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以一个简单的温度转换VI为例来介绍创建VI的步骤。
【 例 1-1】 要求:实现将摄氏温度转换为华氏温度的功能,并在前面板显示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
操作步骤如下。
1)用鼠标双击计算机桌面上的LabVIEW图标,打开LabVIEW。
2)在启动界面里面选择选择左侧“新建”下的“VI”,新建一个VI。
3)在前面板上放置数值输入控件,用来输入待转换的摄氏温度;放置数值显示控件,用来显示转换结果。
①展开“新式”面板,选择其中的“数值控件”,展开数值控件面板。分别选择数值输入控件和数值输出控件,放在前面板上,为了形象起见,再放一个“温度计”,用来指示华氏温度。
②用鼠标双击数值输入控件上面的文本“数值1”,将其修改为“摄氏温度C”,用同样方法把数值输出控件文本修改为“华氏温度F”,把温度计的量程更改为“-50~200”。
③打开菜单栏中的“文件”,在下拉菜单中选择“保存”,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将程序命名为“Convert C to F”,此时在标题栏中就会显示“Convert C to F.vi前面板”。
4)在程序框图中实现转换功能,即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
①从前面板切换至程序框图,然后打开函数选板,选择“编程”→“数值”,展开“数值面板”,选择其中的“乘”、“加”两个函数,放置在程序框图窗口内。
②把所有元件连接起来。
③在乘法和加法的输入端各有一个空闲的连接点,需加一个常数。把鼠标移动到空闲的连接点上,单击鼠标右键,出现一个快捷菜单,选择“创建→常量”(如图1-25所示),然后输入数值即可。
5)编辑图标/连线板。
①在图标/连线板上用鼠标右键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编辑图标”,在图标上绘“CtoF”文字。
②在前面板图标/连线板处用鼠标右键单击,打开连线板,在连线板上用鼠标右键单击选择端口模式。由于该VI中有一个输入变量和一个输出变量,所以选择端口的数目为两个的模式即可。用鼠标单击连线板左侧矩形框,然后再单击“摄氏温度℃”控件,就完成了输入端的链接。用同样方法,把输出端子与“华氏温度F”连接起来。编辑好的连接器如图1-26所示。
图1-25 创建→常量
图1-26 编辑好的连接器
6)完成程序框图编写后,保存程序为“Convert C to F.vi”,然后切换到前面板。在数值输入控件中输入待转换的摄氏温度数值,比如30℃,然后,单击工具栏中的“运行”键,观察输出数值控件的变化和温度计控件的变化。运行结果如图1-26所示。
7)输入不同的温度值,并验算计算结果。
与文本编程语言中所说的主程序、子程序类似,VI也有主VI和子VI,在编写它们过程中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只是被调用的VI称为子VI,而调用者称为主VI。
上例中创建的温度转换VI,就可以作为子VI被其他VI调用。一般情况下,子VI要进行图标/连线板的编辑,尤其是连线板。这样才能实现主VI与子VI之间的数据传递。如果没有数据传递,只是调用子VI执行,就可以不进行连接器编辑。图标编辑是为了在程序框图中能够明显区分各个子VI。
创建子VI的另一个方法是,在现有的VI中选定程序框图中的一部分内容作为子VI,如图1-27中的虚线部分所示。在“编辑”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创建子VI”,虚线部分就变成了一个图标。用鼠标双击该图标,打开子VI,可对其进行编辑和重命名等操作。
图1-27 创建子VI的另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