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1.4 / 评价信息

表达某一情况或现象的好坏

跟记述信息相反,评价信息表现出情况或现象的好坏。例如:

“这个宝特瓶 真漂亮 。”

“东京铁塔是一座 美丽的高塔 。”

“T 公司为 优良企业 。”

这些都属于评价信息,都强调表现出“好”的意思。当然,也有信息表现出“坏”的意思。接着来看下面几个信息:

“这个宝特瓶因为很耐用,所以是好的宝特瓶。”

“东京铁塔的设计感很棒。”

“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T 公司是家优良企业。”

这些也都是评价性很强的信息。每一则都 包含了某种好坏的判断 。但是,耐用、设计感、社会责任等,都是传递者针对被评价对象的某个方面所做出的评价,就被评价对象本身来说,这个观点的说服力较薄弱。

我说“记述”信息,让你以为在“评价”

那么,“这个宝特瓶的 耐用度高 ”这句话呢?

拿这句话跟“这个宝特瓶 很耐用 ”比较起来,“耐用度高”为记述信息。为什么呢?因为耐用度“高”这个用语本身,并没有清楚包含好坏的判断。不过麻烦在于,当你说它耐用度“高”时,信息接收者常常会理解为:所以,它比“耐用度低”的宝特瓶还要“好”。

但是,如果这个宝特瓶是待掩埋的废弃物,解读便完全相反了,因为“耐用度高”的宝特瓶较难分解,所以反而是“耐用度低”的宝特瓶比较“好”。换句话说,“耐用度高”并非在所有条件下都是“好”的,因此“这个宝特瓶的耐用度高”属于记述信息。

同样,“东京铁塔的设计感 很棒 ”这句话中,传递者已经表示出对于设计感优劣的判断,所以是评价信息。

不过,如果是“东京铁塔具有 高度 的设计感”这句话,就属于记述信息了。只不过,在某种默契之下,这句话一样容易被接收者解读为:因为有高度设计感,所以“好”。可是,就信息本身而言,它是属于记述性的。因此,我们要先排除传递者的意图与接收者的理解,再来判断信息。

测量结果并非评价,却有暗示效果

诚如各位所理解的,评价信息会清楚地表现出被评价事物的优劣或好坏。不过,在非专业的、日常生活的场合里,你会发现有些句子明明没有带入优劣好坏的判断,却表达出“评价”的意思。例如,某家企业的员工将测量某种机械的效能数据,传达出评价的意图。(如这部引擎的功率有 250 马力)

然而,在展现逻辑表现力时,纯粹的测量工作并不能称为评价。虽然把测量出来的数值跟某一基准值做比较,确实可以判断出机械的优劣。但是, 最好不要把测量本身(即记述信息)和评价混在一起 。因此,“这部引擎的功率有 250 马力”这句话,本身就是记述信息。如果你加上“所以是一部性能很好的引擎”,它才算是评价信息。

利用评价条目和标准,让你自动做出好评价

接下来,我们将记述信息与评价信息的传递方式,加上传递者的意图与接收者的理解,来进行考察。如同前面对于“很高”和“很棒”的探讨,我们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记述信息读取成评价信息;或者反过来,认为自己传递的是评价信息,结果却是记述信息。在这种情况里,记述与评价之间,存在着连接二者的 评价条目 评价标准 。如果把记述信息当作“根据”,把评价信息当作“结论”,那么其中就会出现把根据与结论连接起来的 评价条目 评价标准

举例来说,假设我们把前面提过的一则记述信息“这部引擎的功率有 250 马力”,解读为有评价意味的信息“这是一部很棒的引擎”,那么这其中存在着 根植于我们内心价值观中的评价条目 “引擎性能的好坏由功率决定”,以及 评价标准 “250 马力的功率算是非常高的,足以被评价为一部好引擎”。

接下来,举例来说,假使从“这辆车是限量生产的 125 辆当中的一辆”的记述信息中,我们读取出评价信息:“这辆车很有价值。”这是因为在我们价值观中根植着评价条目“生产台数”,以及评价标准“总生产台数只有 125 台,因此可以认定它的稀有价值”。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接收者能快点做出评价,换句话说,希望 让他自己推论出具有说服力的评价信息 ,那么我们只要配合对方价值观中的评价条目和评价标准,传递出记述信息,就能够有效地达到目的(让他自己做出好评价)。关于这一点,我将在第三章和第七章中做详细解析。 k1Ns6aFLMhUBkQWyoPkzpbg6syykvHGtlbMN7Obp1i8vugiehGSuLsJQ+FgOApk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