命神器。

剖宫产的发明让妇产科慢慢向外科靠拢。有人说,剖宫产最早由中国屠夫发明,而盖伦的《论医学经验》( On Medical Experience )也描述了西方早期的剖宫产手术。许多人猜测最早的剖宫产手术主要用于孕妇已经死亡,但孩子还存活的情况,这并不难理解。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医生甚至都不知道剖宫产之后的子宫需要缝合,也不知道子宫可以缝合,这就导致大量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很快死亡。

到了1855年,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美国医生詹姆斯·马里昂·西姆斯(James Marion Sims)在纽约建立了第一家妇产科医院,让妇产科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此后,更多的手术和外科学元素进入了妇科范畴。目前的妇科需要应对大量的手术患者,俨然成了外科手术的主力军。

小孩子生病时是全家人最忙乱的时刻,而儿科医生由于待遇差、工作强度大成了最短缺的医疗人才。但要知道,与从前相比,儿科学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两个世纪以前,儿童的健康根本不被重视。那时候成年劳动力的健康尚不能保证,儿童的健康更无从谈起。很长时间以来,儿科疾病也由内科医生顺带处理,但是效果不甚理想,也很少有人做专门的研究。

19世纪以前,婴儿的死亡率居然达到了25%。1883年,德国成立了儿科学会;1888年,美国也成立了儿科学会。于是,儿科医生才慢慢从内科医生中分出来。

“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这句话是儿科医生在参加临床工作之初经常能听到的教诲。为什么要反复提及这句话呢?因为它意义重大,被许多血和泪的教训,以及无数医学前辈的研究结果反复印证。儿童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与成人的大有不同,许多疾病更是儿童所特有的。即使是儿童和成人共有的疾病,治疗方法也常常大相径庭。

与妇科包含内科和外科两方面不同,儿科是单纯的内科。需要做手术的儿童患者要交给从普通外科中分出来的小儿外科。

医学有分科,但疾病没有分科

其实疾病和医学本身并没有分科和分支,这些分科都是人为形成的。为什么要强调分科?因为分科确实给医学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益处,比如促进了医学研究和技术的提高,推动了现代诊疗模式的建立等。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无法精通所有专业。古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大都靠自己,而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已实现了高度的精细化分工。一个作家除了写作什么都不会也可以活得很滋润:吃最好的厨师做的饭、穿最好的设计师做的衣服、乘坐最专业的人员驾驶的交通工具。

与古代一个领域只有一个医生完全不同,现代医学更需要专业的人才。医学分科就如同社会分工,让更专业的人去干更专业的事。尤其是在大医院里,各科医生各司其职,有效配合,让医院可以更加高效地运转。想一想,如果一个医生什么手术都会做,那即使他是医学奇才,熟练度可能也比不上一辈子只做一种手术的普通医生。现代医学的发展模式由“大而全”逐渐转变为“小而精”。

“小而精”的医学分科听起来好像很美,但现实问题远不止如此。医学是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学科,有着其他学科和行业无法企及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小而精”强调了专业性,但是忽视了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密切联系。其实所有的疾病都是整个人体的问题在某个系统上的突出表现而已。

如果医生在手术中遇到了超出自己学科范围的意外情况,他该如何处理呢?比如,因糖尿病导致肾衰竭的患者,又出现了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哪个学科的医生才是治疗这种疾病最合适的人呢?血管堵塞,手术医生可能会建议做手术切除栓子,介入医生可能会建议放入支架,到底什么治疗方式对患者而言才是最好的呢?

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各科医生都想收入囊中;但病情棘手复杂的患者,又成了各学科踢来踢去的“皮球”。虽然有许多医学准则可以作为处理疾病的标准,但是医学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决定了这些准则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更多的是模棱两可,需要灵活掌握的。另外,目前特殊的医疗环境、患者家庭的经济条件、当地的医保政策、医生本人的业务水平甚至性格,都成了决定患者治疗方式的不确定因素。

