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陈振濂

经过了专业团队三年多的打磨、切磋和讨论,这部《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终于要出版面世了。作为课题牵头人,看着这部书稿,我真是感慨万端。

记得当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动员我牵头来投入“评价体系”的科研项目时,我是非常犹豫不决甚至持消极态度的。但在协会一方多次催促下,又逢其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组建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又成立了浙江大学文艺评论基地;新机构成立,总不能尸位素餐、无所事事;但过于平凡平庸平淡平常的话题又缺少挑战性,无法引出我们的研究激情。反复比较之下,终于下决心来做这样一件可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于是从2016年4月开始,组建写作班子,吸纳精英研究人才,确立主导思想,强调特定的“思辨式”研究方法,规划实施了三次撰稿编稿审稿会议,提纲挈领,反复辩难;又经过了三轮统稿、审读,才有了目前的这个样式。

之所以在当时会持消极态度,正是基于如下几点考虑:

(一)艺术评论或曰批评,每个艺术门类都有之而且天天都在发生。但除了文学、电影电视、戏剧评论领域,因为有国外引进的同类成果参照,又从新中国成立初即有源源不断的高校和专业机构人才培养机制,本土的评论活跃而成熟度高。相比之下,美术评论尚难说已经进入当代文艺评论第一梯队;书法评论则更是瞠乎其后,在一片尚不肥沃的土壤上,期望“评价体系”的成立与成形,当然尤难。作为一项验证,不属于我们这个课题的他者的前期成果,就评论而言已是可举者寥寥;而能作为比具体评论上升为综合“评价”者,更乏善可陈。至于“体系”,则仅仅处于最初级的发展起点上,印象中可能连一个初步的合逻辑的合理框架也拿不出来。

(二)书法评论界长期处于混乱状态,虽然已经有不少报纸杂志提供评论平台也近四十年,绝大多数的评论文章都在低水平层面上徘徊游移,即使有少数针对具体现象的就事论事的敏锐批评,也很难形成有宏观价值的综合“评价”。而且,这样有价值的思想闪光点,又被大量功利评论之人情“托儿”即作为交易的“红包评论”“关系评论”所淹没,完全丧失了评论(评价)必须拥有的精准针对性、现实批判性和独特的不可取代性。因此,大部分书法评论即使发表了也极少引人关注,也无法形成可以互相驳难的共同话题。若要从具体批评分析上升为规律探寻和原理归结,更是几乎完不成的目标。故而若要讨论“评价体系”这样层次的大命题,不得不承认基础和现状都非常不容乐观。

(三)评论和评价领域纯理论人才的严重匮乏,又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瓶颈。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书法史研究”依仗古代史、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的横向成果支撑,获得了长足进展。每次全国级或国际级的学术研讨会,入选获奖的90%以上都是书法史或文献考据题材的论文;作者大多是书法史研究的人才。而“书法哲学、美学”等学科性人才则如凤毛麟角百不一见。但评论和评价首先是一个思想和判断、思辨的过程。一个研究书法史的作者可以对史料文献烂熟于心,但却可能对一件具体的古代近代或当代作品完全没有审美判断力。此外,由于书法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的晚熟,也使得书法理论学者在学术研究基本功方面更倾向于史证,而对于书法作为艺术的哲学美学支撑不无陌生;落实到书法评论和评价上,大多还是低层次甚至是恍若隔世的古汉语思维,词不达意、浮泛华奢而不着边际的形容词和四字成语满天飞,全然没有自证和他证的思辨与逻辑力量。这样的层次,与文学、影视、戏剧甚至美术评论相比,完全是霄壤之别。

(四)书法的艺术意识独立既晚,而它的形式表现又太抽象。不像文学戏剧电影或美术,可以先从具象的情节、人物、剧本、图像等“讲故事”开始入手,寻找创作者与接受者、阅读者、观赏者在意义、事物上的认知立场的一致性;然后再逐渐深入去寻找艺术语言、艺术形式表现的更抽象层面的美感。但书法依托的是作为抽象符号的汉字系统,它在视觉艺术中并没有“故事”的出发点,无法从社会意义、情节、人物关系等较浅层次出发再由浅入深,而是从一起步就需要从中间层次(而不是初级层次)出发进行形式美的把握。这一点书法相似于音乐——倘若没有养成这样跳过初级直接从中级出发的能力,书法评价尤其是作品评论可以完全游移于外围不得要领。这使得再优秀的评价也难以丝丝入扣地对接于创作,而要在此中倡言构建评价体系,更是较其他艺术难上加难。

(五)由于书法作为艺术本身的符号性、抽象性,导致作品评论和行业行为评价的含糊性与不清晰性。汉字人人会写,把恶俗肆意哄抬为精品名作,颠倒黑白,肆无忌惮地指鹿为马,便成为过去书法评论中与生俱来无法摆脱的弊端。既然可以随意地罔顾事实,人人都想获得好评,于是正常的书法批评和切磋商讨便很难进行:发自肺腑的诚恳批评,会被当作恶意攻击;艺术审美问题极易变质为人品、社会品德问题而更易为别有用心的他者利用来达到其他目的。也即是说倘若没有清晰的书法评价游戏规则,谁也不愿意卷入是非漩涡中去自找麻烦。古人有“并世不论”之语,书法评论评的当然只能是“并世”:要论既难,要论好更难,要论还要有“体系”则是难上加难。

