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含有多种免疫物质,可以满足6个月以内婴儿的营养需要。随着婴儿的长大,母乳渐渐不能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需要,需开始为4~6个月的婴儿添加辅食,以便为婴儿供给充足的营养。适当添加辅食有利于婴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断奶做准备。
当婴儿长到一定的月龄时,母乳已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就应适当地为婴儿添加辅食。
适时添加辅食,有利于充分调动婴儿的生长潜能,促进语言的发展和肠道发育。
4~6个月是辅食添加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正是婴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期。适时添加辅食可防止婴儿贫血,减少贫血的发病率。但是,过早添加辅食易引起婴儿腹泻或过敏性湿疹等疾病;过晚添加辅食,婴儿容易拒绝吃某些食物,导致挑食、偏食,引起营养不良。
添加辅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由少量到多量,由细到粗,由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固体和固体食物,由一种到多种,每种食物尝试3~5 天。注意观察有无食物过敏或不耐受现象,比如腹泻、便秘、呕吐、皮疹等其他异常反应。如果婴儿食用某种食物后有异常反应,家长则应停止添加这种食物。
第一口辅食应为高铁米粉,待婴儿能够接受米粉后,可逐渐为婴儿添加菜泥、果泥、肉泥、蛋黄等。
辅食喂养时间为每次喂奶前,而不是两次喂奶之间,先喂辅食,后喂奶,一次吃饱,杜绝少食多餐。妈妈一定要牢记,不要给婴儿吃太多辅食,1 岁以内的婴儿还是应该以奶为主食,否则,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一旦给婴儿添加辅食,婴儿大便的形状和颜色就会有所变化。吃辅食后,正常婴儿的大便要比吃母乳或奶粉时臭,放屁也有臭味,大便具有一定的形状,稍微掺杂颗粒,呈黄色泥糊状。还有一些婴儿可能接连几天拉稀便,这表明婴儿正在逐渐适应新的食物。一般适应几天后,婴儿大便形状就会恢复正常。如果添加辅食几天后,婴儿大便次数仍很频繁,甚至腹泻,但只要婴儿精神好,不发烧,尿量正常,一般没有什么大问题,此时妈妈要先停喂此种食物。
一些4~6个月的婴儿会拒绝食用某种食物。以下方法可使婴儿容易接受辅食。
1 母乳是婴儿接受辅食的桥梁。 可以将辅食与母乳混合后食用。婴儿吃用母乳调制的辅食时,明显比吃用水调制的辅食多,并有喜欢的表现,如当小匙与婴儿有一定的距离时,婴儿就顺从地张嘴接受喂食。
2 让婴儿反复接触某种食物。 研究显示,反复接触某种食物,能够提高婴儿对该种食物的接受程度。因此,当婴儿拒绝某种食物时,父母应坚持多次尝试,而不应该就此放弃。
3 同时接触不同口味的某种新食物。 为了提高配方奶粉喂养儿对新食物的接受程度,可为其提供不同口味的某种新食物。
适时添加辅食有助于婴儿正常的生长发育。下面介绍几种辅食的做法,以供家长参考。
1 菜泥: 取新鲜蔬菜,洗净,用开水焯,切碎,放入研磨碗或辅食机中,制成泥状,放在米粉或其他食物中混合食用。
2 果泥: 将苹果、香蕉等去皮,用小匙刮成细末,可直接给婴儿喂食。
3 菜蛋(或肝、肉)粥: 在已煮烂的粥或面片中撒入调好的生鸡蛋(或肝末、肉末),开锅后加入菜泥,做成菜蛋粥(或菜肝粥、菜肉粥)。
4 枣泥粥: 将枣洗净煮熟,去皮核,压成泥,加入粥中即成。
5 鱼粥: 将鱼肉去刺后压碎成泥,加入粥中煮熟即成。
辅食的烹调制作方法,应采取既能提高食物的色、香、味,增进婴儿食欲,又不使食物中营养素损失的方法。如在给婴儿熬制米粥时,首先,不要将米淘洗过长时间,这样可以防止一部分水溶性维生素流失;其次,熬粥时不要加碱,因为某些维生素遇到碱时就会被破坏掉。为了避免水溶性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成分随蒸气挥发掉,熬粥时要把锅盖盖严,熬煮好后稍闷片刻再揭盖盛粥。
蔬菜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处理各种蔬菜时,要趁新鲜将蔬菜洗好、切碎,不要放置过久,以防维生素流失。由于肉类、鱼类等动物性食物比蔬菜难消化,在烹调时要烧熟、烧透,但在烧熟、烧透的前提下,又要尽可能地保留其中的营养素。
在制作辅食时,不要放味精、盐等其他调味品。
研究发现,婴儿在3~6个月唾液腺发育完全时,才能分泌足够的淀粉酶以消化淀粉类食物。过早、过多地给婴儿添加淀粉类食物,会导致婴儿消化、吸收不良,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另外,吃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容易导致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形成“泥膏样”虚胖体质,影响生长发育。
不宜给婴儿吃的食物包括:
1 呈颗粒状的食物,如黄豆、花生米、瓜子等,因为这类食物不易被消化,也容易呛入婴儿气管,造成呼吸道梗阻,危及婴儿生命。
2 带刺、带壳、未剔骨的食物,如带刺的鱼、带壳的虾,以及带骨头的肉等,都不能让婴儿独自吃。
3 含粗纤维的蔬菜,如芹菜、荠菜、金针菜等,应将这些食物切碎后再给婴儿吃,否则婴儿不易消化。洋葱、萝卜、豆类等食物易引起腹胀,婴儿慎食。
4 不宜给婴儿吃油炸、甜腻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易被消化,且油炸食物的脂肪含量高,婴儿食用后有饱腹感,易影响食欲。另外,用油炸食物时,高温会破坏食物中的部分营养素,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5 忌让婴儿饮用刺激性的饮料,如酒、咖啡、浓茶等。如果婴儿饮用这些饮料,易不安、兴奋,甚至危及生命。
