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许多新的重大部署,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价值理念和价值实践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思想依据。

我们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论证,申请并获批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VEA150005)(以下简称“重大课题”)。本书是该重大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本成果侧重于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研究过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由此获得第一手的调研资料。同时,借助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对获得的调研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力图较系统、翔实并具有一定特色地反映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建立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实证研究,是重大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总体思路:一是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密切结合,理论研究建立在坚实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对策建议的提出建立在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的坚实基础之上;二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采取多种方法,系统、全面地调查和研究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如何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这一重要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三是在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推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乃至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工作的具体实践。为此,课题组十分重视并着重加强了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实证研究这项工作。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举行研讨会,进行系列调查问卷编制。在前期具有一定研究积累的基础上,课题组举行了多次研讨会,并在充分达成共识的同时,于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历时一年半的时间,编制了面向高校学生和相关教师群体的系列调查问卷。系列调查问卷共分为两大类、六套问卷。两大类问卷分别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调查问卷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调查问卷。其中,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调查问卷共包括五套分问卷,分别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量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学生版)、《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测验问卷》、《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思政人员版)、《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专业教师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调查问卷”为一套问卷,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进行调研。问卷编制好以后,我们又邀请了相关方面的专家,对问卷逐一进行深入的研讨,提出修改意见。课题组对专家的意见进行梳理,并充分吸收专家们的合理建议,对问卷进行了认真修改与完善。对于修改、完善后的问卷,我们精心设计了问卷排版格式,并根据调研需要,印刷了各种问卷,共近25000份。

第二,安排调查问卷的发放,开展问卷调研。调查问卷编印好以后,课题组从2017年8月正式开始调查问卷的发放工作,2018年3月,问卷发放全部结束,共计发放以上问卷23317份,回收问卷21252份,回收率91.14%;在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19216份,有效率90.42%(以上数据为正式调研发放的问卷合计数)。问卷调研涉及全国65所高校,涵盖文、史、哲、经、管、法、教育、理工、农、医、军事、体育、艺术等全部学科门类的各种专业,以及有关专业的专业课任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队伍。调研的65所高校中,从学校性质上看,含综合性大学18所、师范类大学21所、理工科类大学10所、财经政法类大学5所、农林牧类大学3所、职业技术类院校8所;从问卷发放的地域来看,基本涵盖了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等区域的高校。

第三,以河南省为例,深入高校实地,进行深度访谈。为更好地获得第一手资料,课题组安排了深入部分高校的实地访谈,可以面对面地了解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弥补了上述系列调查问卷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没有教师版问卷的不足。我们深度访谈的对象主要是高校教师。为便于访谈,我们以河南省高校为例,选择了河南省5所高校共计16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和专业课任课教师,而以思想政治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居多。访谈中,我们拟定了两道较宏观、开放的题目,请老师们进行畅谈。一道题是: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感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另一道题是:您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访谈中,我们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提问和探讨。经过面对面的访谈和实地考察,我们获得了较丰富的第一手调查资料。

第四,准确统计数据,科学分析资料。课题组利用先进的统计分析技术和方法,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对实证调研数据和资料进行准确统计与科学分析,较全面地掌握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

第五,依据统计与分析,提出对策与建议。根据以上对实证调研结果的统计与分析,课题组经过充分的研讨,提出了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含思想政治课教学)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在提出有关对策与建议时,我们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其一,尽量避免论述过于空泛而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其二,注重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基于此种考虑,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与建议: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正视国外价值观的渗透;二、以“内化”为根,在“外铄”与“内化”之间寻找契合点;三、教师的内外兼修对于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感召与浸染;四、编写有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材;五、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讨中提升学生的认知与思维水平;六、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根本性条件。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无止境,因此我们的研究还在继续进行中,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在不断地升华,随着新情况、新发现,我们还会进一步提出新的、更切实际的对策与建议。

本成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工作是在河南大学二级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重大课题首席专家李申申和河南大学二级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重大课题第二子课题负责人赵国祥(现调任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证研究过程由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李志刚具体组织实施,并统筹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本书的具体撰写分工如下(按撰写顺序排列):前言由赵国祥撰写;第一章绪论,由李志刚撰写;第二章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调查问卷的编制,由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陈永强撰写;第三章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调研(学生部分)、第四章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调研(教师部分)、第五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调研(学生部分),由李志刚撰写;第六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调研(教师部分),由河南工业大学教师万淼博士撰写;第七章加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一)、第八章加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二),由李申申撰写。最后,由李志刚进行合稿与统稿,赵国祥、李申申进行了审阅。

我们期望本书能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与提升,起到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能向高校有关部门提出有效的咨询建议。

最后,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要诚挚地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分社的恽薇社长,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正是她们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才使本书得以及时、顺利出版。同时,感谢河南大学及教育科学学院对本课题研究和本书出版所给予的大力支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组
2019年9月 ANUvjabVuqj0YwNivYTNESx/THPJ74uqL7iSiz4vjlli8vKW8vrnXnd0YgeUIhR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