有人提出综合诊疗,有人提出全科医生。现阶段,国内成立了许多综合治疗中心,如小儿心脏病诊疗中心、癫痫病中心、消化病中心、脑血管病中心、肿瘤中心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汇集了传统意义上各种不同专科的医生,从而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提出最合适的意见。比如,消化病什么时候可以保守治疗,什么时候需要手术;肿瘤病什么时候需要手术,什么时候需要放疗、化疗;帕金森病到底适合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这个方法虽好,但是目前只有中心城市才具备这样的医疗资源。

在更广泛的地区,全科医生的回归被再次提上日程。全科医生在治疗任何疾病上都不够专业,最专业的是诊断和帮助患者找到最合适的医生和专科。这样就不需要所有患者都涌入大医院的门诊大厅排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

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医学分科亦是如此。

医生从选择专业或者进入医院的那一刻起,仿佛就确定了自己的身份。各科医生之间甚至还出现了“鄙视链”和互相调侃的笑话。那么我们是应该坚持为自己的专业奋斗终生,还是被迫“身在曹营心在汉”呢?

作为医生,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职业骄傲,为自己的专业骄傲。我们迫切需要职业认同感,就像武侠小说里行走江湖的侠客,少林派、武当派、华山派,或者全真教、桃花岛,甚至丐帮,都是极有意思又值得骄傲的“职业名片”。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派就像大内科;五岳剑派依赖手中长剑,就像外科医生依赖手术刀一样;有些小众的学科就像逍遥派和古墓派一样,虽然人少,但不可或缺、高手辈出。

无论什么样的学科之争,到了医学上都必须用疗效说话。我经常想象这样一幅图景:各个学科的领军人物,挤在一个小小的手术室里,时而紧张严肃,时而激烈争执,像极了一场华山论剑。十几个小时之后,一位命悬一线的患者重获新生,“江湖大佬”们纷纷走出手术室,汗流浃背,这场各门派之间的战斗没有分出输赢,大家相约来日再战。

相关知识延伸
帮你轻松看病的常识

纪录片《人间世》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个外科主任描述了一种现在医院里的现象:患者生病不舒服到医院时,这里排队,那里排队,家属不免心烦气躁,于是见到医生后,一言不合,语言上就不太客气。医生听了,心里立刻产生抵触情绪。双方互相防备,导致了现在不断恶化的医患关系。

我读硕士在医院实习时,有次一位患者由于医院楼下停车困难,在门诊部门骂骂咧咧,年轻气盛的我嚷了回去:“这和医生有什么关系?凭什么拿我们撒气?”但是我的导师却一脸平和,面对吐槽还连连安慰患者。

很多矛盾都是由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理解引起的,但不是每个患者都能遇到像我的导师这么和蔼的医生。这也是我写以下内容的原因,希望这些常识可以帮助患者更加“聪明”地看病。

看病是否需要家人陪伴

生病了去医院最好找一个人陪着自己,这样在行动不便的时候可以有个人帮着跑前跑后。

如果是带孩子去看病,可能至少需要两个人。一个人看孩子,另一个人去排队取药或者做其他事情。一个人带孩子看病,目前还是比较痛苦的。

当然,如果没有人陪伴也没关系,自己带好身份证、钱和病历本即可。如果需要报销,则不要忘记携带医保卡。现在大部分医院都采用医保卡和银行卡关联的收费方式。不要认为看病只是小概率事件,也不要怕麻烦,因为在看病的时候一点小小的麻烦都会被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感进一步放大。

患者是不是一定要来医院

有一些患者家属带上患者的片子和化验单就来看病,希望医生给出诊断和建议,其实这是不合适的。医生诊断水平再高,也不能代替面诊患者,所以首诊一定要带患者来医院。

但是有些复诊或者转诊的患者,以及确实不方便前来的患者,可以让家属带着片子找医生看一下。医生通过片子了解初步情况后,会告诉患者家属是否需要患者前来治疗。

普通号、专家号、专科门诊,如何选择

挂号要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1.初次就诊挂普通号

初次就诊不需要挂专家号。大多数情况下,西医是不会只凭主诉和症状就开始治疗的,基本都会参照生化指标和影像资料。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开的化验单没什么区别;如果要做检查的话,正规医院的实验室结果都是互相承认的。因此,患者可以先挂个普通号,做完检查后,再决定是否要到上级医院找专家诊疗。