之所以要梳理出所有这些困难,是想证明我们这些课题接手者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不敢掉以轻心,不敢轻率应对。但我起初犹豫不决的困惑和畏难,在中国文联文艺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的热情鼓励、催促和拍板下,反而变成了我们有幸认真思考面对、并鼓起勇气希望努力去征服的学术目标。而正是因为梳理了这些不利因素,有了清醒的思想准备,要着手做这样一个课题的基本思路也慢慢清晰起来。比如,我对《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的定位,先明确它的研究方法必须是思辨的、逻辑的;而必然不是史料的、考据的。其次,在行文体裁选取时,强调“论证”居先,而不是“史述”居先。鉴于讨论“评价体系”的直接对应的人才缺乏,大学培养也是学史者占大多数,学美学者十不居一,学批评和评论者更是几乎没有;它已经导致了书法评论在整体上的学术含量最低,无法与史学美学的人才荟萃成果迭出的好势头并驾齐驱。又因为评论没有学科边界与门槛,稍会写文章的都可以转身写评论,这样含糊不清的人才特征和身份视角,再加上书法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的晚熟,当然就更不可能拥有一支公认的专业梯队了。

组建一个写作班子是当务之急,既然很难有专业搞评论的正统专业出身的人才,那么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人才库中,遴选一些笔耕勤奋、善于合作,又思想敏锐、有强有力的现实批判能力的学术骨干作为核心,包括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的成员们,还增加了一些专业媒体的主编、副主编和编辑部主任们,借助于他们在报刊媒体第一时间每天编稿见多识广又能及时接触到最新信息的高敏感度(这些正是研究书法评价体系时所必需的最重要要素),当然浙大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的同行们也在不同时段介入了这长达三年多的各项工作。

另一个当务之急是为这部评价体系在学术上定调定位。本来是不设框架,让参与编撰者通过自由讨论而确定。但在决定2016年7月召开第一次会议之前,我忽然意识到,像“评价体系”这样前人没有现成经验和写作模式的课题,如果事先毫无准备,必然会因众说纷纭思维散乱导致效率低下,无法聚焦到一个关键的学术点上来。于是在6月5日,我先初拟了一个大纲,分《评价》《评估》《评审》《评论》四大部分。《评判》是“是什么”,《评估》是“有什么”,《评审》是“怎么做”,《评论》是“怎么看”;每个大板块下各系若干子标题,直到章、节、目三级标题,最后甚至到段。其后,又在6月18日进一步加工细化,对每一章的论述范围、重点和关键词、定位定性再作了强调和提示,抛出这份作为初稿的大纲(章节目段)。在会上提出的问题是:一是如果根据这样的提纲由你来写,你准备怎么办?二是还有一个要求,是要求每一作者尽可能对我们已有大纲和所有子标题进行以自己角度的修改。亦即是逼着每一位作者先扮演大纲的批评家,横挑鼻子竖挑眼。如果会上来不及,一个月以后再提交汇总。目前看来,这一安排非常有效。首先是已有大纲作为基础,起到了一个定调的作用,不用担心把某一板块写成“书法史”或文献考证研究。一切都从“论”出发;从思辨出发;从逻辑演绎归纳、因果推理出发。其次是每位作者不仅仅只思考自己负责的一章,还要向其他章节出设想、提建议、作批评,一轮下来,评价体系大纲所涉及的每个角角落落,都无一“漏网”,像过筛子那样集体把全书内容都过了一遍,我相信所有参与者在现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只要用心,这几乎就是一次高水平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的专题研讨班。

这样的编撰研讨会即“专题研讨班”,我们从2016年至2018年总共开了三次。每一轮撰稿的阶段性成果一出来,就即时召开一次。讨论题目随着撰稿水平提升而逐渐深入,每位作者都在此中经历了一次思想洗礼和理论提升。即使是因为成长背景不同、课题关注面不同甚至写作表达能力高下差异,但共识还是越来越明晰,意向越来越集中。2018年冬,我抽出一个月时间把全稿通读了一过,那时还觉得有点乱,改得很吃力,还特地补写增加了《导论》一章,和“评审标准”中的五个层次的划分。今年1月,又对着清样读了一遍。全书就准备以这样的面貌公之于世了。

每一部著作,都会留下遗憾。《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也不例外。我们堪可自慰的是,作为第一部成规模的评价体系著作,即使还有不完美,但它总是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它可以提供给今天许多心存疑虑者以信心和希望,让他们有章可循。此外,关于实际操作色彩颇浓的“评审”板块,我们特意绕开了中国书协的国展评审具体程序和内容的介绍,只留了一个简单目录;但在评审标题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粗取精的过程中,强调每一等级艺术标准去取的详略、大小、形质、精神与物质、承传与独创性在不同层次所面对的不同侧重——它当然是可以作为具体书法评审过程设计的理论依据来进行调整的;但它又不仅仅是某一次具体评审过程的表达,而是有着普遍“学理”意义的。

2019年初,正当我们这部《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付印,并计划在北京举办新书发布会之时,北京又传来喜讯。由浙江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申请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当代书法评论人才培养”又获准审查通过。如是,这部新出炉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正可作为“国家艺术基金:当代书法评论人才培养”教学活动之现成教材。部分作者也就可以作为现成的培训班教师而实际担纲授课。这样良性循环的态势,让我们振奋不已。假以时日,通过著述、研讨、培训的反复循环,“当代书法评价体系”之能够形成这一时代独有的第一个“评论学派”,应当不是空虚的幻想。

希望《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能对目前书法艺术的兴旺发达有正面的推动作用;希望以此为契机,今后会有更多种类新的“书法评价体系”理论模型出现;希望中国书法评论与批评能更健康、更有序地发展。

2019年2月21日于北京大学博雅国际酒店 0MVUIAomPHekaa7LtRVSpMOIgR6F5SMo/C9yjyRM6LVPnysJAW+axKVZB3CYf55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