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研究的意义和特色

(一)研究的意义

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有关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很少将思辨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进行有机结合,相对来讲,此方面较为系统的实证性研究还比较少;二是较为系统、有针对性地论证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及对策建议的研究成果很少。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几乎未见到较为系统地对此方面进行研究的相关论著,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因此,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证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课题采用思辨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密切结合的方法,力图深入探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方面,从理论角度进行深刻的探讨,有利于把握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内容、方式、方法、路径等,尤其是站在文化和心理的视角探讨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渗透进学生的内心之中。此方面,以李申申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在多年已有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进行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并具有一定学术积累的基础上,继续进一步钻研有关理论文献,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献和马克思主义原著等文献,力图在理论上有进一步的提升与突破。另一方面,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深入调查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探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为此,我们针对高校学生、思政人员和专业教师三大类群体,制定并发放了六套系列问卷。其中:面向高校学生发放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专题调查问卷三套(合称“大学生问卷”)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调查问卷一套(简称“思政教育问卷”),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量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学生版)、《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测验问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面向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简称“思政人员”)发放的问卷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思政人员版)(简称“思政人员问卷”);面向专业课任课教师发放的问卷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专业教师版)(简称“专业教师问卷”)。此外,我们以河南省为例,面向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实地访谈调查。以上我们的实证调研问卷数及工作量情况由表1-1显示,具体情况将在下文各章中详细分析。

表1-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题组投入的实证调研工作量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本课题的实证调研工作量十分巨大,投入的精力很大,而且从发放、回收和有效的问卷数还可以看出,调研过程是比较艰辛的。

总之,通过问卷和访谈调研等形式,我们投入了巨大的工作量,进行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讨论分析,获得了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方面的丰富的实证材料、理论认识和改革与发展的思考,深知过程艰辛,收获来之不易。因此,在当前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众多探讨中,本研究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表1-1 本课题调研问卷的印制与发放情况

(二)研究的特色

本研究的特色凸显于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思辨性与实证性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成为本研究的重要特色。关于这一点,前述已经做了较详细的说明。这就是说,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下了相当大的功夫。由此,一方面对理论问题的研究更加系统、更加深入,能为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依据或借鉴;另一方面,本课题针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进行较广泛的实证问卷调研和面对面访谈,从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以图对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有较强的借鉴作用,为提升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出谋划策,为推进培养高校高素质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二,就理论研究本身而言,本课题组没有拘泥于狭窄的眼光或某一门学科,而是力图将对历史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多门学科的研究相互结合与融通,从而在更高的理论水平上分析和阐释我们的理论观点,并力图能更好地指导与分析实证性研究。 i5QwtTPYhnzekbM9otcCLgJPe2Yhix9Q0TvX05jVJP9vUSX5zMzHx7mSKSDESL/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