添加辅食就是为以后的断奶做准备,其目的是设法让婴儿习惯母乳以外的食物。
辅食添加顺利,有助于以后的断奶。
婴儿断奶的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宝宝满1周岁后,辅食吃得好,吃母乳量较少,生长发育正常,可以考虑断奶。
另外,还要帮助宝宝提前做好断奶的心理准备:
1 让宝宝除了妈妈之外,有另外的依恋对象,如姥姥、奶奶、保姆等。妈妈可时常在白天离开宝宝一段时间,这样可降低断奶时宝宝“恋奶”及“恋母”的程度,减少吸吮手指、咬被角等断奶引发的行为问题。
2 让宝宝学会理解“不”的概念,不要不加选择地满足宝宝的所有要求。这样,宝宝能比较容易地接受断奶这件事。
断奶时孩子要不要与妈妈“隔离”,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辅食吃得好,没有过分“恋奶”,断奶时,孩子可不必离开妈妈。
断奶之前,可少量添加一些婴儿配方奶粉,让宝宝适应奶嘴及奶粉的口味,有利于断奶前后饮食的衔接。如果宝宝在断奶前拒绝喝奶粉也没关系,有的宝宝一旦断奶就立即喝奶粉。
最后,由于一些宝宝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接受奶粉,因此,妈妈要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宝宝。断奶后,要注意宝宝的营养搭配,饮食均衡。
主食以谷类为主。 像米粥、面条、米饭、玉米粥等食物都适合宝宝进食。除了主食以外,每天可适当给宝宝添加一些点心,如蛋糕、饼干等。另外,可以把水果切成小块,或者做成果汁、果泥等。
多吃蔬菜。 蔬菜的制作要做到软烂,特别是富含纤维的蔬菜,一定要剁碎,方便宝宝咀嚼。饭菜要色、香、味俱全,以提高宝宝的进食兴趣。尽量不要放调味品。宝宝一岁以后可以食用调味品。
少吃多餐。 宝宝的胃很小,对热量和营养的需求量却很大。如果宝宝一餐吃得太多,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营养吸收不好。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每天吃5~6餐。
及时补充蛋白质和钙。 由于蛋白质是宝宝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来源,因此断奶后可以每天给宝宝补充适量的配方奶粉,保障供应充足的蛋白质。此外,还要给宝宝多吃鱼、肉、蛋等。确保食物品种丰富多样,提高宝宝的进食欲望,均衡营养。
过度喂养是指给予婴儿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素超过婴儿机体保持代谢稳态的需要。
如果母亲认为孩子吃得多有益健康,就易导致过度喂养。她们会让婴儿尽量多吃,或者把配方奶粉配制得比正常的浓度高。
婴儿具有调节能量摄入的本能,但这种本能更多地体现在母乳喂养上。对于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进食的多少基本取决于喂养人对婴儿应摄入奶量的判断。配方奶配制的浓度过高会导致婴儿体内细胞外液呈现高涨状态,细胞内液减少,婴儿随之出现慢性口渴,而慢性口渴又可导致喂奶次数增加,最终导致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易导致消化、吸收不良。 过度喂养会加重婴儿消化器官的工作负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主要表现为大量吐奶,容易腹泻,最终导致婴儿肠道菌群失调。长期如此,婴儿的脾胃可能越来越差。
过度喂养易损伤大脑。 为消化过多的食物,有限的血液和氧气聚集到消化道,脑细胞会因此暂时缺血。所以婴儿吃得越多,胃肠道需要的血液越多,脑供血越少,越容易疲劳,损伤大脑。
过度喂养可致肥胖。 如果婴儿长期过度进食,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容易刺激细胞增殖,最终导致肥胖。
过度喂养可提高婴儿的患病率。 过度喂养会提高婴儿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的概率。
母亲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亲自哺喂婴儿时,如患肝炎、活动性结核病等,就只能用配方奶或其他代乳品来哺喂婴儿,这就是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时,首先要选择优质配方奶粉或其他代乳品。配方奶粉或其他代乳品的量和浓度均应根据婴儿的月龄、体重来决定,并根据婴儿食量及时调整,以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还应注意喂养时间及方式。
喂奶时母亲可将婴儿抱在膝上,取半卧位,婴儿的头枕于母亲一侧肘部,母亲另一手持奶瓶,一定要使奶嘴充满乳汁,以免婴儿吸入空气。每次喂完奶后,应将婴儿竖直抱起,拍背,让婴儿打嗝。每次喂奶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奶的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以奶汁滴到大人手臂内侧感到不冷也不热为宜。
儿童强化食品是指额外添加了儿童易缺乏的营养素的食品,如高铁、高锌米粉,AD钙奶,等等,有利于婴儿补充易缺乏的营养素。如果有条件,提倡给孩子食用儿童强化食品,但应注意不要重复食用含相同强化成分的食品,也不可过量食用强化食品,以免引起某种营养素过量或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