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书法批评作为“学科”

走向严肃认真的书法批评和评论,是当代书法的需要,也是古代近代书法批评史到今天的一个时代标志,而要使书法批评走向一个新的时代高度,才有了“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和实现。

一个理论“体系”的能否获得建立,肯定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检测指标。它的观念基础,它的层级配置,它的侧面分布,它的核心和外围的关系,它的制高点……这些都是检测的指标内容。有它,可以成为“体系”,没有则成奢谈,志大才疏,无以为学。但即使有了,也还有品质高下之分,换言之:有好的具备代表性的“体系”,也可能有平庸的“体系”。其中的区分,在于优秀的学术“体系”会面向未来,有指导作用;而平庸的“体系”则只关心已有的常识,只能成为约束自己行为和想象力的桎梏,不具有鲜活的生发力。

“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学术依托,是“书法学学科研究”。这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是书法评价体系的构建行为,必须依靠“学科”即整体的书法大学科背景的主导才能有希望成功。第二,是书法评价体系的自身构成本身,就应该是一个自足的“学科”形态。“体系”=“学科”:评价体系内部自有的学科体格和学科支撑力。

以“学科”建设为方法论,构成了我们探讨书法评判、评估、评审、评论的基本出发点。但需要说明的是,它首先不是一个个具体事例的展开,而首先表现为一种确立原则的过程。 FMjSvbhmhoacmVIsx2GW56VGmmpg2jm03+8393vVRf/X9OYGgcp7D6r9/UQpwAC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