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西方两千五百余年的学术传统中,语文学家收集、编辑残缺的文本,还原其语言和历史语境,企图正确地解释和传达文本的意义,然后添加上自己的评论,并将它们传授给他们同时代的读者。没有语文学家的辛勤劳动,一切过去了的文献传统的辉煌一定早已灰飞烟灭。可以说,语文学家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古代文明的最重要的传人。正如哈佛大学古典学系的Ihor Sevcenko教授曾经说过的那样,“语文学是一个很窄的东西,然没有它其他一切均无可能(It is a narrow thing, but without it nothing else is possible)”。 [1]

不过,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语文学的传统在欧美学界受到了严重挑战,作为一门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语文学渐渐在欧美大学设置中淡出,或被重新定义为“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过去语文学家精心复原和重构古代文本之形式和意义的做法已成明日黄花,而“现代的”或“后现代的”文化学家们天马行空式的文本解读法(free-floating textual interpretation)却常常招来掌声一片。这种局面曾引起了有识者的警觉,早在1988年哈佛大学文学、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就曾召集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开会,就“何谓语文学?”展开讨论,探讨语文学于当下这个时代的意义。在以印刷物出现的文学作品不得不让位于电视、电影和音乐时,学者们必须解释清楚为何他们还放不下他们手边的书籍。而语文学标准的降低,就意味着知识的失落﹔如果学者们的表述无法令当代读者明白,他们从事的研究领域势必很快就会消亡。所以,回归和重兴“语文学”实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2] 20世纪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文学教授Hans Ulrich Gumbrecht先生深刻反省了“文化研究”的缺陷,强调语文学的问题、标准和方法于当今学界的重要性前所未有,所以,呼吁学术研究要回归“语文学的核心实践”(philological core exercises),以免失落思想的聚点。 [3]

与西方主流学术将语文学引导和演变为文化研究的趋向一致,大部分传统以语文学为主要研究方法的东方学学科受到了结合人文和社科研究的所谓“区域研究”(area studies)的挑战。例如,沙畹和伯希和等学者当年热衷的汉学或者“虏学”传统,现今受到了更关心中国现实的“中国研究”(Chinese Studies)的挑战。如果说传统的汉学是出于“学问之爱”,以弄清古典文本之本来意义为首要目的,那么晚近的中国研究则转变为从当今立场来解释过去,借古讽今,使历史为现实服务。相当一部分从事诸如中国研究一类的“区域研究”的学者们不再追求传统学问之博大、精深,而更多地关心自己如何在解释历史文本时发明新招术,以赢得学术名望和地位。而这种著述多为稻粱谋的做派还每每被美其名曰“职业主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自然更关心“宏大叙事”,而轻视入室的门槛既高、做起来又难的“语文学”了。

图0—3 Hans Ulrich Gumbrecht著作《语文学的权力:文本研究的活力》

可幸的是,世界上依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仍然坚守“语文学”这个阵地,坚信只有用“语文学”的方法来厘定和解释传到他们手中的文本,发现和理解“文本”的本来意义,这才是做学问的真谛。Steinkellner先生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位学者。他坚持用“语文学”方法解读梵、藏文佛教文献,对佛学和藏学研究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因为还有Steinkellner先生这样优秀的学者存在,当今之国际印藏佛学研究才依然坚持以“语文学”为主流学术传统。更可幸的是,Steinkellner先生对“语文学”的坚守,绝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爬不出象牙塔的冬烘先生,相反他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学术组织能力与他的学问一样出类拔萃。他坚持称自己是一名职业的语文学家(a philologist by profession),甚至不称自己是佛学家,或者藏学家,原因就在于他不但将语文学视作他做学问的方法,而且也将它作为处世立命的基本人生态度,他的成功或许就在于他将职业和人生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


[1] Jan Ziolkowski, “Introduction, ” What is Philology? , University Park: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 6.

[2] Jan Ziolkowski, What is Philology? , University Park: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 Hans Ulrich Gumbrecht, The Powers of Philology: Dynamics of Textual Scholarship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3. rC5nAlHko4jbLFpFLCdw4PTqJS6kP/ZfRzHlpLmvB0P3Svb/P//FbNWIwo9kIDP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