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走出舒服区,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正是因为有着走出舒适区的精神和决心,以及面对失败和挫折时的坚持,我们才能看到华为人勇敢地奔赴炎热的沙漠国家、走进“寒冷”的亚欧分界线、踏入硝烟未尽的战地等条件极端恶劣的地方,谱写了华为人艰苦奋斗的华丽篇章。

华为在寻找机会的路上,不是坐在总部的办公室里舒舒服服地等待客户送上门来,而是哪里有需要就要到哪里去,不管这个地方的条件有多么艰苦。为了让华为人能够在舒适区外开拓天地,华为很注重对员工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从1997年开始,凡是进入华为的新员工都要进行为期半年的封闭式培训。这场军事化培训的实践,就是在考量新员工吃苦耐劳的精神。

丁超在华为SSD部门工作一年后,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做SSD的主管或转做S客户的客户经理。当时,华为与S客户的关系已经降至冰点,很多同事提醒他做客户经理这个职位,失败的可能性有80%,成功的机会只有20%,而主管的职位更加稳健。经过再三考虑,丁超还是选择了能够更好地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更贴近客户的客户经理职位。

接任客户经理后的头一个月,丁超在与客户联系方面就遇到了困难,客户既不接电话,又不肯面谈,连邮件也不回,客户CEO看见华为人就想赶他们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丁超仍坚持每两天拜访一次客户。他经常找基层客户聊天,出去喝茶、吃饭,慢慢熟络了,丁超逐渐从他们口中了解到客户CEO的相关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丁超慢慢掌握了与客户CEO沟通的方法和思路。

当时,正值巴塞罗那移动大会(以下简称“巴展”)即将召开,丁超坚持每天给客户CEO打电话并上门邀请他参加,想借此展示华为的实力。同时也请求中层客户在其面前帮帮忙。最终客户董事长和CEO同意和丁超一起去巴展,并探讨双方下一步的合作战略。在巴展上,华为又安排双方高层会谈,S客户超长期AR问题的解决出现了曙光。

经过3个多月几十轮谈判,华为与客户成功签署了债务重组方案。年底,S客户超长期AR实现了清零。这次问题的解决实现了双方共赢,并再次建立起双方的信任。事后,客户CEO多次正式发函对华为表示感谢。

华为人能够放弃相对舒适的职位,而选择更具挑战性的职位,是因为华为人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知道什么地方最需要自己。只想待在舒适区的人,在华为是干不出成绩的。正如任正非所说:“我们在主航道进攻,这是代表人类社会在突破,厚积还不一定能薄发,舒舒服服的怎么可能突破,其艰难性可想而知。不眠的硅谷,不是也彰显美国人的奋斗精神吗?这个突破就像奥运会金牌。我们现在跟奥运会竞技没有什么区别。”

华为在实践中证明,能够取得成就的人,都具备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能够踏踏实实地为公司奉献力量。任正非在他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对此深有体会,他曾对华为人说:“我和美国、欧洲公司的创始人在一起聊天,发现他们领导的文化也是艰苦的,真正想做将军的人,是要历经千辛万苦的。”

在客户需要华为人的地方工作,对他们来说未尝不是一种磨砺。在磨砺中,才能见真本事,华为人总是能在工作中艰苦奋斗,这是华为维持长久发展的重要原因。

曾经有一年,华为承接了西藏的一个项目,以满足西藏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华为项目组很多人是初次踏上这片土地,高原反应严重,加上拉萨天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在这样的条件下办公,对项目组来说是一种挑战。华为的有些竞争对手也是因为受不了这样的环境而不愿到这里来,但是华为人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的。

在项目交付期间,华为人忍受在没水、没电的房间里睡觉,在摄氏零下20多度的晚上安装设备。为了避免出现高原反应,不舒服时他们就抱着氧气袋吸几口,然后接着干。天气干燥嘴唇会裂开,他们就涂上厚厚的唇膏。

最终,华为项目组凭着惊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设备调试工作。连客户都不禁感到惊讶,并赞叹道:“华为人真能吃苦,办事效率真高!”

世界各地只要有需要华为人的地方,不管路途多么艰难,华为人都会想尽办法及时赶到。因为对他们来说,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有所付出,在需要自己的地方才能实现价值。总待在舒服区,人就会变得懒惰,得不到进步。 COgwb2I8d0zBspzPvpG10bTC53wSOf9nw3p45zVqKXxfvjWWJjRV0VC3G4u0VYh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