因此,初次就诊时即便患者挂到知名专家的号,他能做的事情与一名主治医师(看普通号的医生)做的是一样的——为患者开具一系列化验检查申请单,嘱咐患者等检查结果出来以后再来复诊。

2.看疑难杂症挂专家号

一些患者的病确属疑难杂症,在多家医院就诊后仍然不能确诊。他们往往辗转多家医院,化验单、检查单、病历都是厚厚一叠,但病情仍然没有确诊。这时,患者就需要找主任医师甚至知名专家来看病,以便尽快确诊,但初次就诊还是要看普通门诊。

3.有慢性病挂专科门诊号

一些患有常见病、慢性病的患者可以考虑看专科门诊。现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专病专科门诊,如脂肪肝专病门诊、腹膜透析专病门诊、糖尿病门诊、盆底疾病门诊、高血压门诊等。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确诊的疾病名称,对号入座来挂号。

什么时段去看病比较便利

周一至周三是每周门诊患者最多的日子,其中周一或者长假后第一天人最多,周六、周日患者相对较少。

每天上午就诊的患者比下午多,一般上午9~10点看病的人比较集中,这跟大家的作息习惯有关系。

建议在医院相对不拥挤的时段预约挂号,从而避开就诊高峰期。

如果患者要在网上预约挂号,注意查看每家医院各自起挂的时间。打听好各家医院各个科室的放号规律,提前算好时间,通过手机挂号系统去挂就行。

如果是当天的化验单,医生都会帮忙解读;如果是隔日的检查结果,则需要再次挂号领取。

询问接诊医生在哪些网络平台上可以找到他,请他帮忙解读报告。那些收费的网络平台一般价格不贵,比起再挂一次号和坐车来回跑一趟医院,时间和金钱哪种划算,可自己评估选择。

看病时要跟医生说什么内容

患者就诊前要准备好检查结果、病历、就医卡、医保卡、身份证等。检查结果最好按时间顺序排列,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病情。然后梳理一下自己的情况,想一想如何快速准确地表述清楚:

(1)主要症状是什么?

(2)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最近是加重了,还是减轻了?

(3)做过什么检查?结果如何?

(4)吃过什么药物?做过什么治疗?效果如何?

刚来到诊室时,请一定先给医生留一些时间来输入患者的卡号,不要一进来就滔滔不绝地讲病情。医生在最开始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等他提问以后,患者再开始讲。

有些患者不会讲普通话,或者有些老人的听力不好,这都会造成与医生交流困难。请让会说普通话的家属陪同,这样会给正确和有效的诊治带来很大帮助。

关于收费、医疗保险的各项政策、各个化验场所和药房的位置,可以询问门诊护士,他们了解得更清楚,这样也可以节约患者和医生沟通的时间。

把想要了解的问题提前想清楚,甚至写在纸上,避免回过头来再去问。如果你再去问,很可能会引起其他患者的不满,也会让医生很为难。患者可以对照以下这些内容,来想一想自己的问题:

(1)我得了什么病?病因是什么?

(2)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3)是否需要手术?有什么风险?

(4)除了吃药,还需要做什么治疗?

(5)药吃多久,怎么吃,吃完之后怎么办?

(6)一般多长时间后病情会有好转?如果吃药后没有好转,需要怎么办?

(7)如果情况好转,需要来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再次就诊是否需要找同一个医生来看

同一个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更加了解,在治疗方案的制定上会有延续性,所以一般推荐固定找一个医生就诊。

但是,初次就诊的患者就没有必要那么纠结了。比如,第一次就诊的医生让拍片,拍完片子结果出来已经是第二天了,如果再等之前的医生可能要到下周了。这时候西医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那就是标准化。除非是疑难杂症,对于一般的检查结果,不同医生都会给出标准化的方案,所以不用担心。

99%的患者都是来看病的,无论态度如何,没有谁真心想和医生争吵;99%的医生也都是想治好病的,虽然不一定都能做到,但没有人想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医生和患者之间缺的是什么?也许就是多一些对彼此的了解吧。 wost2kBxXsm37bsj3xBh/qYJLMY4KXX4mSqMddhTwBzZo4Hq1RMkuBSloArgcjo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