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都江堰水清又长

都江堰水流淌了两千多年。在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省汶川地震中,它保持了其特有的镇定和优美,一如既往地流向田野、城市,流向地震灾区,流向每一位受灾和救灾人的心田。

这是一渠清甜的水。它从高山走来,经历过天灾人祸的考验和磨炼,经历了大江大河、大浪淘沙的洗礼,经历了飞沙堰、溢洪道的科技检验和冲波逆折。它犹如甘露玉琼,犹如圣洁的母乳,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哺育了祖祖辈辈的黎民百姓。

这是一泓美丽的水。它的美是来自自然的美,也是来自科学的美。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它就经年奔走、昼夜流淌,从不歇息,从不懈怠,始终默默地奉献。有人认为,都江堰的水里有太阳与冰雪的爱恋,有文化与科技的结晶,有自然与社会的温情。

无论是在大灾之中还是在大灾之后,都江堰的水始终在平静地流淌着,这是灾区人民真正的幸事,这也是铭刻在都江堰丰碑上的又一壮丽篇章。它不仅保证了灾区人民正常的用水,它还给予了灾区人民心灵的慰藉,给予了人民战胜灾害的勇气。

都江堰市里的医院和学校虽然倒了,都江堰边人们瞻仰的李冰父子的塑像和二王庙虽然倒了,青城山上的道观虽然也倒了,但流淌了两千多年长江水的都江堰没有倒,不仅没有倒,而且毫发未损,像一条巨龙一样守卫在岷山、岷江之畔。

这难道仅仅是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奇迹吗?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中华民族尊重自然的精神;凝聚着两千多年来炎黄子孙们治水治害的智慧和力量。

《史记》曾记载,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饮水思源,我们不能不想到都江堰的创建人李冰父子。

李冰,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守,执政理念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创建都江堰是为了“兴利除弊”的治水需要,不是为了自己的政绩需要;治水理念是“乘势利导,因地制宜”。作为封建制度时期的地方行政长官,李冰父子身先士卒、亲临工地一线和工程技术人员甚至是施工的农民研究技术创新,从而创造了“无坝引水”“宝瓶口引水”“鱼嘴分水”等一系列水利建设史上的神话,还建立了“深淘滩、低作堰”“岁必一修”“遇难弯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原则,至今仍为后人所坚持并惊叹不已。

我是带着百分之二百的敬仰之心,在地震的前一周,瞻仰了李冰父子的塑像和二王庙,观赏了都江堰的神采,同时,我想进一步考查论证出李冰的籍贯。因《史记》称其“籍贯不详”,所以至今世人都无法知道李冰的籍贯信息。这真是极大的遗憾!在我的家乡有李冰是安徽舒城人的说法和记载,所以我对李冰父子又多了许多的崇敬。

其实,后人真应该考查出李冰的籍贯,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李冰的伟大人格和思想是有帮助的。如果李冰是千里迢迢或是遭贬谪来到当时尚属荒蛮的蜀地,第一件关心的事是人民的疾苦和灾难,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治水兴利、求田问舍,这是何等的高尚和伟大。李冰父子当时不会想到都江堰会成为伟大的工程,也不会想到都江堰会成为举世闻名的胜景。他们只想到:工程要为民服务、为民造福;工程要牢固不破、经久不坏;工程不能破坏自然、破坏环境。这些对我们现今灾后重建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历史上像李冰父子那样为民兴修水利的官员是很多的。比较有名的是白居易修建的“西湖白堤”和苏东坡修建的“西湖苏堤”,因为他们都有一个“为民建造”的宗旨及“千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追求,所以他们的“杰作”千百年来不仅一直有使用价值,还有世上无与伦比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其具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价值。因此,每当我们满怀豪情欣赏祖国各地的人文景观的时候,我们真需要去了解其中的人,了解这些人的历史作用和价值,以及给予我们的教育。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不论是受灾的人,还是救灾的人,不论是心系灾区的人,还是奉献爱心的人,都是有了那“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思念,才使我们的心连着心。 l3nlP7JO8yMbzpQgR4N3W1Dlfe0DhpUp50W5E8y4+GNrqZRcxnBfeqToP2MK+e7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