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9 大东方号邮轮

设计者:

伊桑巴德·金德姆· 布鲁内尔

生产商:

J.斯考特·拉塞尔公司

此前所建造的船只中,从来没有一艘船能在尺寸或复杂性上媲美大东方号的分毫。不过尽管出自声誉卓越造船专家约翰·斯科特·拉塞尔之手,大东方号的建造却被委托给了一家传统造船厂。

——《布鲁内尔》(2006),R.布坎南著

工业
农业
媒体
交通运输
科学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能源
家用

在大洋深处,号称“永不沉没”的船只的残骸散落四处。作为出自布鲁内尔之手的最大邮轮,虽然大东方号并没有遭此下场,然而这艘本应成为他职业生涯最高成就的巨轮却几乎从设计开始就一直备受各种问题和事故的困扰。尽管如此,大东方号所采用的双层船体和动力舵机为之后的班轮制造确立了标准。而且她巨大的身躯也使其成功完成了跨大西洋海底电缆的首次铺设任务。

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
1806–1859

“大宝贝”

1912年,巨型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不幸沉没。只要提起它的名字,人们便会联想到那些不幸的客运班轮。它们总是被设计师自诩为世界上最大的“永不沉没”的轮船,然而也许人类这种狂妄自大的行为特别容易惹怒海神波塞冬,它们最终都沉入了海底。幸运的是,大东方号尽管从设计阶段到它短暂的客运班轮的生涯结束就一直被各种问题所困扰,却并没有在她的处女航中沉没。不过1859年,她首次下海时,船上锅炉爆炸造成了5名司炉工丧命,并伤及多人。而在她1862年横穿大西洋的行程即将结束时,其外层船体又被长岛附近的岩石撞出了一条巨大的裂缝,这条裂缝要比造成泰坦尼克号沉没的裂口足足大上60倍。不同于命运悲惨的泰坦尼克号,被设计师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1806—1859)亲切称作“大宝贝”的大东方号仍然浮在海面上,并依靠自己的蒸汽机驶到了纽约港进行维修。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它独特的双船体结构。

大东方号是19世纪最有雄心的轮船项目。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她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大轮船的记录,同时,她也是20世纪早期以前排水量最大的船舶。从大东方号的模型可以看出这艘船是一个奇怪的混合体,身上混合了各种不同的航海技术。她有6根装帆的桅杆,还给驱动两个巨型浆轮和一个螺旋桨的蒸汽机配备了烟道。出于可远洋航行至印度和澳大利亚的目的,船上还设有货舱以及奢华的客运设施,而且不必中途补充燃料。然而,由于资方破产以及其他事故,大东方号被安排到了跨大西洋航线上。可作为班轮的大东方号并未能创造利润,因此1856年,她又被安排去铺设跨大西洋海底电缆,这项工程一直持续到1878年。此后10年,她在英国被当成了一艘演艺船兼旅游景点,并最终被拆解成为一堆废铁。

戴大礼帽的男人

布鲁内尔与蒸汽时代早期的先驱乔治·史蒂文森(1781—1848)不同,他受到了优良的教育。沾了父亲是法国人的光,他先后在英法两国求学,之后又成为了法国顶尖钟表匠的学徒。不过他也像史蒂文森一样是因为铁路而名留青史。他建造了当时的工程学奇迹——从伦敦到布里斯托尔的大西部铁路。这条铁路囊括了包括克利夫顿吊桥在内的英国某些最具创新性的隧道和桥梁。然而总是头戴一顶标志性大礼帽的布鲁内尔并不认为客运服务应该止于大西部铁路的终点站布里斯托尔港口。于是,他设想了一种服务,乘客在伦敦帕丁顿车站上车前往布里斯托尔,然后再乘坐蒸汽轮船抵达正在蓬勃发展的美洲新世界,那里正接纳着数以万计的欧洲移民。

大东方号是布鲁内尔设计和建造的第三大蒸汽轮船,也是最能体现他雄心壮志的一艘船。1838年,他的大西方号下水。该船为蒸汽机船,长252英尺(约77米),采用木制船体和明轮,专为跨大西洋航线设计。他设计的第二艘船——大不列颠号——长达322英尺(约101米),于1843年完成了她的处女航,这是第一艘结合了铁制船体和螺旋桨的轮船。虽然作为班轮来说,体型更为巨大的大东方号不算很成功,但是她确立了此后几十年客运班轮的建造标准。

蒸汽轮船发展史

大东方号的表现从未达到布鲁内尔对她的设想。

解析
大东方号

大东方号船长692英尺(约211米),是大不列颠号的两倍多,但是比882英尺(约269米)长的泰坦尼克号要短190英尺(约58米)。大东方号宽82英尺(约25米),排水量为32160吨,其动力源自5台蒸汽机。这其中,有4台驱动56英尺(约17米)的浆轮,1台则用于24英尺(约7.3米)的螺旋桨。这种驱动组合为她带来了最高14节(相当于16英里/小时即26公里/小时)的航速。此外,她还配有6根桅杆悬挂风帆。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桅杆是无法使用的,因为从烟道排出的热废气会引燃帆布。大东方号可搭载4000名乘客(泰坦尼克号则仅可搭载2453名乘客)以及418名船员。她所携带的煤炭燃料足以满足从英国到澳大利亚往返一趟的需要。此外,她还配备了大型货舱便于货运。从技术上来讲,大东方号有两项主要创新。一是动力舵机,因为按照她的尺寸,不可能实现手动掌舵;另一个则是双层船体,使得她在美国海岸船体遭遇穿洞时能免于沉没。

主要特点:

双层船体

大东方号采用了革命性的双层船体结构,一个套在另一个外面,中间有着2英尺10英寸(约86厘米)的窄小的空间,并且每隔6英尺(约183厘米)都有坚固的支撑。船体采用了3/4英寸(约19毫米)厚的标准钢板,使用标准尺寸的铆钉连接而成。这是标准化部件第一次应用于规模如此巨大的工程项目。

[A]上层客舱

[B]主舱

[C]明轮发动机锅炉

[D]螺旋发动机锅炉

[E]明轮发动机

[F]螺旋桨发动机

[G]螺旋桨

[H]煤

[I]货物储藏空间

[J]船长室

[K]前甲板

[L]船员休息室

[M]烟道

[N] 横舱壁 c5AI028eOLhbrG9CboFbHNvuKwwk48gJ6L9DKfnsQqUJVuMzUayzRfL9z+OaZQt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