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莱诺排字机

设计者:

奥特玛· 默根特勒

生产商:

默根特勒·莱诺公司

1884

工业
农业
媒体
交通运输
科学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能源
家用

15世纪欧洲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整个世界足足等待了四个世纪的时间才再次迎来排版业的革命——默根特勒·莱诺排字机。它加快了书籍和报纸的生产速度,大幅削减了生产成本,使更多读者可以阅读到印刷品。

留下印痕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将文字直接输入到电脑中,显示在屏幕上,敲几下键盘来调整其字体、大小、粗体、斜体、字间距以及对齐方式,然后把文档发送到打印机上就可以完美地——至少是理论上——把它打印出来了。而在六个世纪以前的欧洲,印刷工却要辛苦地将整页文字都雕刻到木版上才行。尽管中国人早在此前几个世纪就发明出了活字印刷,但这一切却一直等到15世纪德国印刷工人约翰内斯·古登堡(约1398—1468)首次在欧洲创造出活字印刷术才得以改观。

古登堡的系统使得多页的文本可以采用一个个雕刻在小铅块上的可更换字符组合而成。尽管相比木版印刷已经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印刷书籍、杂志和报纸的过程仍然十分费时,需要几十个熟练的排字工人进行排字。虽然此时的书籍与之前相比已是广泛普及,但是由于成本仍然相对高昂,还是超出了大部分人承受能力。同时,报纸的篇幅也被限制在八版以内。简而言之,排字技术高昂的成本和缺陷仍然在阻碍着知识与信息的传播。

在19世纪许多独裁政权眼中,这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愚民要比那些受过教育、见多识广的民众更容易控制。然而,发端于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却通过以无线电报、打字机、电话为首的新媒体与通信技术的发明令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如此,印刷媒体仍然是当时以及此后几十年里人们接受教育以及获取资讯的主要途径。此时,排版技术再度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

古登堡第二

19世纪,一位发明家革命性地改变了印刷排版行业,为自己赢得了“古登堡第二”的美誉。这位发明家与今天的大多数发明家不同,既不是麻省理工学院或者剑桥大学的研究生,也不是大型跨国企业的研究人员。他只是一个遵从灵感的业余发明家,有了好想法并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去实现它。奥特玛·默根特勒(1854—1899)出身德国教师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三,曾在家乡德国一名钟表匠那里当学徒工。18岁时,他就像之前以及后来诸多因为经济原因而移民的人一样,来到了美国,希望找到比在家乡更光明的前途,实现自己的“美国梦”。

1876年,詹姆斯·O.克利夫尼(1842—1910)和查尔斯·T.摩尔(1847—1910)带着一份排字机设计找到了时年22岁的默根特勒。当时,默根特勒是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一名科学仪表公司的合伙人。克利夫尼和摩尔两人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提高法庭报告的印刷速度。他们的设计是以几年前已在美国成功实现商用的安德伍德打字机为基础,但他们的机器仍有很多设计缺陷,所使用的纸型模具无法制出清楚的印版。

他们询问默根特勒是否有办法实现这个设计。在接下来的8年里,默根特勒几次彻底推翻了克里夫尼和摩尔的原型机设计,最终制造出自己的第一台机器。这台机器改进了打字机键盘,并将其与热金属铸字功能相结合,可以铸造出整行文字。1884年,默根特勒为这项发明申请了专利,并于1886年7月在《纽约论坛报》的编辑怀特·罗里德(1837—1912)面前进行了第一次商用演示。对此,罗里德感慨道:“奥特玛,你再次做到了!实现了整行印刷!”从此这台机器根据整行印刷的英语谐音有了自己的名字:莱诺排字机。

奥特玛·默根特勒
1854–1899

只需一个人,一次操作,本世纪最大的奇迹为您将字符的铸造、排版与自动拆版结合为一体。

——默根特勒·莱诺公司的宣传材料(1895)

教科书和小报

默根特勒的机器高7英尺(约2.1米),宽6英尺(约1.8米),看起来有点像一台巨型打字机,但它的产物可并不止于印在纸张上的文字那么简单。19世纪末,莱诺排字机引发了一场革命,而今天的大众传媒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这场革命的产物。默根特勒曾经抱怨过他小时候在家乡德国教科书非常短缺,而他的发明所带来的一大福利就是使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获得教科书,这改变了全世界的教育,使之变得标准化。当然,书籍成本的下降所惠及的并不仅仅是教育,普通读者也得以接触到小说和非小说类读物。这其中既包括伟大的世界文学作品,也包括一些廉价的恐怖故事杂志或者低俗小说,还包括科学、工程、政治以及经济方面的书籍,这一切刺激了20世纪的技术及思想革命的发生。莱诺排字机还意外造成了大西洋两岸通俗小报的增加。不知道默根特勒要是发现自己的发明被用来印制英国《世界新闻报》以及美国《国家询问报》上的低俗故事时会作何感想。

莱诺排字机将本来需要熟练排字工的工作自动化,大大降低了印刷品的成本。

印刷及排版发展史

解析
莱诺排字机

[A]键盘

[B]字模盒

[C]汇编器

[D]铸字机构

[E]自动拆版机

整版过程示意图。将多个字行固定在台钳钳口[6]和[7]之间。然后整版塞条[8]向上移动,使齐行楔扩张,填充台钳钳口之间多余的空间。

莱诺排字机由键盘、字模盒、汇编机、铸字机构以及自动拆版机5个主要部分组成。键盘包含90个按键,被分为三个部分——黑色的小写字母、白色的大写字母以及蓝色的数字、标点符号和其他字符。与现代计算机的QWERY标准英文键盘不同,字符的排列顺序以其使用频率为准。键盘上还设有齐行楔控制杆,相当于现代键盘上的空格键。

键盘上方可设置最多4个字模盒,每个字模盒都存储着一种字体,盒中装有字模。每个字模都以正体和斜体的形式储存着一个字符的某种字体和尺寸。操作员可以在不同的字模盒之间切换,在同一行文字中实现不同字体的组合。他每在键盘上敲击一个字符,相应的字模便通过一个通道从字模盒进入汇编器。每完成一整行文字的编排,操作者便拉动控制杆将其送入铸字机构。铸字机构用铅、锡和锑的合金铸出一条一体式文字铸件,又称“铅条”。这种铅条连续使用30万次以上才会出现缺陷,出现缺陷后就需要重新进行铸造。

字模按照所需顺序排好后,就会铸出一条带有所有字母的铅条。

主要特征:

自动拆板机制

自动拆板机制是莱诺排字机最节约劳动力的特点之一。该机制负责将字模和齐行楔送回各自的存储区域。其实现方式是通过在字模顶部刻出不同的齿形,以区别不同的字符,从而对其进行正确的分类,供操作人员排下一行字时使用。

齿在每个字模的一端形成两条锯齿状的边。

上图:堆放在一起的莱诺排字机字模。 Mi4jPreeVU2glqMI2fnnGZf8kJ6Vfhc4UYEUYmijpJ67+kP97IMEw7BuwIW+mz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