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思 |
![]() |
李白
燕草如碧丝 〔1〕 ,秦桑低绿枝 〔2〕 。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
这首诗写居住在秦地的少妇对在北方燕地远戍的丈夫的思念,以表现手法的细腻入微见长。“燕草”两句,赋中有兴。尤其“秦桑”,表地、表时、表女子身份,甚至还有“秦罗敷”的联想而表女子的婵娟美好。结尾二句,以无中生有地嗔责春风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忠贞之情,所谓“无理而妙”:“无理”指匪夷所思,“妙”指出人意表,故多为后代所引用。
〔1〕 燕:今河北、辽宁一带,古属燕国。
〔2〕 秦:今陕西一带,古属秦国。
你在燕北,春草刚绽出纤细的青芽;我秦中这里的桑树,早已是绿叶低亚。夫君啊,当你因春天的触动想起回家,我已在断肠的煎熬中捱过了太多的年华。我同春风从来没有过什么约会,它凭什么,竟敢侵入我的床帏?
![]() |
望岳 |
![]() |
杜甫
岱宗夫如何 〔1〕 ?齐鲁青未了 〔2〕 。
造化钟神秀 〔3〕 ,阴阳割昏晓 〔4〕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5〕 。
会当凌绝顶 〔6〕 ,一览众山小 〔7〕 。
这首诗是杜甫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漫游齐赵,经泰山远望而写下的,为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五言古诗。全篇紧扣“望”字,从望中之景到望中之情、望中之感,一气贯注。虽未登山,却将泰山的磅礴雄伟,从气势到神韵上都酣满推出,实可谓濡然大笔。
〔1〕 岱宗:东汉应劭《风俗通·山泽篇》:“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泰山在古代被尊为“五岳”之长,故称岱宗。 夫(fú)如何:它怎么样呢?夫,助词,在句中有“彼”的意思,指代岱宗。
〔2〕 齐鲁:齐鲁为春秋时代的两个诸侯国,均在今山东境内。齐在泰山之北,鲁在泰山之南。
〔3〕 造化:指天地和自然界的创造化育。 钟:聚集,集中。
〔4〕 阴阳:山北为阴,山南为阳。
〔5〕 决眦(zì):形容极力睁大眼睛向远处望去。决,睁大,裂开。眦,眼眶。
〔6〕 会当:终当,定当,表将然语气。
〔7〕 “一览”句:化用《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语意。
那泰山啊究竟是个什么样情形,横跨齐鲁大地,一片青翠望个不尽。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集于一身,山北山南,划分出如黄昏和早晨的不同幽明。一层层云气仿佛在胸间波荡涌生,睁裂了眼眶,才望见飞鸟归山的踪影。总有一天我会登上最高的巅顶,看群山低小,俯伏在泰山的脚下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