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控制的警告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这样一种观念:“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根据这种观念,只要你有什么事没做成,就会指向一种危险而必然的推论:你还不够努力。人与人之间,从天生的才能大小到大脑运作水平的高低,都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加工速度、记忆能力和压力耐受性。你在全力以赴之后,还是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完全可能的。真正的重点问题是,你会如何面对与处理这些挫折?你认为能用挫折来评判你的价值吗?你有没有另辟蹊径来解决问题?你是否能够坦然接受挫折,索性再换个目标?

奈德发现,尤其是在大学招生这件事上,这种对挫折的认识表现得淋漓尽致。要是按照纯粹的选拔精英的路子来招生,既容易招惹麻烦,又不太现实。诚然,大学很重视严谨的学术训练,但大多数学校还是会有一些特殊的招生政策,比如优先招收优秀校友的子女和体育明星,或者结合社会经济条件、地理、民族、移民等条件,通过有选择性的招生来保障学生的多样性。哈佛大学完全可以往新生班级里塞满来自马萨诸塞州的富裕白人学生,他们的GPA分数能达到4.0分,SAT分数则可以超过1400分,但哈佛大学并没有这么做。这么说来,倘若有人没被他们最心仪的大学录取,这是否就意味着他们还不够努力?当然不是这样的。有太多的因素你控制不了,比如当年这所学校所有申请人的综合情况如何,或者招生代表当天是不是心情不好,或是他已经看了太多份申请,而一个毕业自艾奥瓦州的私立学校,拥有跆拳道黑带,还会说俄语的孩子实在提不起他的兴趣。当我们完全靠着自己打拼,并且深信不疑自己能掌控住这根本就不可控的局面时,我们就把自己逼进了一种危险的境地。

这本书的主要目标,一是帮助父母辅助自己的孩子提升压力耐受性,让他们培养这种能在压力情况下保持良好表现的能力;二是要让父母了解到,与其让孩子积累与承担压力,倒不如直接让他们甩开压力。压力耐受性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成功都有高度的相关性,我们要挑战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压垮他们,我们要在不让他们伤筋动骨的前提下,保障他们的成长。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体验一些正向压力,也能经历一些可承受压力,但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同时给孩子提供恰当的支持。我们想助力他们的大脑越来越强,因此也就需要大量的支持和足够的空间。以上所说的种种,归根结底还是回归到了控制感上。在下一章里,我们会进一步阐释这对于为人父母的你到底意味着什么,同时,我们也会鼓励你成为孩子的顾问,而非他的老板或经理人。 o7oxi6nLv5MITPqUNHUIcCeRNGq3KZbfuYDJdsvc2s/AjgvbHwTvVRi+vy91XJD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