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经历重大危机事件时,人会产生哪些应激反应
——心理应激反应及表现

(一)什么是重大危机事件

重大危机事件是超出我们正常的认知和经验范围的一个事件。

事件的发生超出了我们平时对于世界、对于安全、对于自己的可控力,与之前已有的经验都格格不入。

当产生巨大的认知失调时,人会有强烈的情感反应,例如震惊、愤怒、恐惧、悲伤甚至麻木等情绪。

在重大的危机当中,当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时,原来应对情绪调节的机能或者策略,已经完全没有办法去舒缓、调节这么强烈的情绪震荡,所以人会感受到失控。

当人没有办法用自己的意志力去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身体体验的时候,这种失控的感觉是一种极为强烈的创伤性体验。我们人大部分的安全感都是建立在控制感之上,而当人们失去了对于自己的控制,这种失控感其实是最深层次的一种恐惧危机的体验。

例如: 车祸、天灾人祸这样的创伤经历者,在之后描述自己在创伤、灾祸过程中的经历的时候,都会说:“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了,我就动不了。不知道。一点都不想哭,我就想让自己赶紧停下来,但是我眼泪就是止不住。”“其实当时我想要让自己冷静下来,我想要赶紧想出一个应对的方法,可是我的心跳就是那么快,我的呼吸就是那么急促,我也没有办法去让自己冷静下来。”

(二)常见的危机应激反应种类

(1)战(fight):想要解决问题,很激烈地表达情绪。

(2)逃(flee):想要离开,去避免危险,想要往后逃避。

(3)僵(freeze):不知道该怎么办,身体完全不会动了,完全没有情绪体验,好像跟外界全部隔离了。

(三)常见的危机应激反应的表现

从认知、生理、情绪、社会行为四方面来看,战、逃、僵这些常见的危机应激反应是什么样子。

1.认知反应

困惑,难以接受。 这是认知失调最明显的一个征兆。因为这和我们原有对于世界的所有体验是完全不同的。而人在认知失调之后,自信心就会遭受极大地打击,所以我们经常会感到难以做决策,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且会经常觉得自己同时应该做很多的事情,但是一件都做不好。

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集中是一种我们在心理功能稳定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计划的能力。而且我们觉得自己可以在一段时间里面只专注一件事情,这样我们还可以保持较高水平的安全感。可是当我们的安全感已经完全消失的时候,常常会处于一种极度的惊慌状态,而我们已经不再相信我们一次可以做一件事情。我们总是会有这种因为极度的焦虑而引发的紧迫感:“我必须要马上解决所有的危机,我才可以安全。”

闪回 。人在脑子里不由自主地回想创伤性的画面。

例如: 在疫情的危机下,这可能会发生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身上,他们会一下看到很多生死别离的场景,或者说病毒带来的一个人生理上巨大的改变和损伤。这些很直观的,甚至是血淋淋的,或者说是非常具有冲击性的画面,对于我们常人来讲是很难去消化的,而且需要很长时间去慢慢淡化它的影响。可是对于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讲,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了很多这样子的刺激场景。那么他们的心理无法消化这些的一个副作用,就是闪回。人在自己的脑子里面开始不由自主地回放这种创伤性的画面、生命逝去的画面,或者人因为病毒感染而突然造成的生理上的病变,这样的画面会不停地闪回,而且并不是医护人员他自己想要去回想,往往是他不想去回想,可是他却停不住。

当我们处于一种战斗状态时,可能会出现 认知增强 。比如说我们可能会非常有决心:“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或突然之间可能出现一次短时间的认知敏捷,就会发现突然脑子特别清醒,也比原来更有勇气。

例如: 之前有报道说,在一次车祸当中,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马上要被车撞到的时候,她一个箭步冲过去把孩子抱起来。人在平时看到车冲过来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要去躲。而在当下,当那个母亲有巨大的决心要去保护孩子的时候,她反而是迎着困难、迎着危险而上,所以这是一个认知增强的结果。

认知增强的副作用—— 透支 。所有的认知增强,其实都是一种“贷款”、透支。它透支的是人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功能,所以在危机之后,比如当救下了自己孩子的母亲在肇事车辆停下以后,当她能够确认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已经安全了以后,往往会双腿一软,瘫在了地上,或者突然一下就晕倒了,或者突然一下就大哭起来。为什么?因为在那短短的时间里面,她透支了自己几乎所有的认知资源。

例如: 在疫情中,一线的医护人员可能会经历好几轮的认知增强。医护人员因为工作的要求会有一次突然的认知增强,可是他们的工作又是高强度的,而且持续时间很长,因此没有给他的认知或者心理功能充电的机会,它们一直在被透支。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功能,致使他们后面会产生疲倦,或者出现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的症状。

