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研究的背景

(一)重大课题申请论证中的共识

2015年7月,在前期积累和思考的基础上,李申申教授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重大课题的集中申报论证工作。大家针对当前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一些共识,其中尤其强调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状况、具体情况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把这一共识写入课题申请书中,列为第二子课题“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研究”,该子课题侧重于调查和分析当前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旨在全面和充分调查与研究当前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或手段、经验或效果、不足或误区等,以期为重大课题研究中的长效机制构建和实施路径提供有力的实践依据和有效的现实支撑。

在重大课题论证书里,关于第二子课题项目的结构和主要内容阐述中,我们强调重点研究内容是围绕当前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实然状态开展调研的。课题组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正统与非正统等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状态,高校在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方面还存在外在环境压力和内部缺陷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参与主体方面,“单打一”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整体合力和系统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人才培养存在“两张皮”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向认知及行为转化不十分到位;等等。因此,重大课题的研究要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提出,在调研分析的具体样本方面,要针对高校有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各个层面,如高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主体,在组织保障、文化融合、课程设置、社会实践等层面的经验和实效;高校大学生作为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在接受、认同、内化、践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等,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调查研究要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国东、中、西部各区域选取调研高校,拟抽取各类高校30~50所,全面调查研究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经验与困惑,为下一步长效机制的构建及其实现路径的探寻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2015年12月,以李申申为负责人申报的这一重大课题获批立项。作为重大课题的首席专家,李申申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按照既定的思路,立即着手全面展开本研究工作。

(二)重大课题开题评议会上专家组的中肯意见

2016年3月,按照重大课题管理要求和研究需要,河南大学组织了本重大课题的开题评议会,邀请到全国各地知名专家6人组成开题评议小组。课题组经过认真准备、详细论证、全面汇报,开题顺利通过。

在开题评议过程中,与会专家们对课题研究提出许多富有意义和价值的中肯建议,其中着重提出并探讨了实证调研的重要性。与会专家特别指出,重大课题的研究要“充分考虑全国各种层次和类型高校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并加强典型的案例研究”。为此,课题组召开研讨会,再次强调并一致认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扎实推进实证性的调查研究。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课题组将充分考虑全国各种层次和类型高校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开题会之后,课题组深刻认识到,实证调研方面的工作量相当大,也是相当艰巨但又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因此,课题组及时调整和增强了第二子课题实证调研工作的人员力量,很快做好了调研的分工,拟定了实证调研的工作思路,并多次召开研讨会,研究了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国东、西、中、北、南部选取50所左右的高校,类型涵盖普通高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等艺术院校等各类院校,全面调查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课题组认为,本研究必须以大量的、真实客观的实证性研究为依据,方能提出具有独到见解的对策,同时提出案例研究要与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进行,多角度寻求典型和优秀案例,与问卷调查和访谈相配合、相呼应。 a9C92TqO9lBc+5qUxm9fXsEUzQdsMj7G+CI+DDzrF0t3RK8LmhfjWVj6O2qXYV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