2.生理反应

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危机的应激反应很像我们俗称的惊恐发作。比如我们心跳得非常快,出汗,肌肉痉挛,睡眠会受到影响。哪怕是我们感觉到极度的疲劳,但是我们会觉得脑子里面的想法就像是脱缰的野马,或者说是脱轨的火车,在一路奔驰。我们很难真正地让自己的大脑平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或者有人会感觉到肠胃不适,老是想拉肚子。

也可能会有一个短时期的生理功能增强,比如说在短期内,突然出现的精力旺盛的情况,会突然一下变得特别有力气,就像我刚才说的把自己孩子一下抱起来,尽管孩子平时都很重,妈妈可能已经抱不动了,但在那一瞬间,那个妈妈一下子变成大力士,把她的孩子抱起来。

3.情绪反应

震惊或者麻木 。麻木在某种程度上是过度震惊。当情绪激荡已经到了一种无法接受的程度的时候,人们经常会有一种好像自己脱离自己身体的抽离感,好像自己和情绪已经没有办法建立一种完全的、百分之百的联结。这就是所说的麻木。

愤怒 。危机往往会带走对我们而言很重要的东西,比如我们的安全感、控制感,那么当我们感受到挫折的时候,就会产生愤怒。

例如: 在疫情初期,网上关于疫情的一个消息,不管它是正面消息还是负面消息,在相关的微博下面经常都会有吵架的声音,而且吵架的楼会特别长。为什么?因为面对疫情,我们都有很多的愤怒,我们需要有个宣泄的途径。

恐惧和焦虑 。因为感受巨大的认知失调,致使我们对于自己的未来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当我们感受到很多的不确定感的时候,我们的焦虑和恐惧会在脑中不停地填补空白。怎么填补?就是会想象所有最可怕的情况。

例如: 处于疫区的医护人员或者人们,在疫情发展的初期,因为谁也没有办法给在一线的人打包票,说明天会是什么样子的?后天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月后一定会是什么样子的?而面对疫情本身就已经非常可怕的这样一个现实状况,我们的焦虑和恐惧往往会使我们把有可能面对的未来想象成是最可怕的。

易怒。 易怒表现在,可能原来不会让自己有这么愤怒和这么多感慨的事情,但现在可能一件很小的事情,突然就会引起自己强烈的愤怒情绪。

哀痛、无助

例如: 在这次疫情中,因为我们每天都会看到死亡的病例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工作人员也在牺牲。但是当我们感受到、见证到这些牺牲的时候,我们又会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会有一种无助感。

正性的情绪体验 。比如感觉到很坚定,认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去做;另外还有感觉到很团结。

例如: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网上很流行的一句话是:“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大家能感觉到自己和社会,或者说自己和一群人突然因为一种大家共同拥有的坚定而走到了一起,那种团结感和联结感是一种正向的、具有保护作用的情绪体验。

4.社会行为反应

离群索居、孤僻,减少和他人的交流 。这是最常见的社会反应。

例如: 在类似新冠肺炎的疫情当中,这种反应又是很明显的。因为疫情要求大家隔离,在隔离的状态下,人和其他的个体进行交流的时间或者机会就被大大地缩水。而我们前线的医护人员,很多的时候,他们面临的就是和自己家人的隔离。

人际冲突 。人们因为易怒,或者因为急于想要去找到一个宣泄自己愤怒的出口,或者想要去找到是谁要为这样的一个遭遇来负责,这时就会造成人际的冲突。

例如: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线的医护人员面临很久都没有办法回家的难题,甚至还会出现那种医护人员想要回家,但是他所住的小区不让他进的状况,这样的报道让人很愤慨。

酗酒或者物质滥用 。物质滥用中的“物质”其实包括食物、糖、酒精,还有一些其他的药品,会比较快速地给人带来一种情绪上的安抚感。

大家很常见的一个例子就是你特别激动、焦虑、难过的时候,你会想要吃什么样的食物?是想要吃生菜沙拉吗?是想要吃很健康的燕麦粥吗?绝对不会。你心里想的是什么?奶茶、火锅、炸鸡,这种有强烈的刺激、能带来强烈的生理体验的食物。这样的物质还包括酒精、烟、咖啡,可以给人提供一种快速且高效的情绪疏解。

总体功能降低 。当人长期处于一个透支过程中的时候,我们人的总体功能,肯定会相应地下降。其实很多的时候,所谓的正向的认知增强、正向的情绪体验、正向的生理功能增强,都是人在各方面心理能量的一种透支。

例如: 坚守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哪怕他特别想要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但是他的工作状态也不可能和他灾前的工作状态有可比性。

正向的社会反应 。人会感觉到一种想要和别人团结起来,并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的需求。

例如: 在当前的灾难下有很多人捐款、捐物,人们会特别地崇敬那些捐了很多钱或者组织捐款的公众人物。因为我们需要有那种我不是孤独的、我不是一个人的联结感,并且希望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 AQkWwITWAxYY8MgLq3djJPhK7e8RK2JZ+s5SGUjIhuN/JZEo4Srwq6ixeMBXy+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