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代典籍,会深刻地体会到历史是一条源源不断的长河。许多思想、思维方式古今中外一以贯之,在当下只是换了说法、换了语词、换了包装而已。譬如,现在流行的话语“态度决定一切”,其实在《论语》中多有论及,因为孔子是一个很重视态度的老师。
孔子的弟子曾参“吾日三省吾身”,是对自己内心为人做事态度的省察,这种省察做到了每天数次;子夏对贤者“贤贤易色”,对父母“竭其力”,对君主“致其身”,对朋友“言而信”,同样是为人处世的态度;子贡夸赞孔子“温良恭俭让”,表明孔子用真诚温和的态度赢得了他人的尊敬和信任;有子讲的“礼”“和”,是一种态度;子贡说的“无谄”“无骄”,也是一种态度。
孔子讲为人做事的态度就是放在今天,也依然那么鲜活。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如何治国、行政,孔子讲究“敬事而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敬”,恭恭敬敬地做事;“信”,讲究信用、诚信、信誉;“爱”,关爱百姓,以人为本;役使百姓要注意时节,不要影响民众的生产、生活。用如此态度管理国家、尊重百姓,怎能不长治久安呢?现代的治国理政离得开“敬”“信”“爱”“节用”的态度吗?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关于君子修行的态度,孔子讲究“重”。这里的君子,可以从两方面理解:既可以指君主和贵族,这几句话就是孔子对他们的建议;也可以指品行高尚的人,意思是如果要成为君子,必须往这几个方面努力。这里的“重”,杨伯峻解释为“庄重”,我则理解为“慎重、踏实”。“重”的本义是“重量、负重”,可以引申为“慎重、踏实”,“慎重、踏实”也与下文的“学则不固”相贯通。一个人慎重、踏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自然会在他人面前产生威信,而不是靠表面的“庄重”;一个人不慎重、不踏实,学习的效果当然不牢固。现在的学习离得开“慎重、踏实”的态度吗?如果想成为作为领导者的君子或者做具有君子品格的人,做人做事的态度还需要以忠诚、信用为主。“无友不如己者”,不可简单地理解为“不和不如自己的人结交”。与人交往不应表现出一种刻薄、尖酸的态度,也不应计较别人的高低,而是要像拜师一样,“以友辅仁”,向高于自己的人学习,追求学习的高境界。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篇第七》第22章)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第四》第17章) 。还可以联系有关交友的另外一章理解——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季氏篇第十六》第4章)
“过,则无惮改。”“惮”,畏惧、害怕,是一种有所顾忌的心理。人无完人,人总会犯错误,但一般人为虚荣困扰,面对他人往往文过饰非,不能勇于认错。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张篇第十九》第8章) 这样的态度,可以暂时应付过去,也保住了自己的面子,但对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是不利的。所以,孔子提醒作为君子或希望成为君子者,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在不断改错过程中,人的素养才能不断提升。作为“述仲尼之意”的孟子,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正面典型——“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子路的勇敢,不仅体现在他是位武士,更体现在其勇于改过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
孔子从为人为学态度的几个方面,指明养成君子风范的路径,可谓推心置腹,谆谆教导。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姓陈,名亢,有人说也是孔子的弟子,有的说不是。在《论语》里还有两处关于他的言行。从其内容看,子禽对孔子比较熟悉,也对孔子挑刺。《季氏篇第十六》第13章中,他质疑孔子对伯鱼(孔子的儿子)有特别的教育而不教给弟子。《子张篇第十九》第25章中,子禽对子贡说:“仲尼难道比你贤能吗?”
本章子禽知道孔子无论到哪个国家,都能知道该国的政事,他似乎有些嫉妒,便问子贡道:“是孔子自己求人家打听到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子禽的问话暗示孔子有些低三下四地乞求别人。为什么可以这么推测呢?因为子贡回答他的最后一句是——夫子即使是求人家,和别人求的方法也不同吧。子贡的语感是很强的,从本篇第15章他和孔子的对话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后面有关子贡的其他篇章,我们对此的感受会更深。因为他感受到子禽问话背后的玄机,才做出这样的回应。那么,孔子与别人的不同在哪里呢?这就是子贡为我们描述的孔子为人态度的鲜活形象——“温良恭俭让”。虽然只是浅易的五个字,却能让我们感受到孔子为人处世的气质态度,想象出孔子的君子风度和气象。具备了“温良恭俭让”的气度和品格,而非“巧言令色”,自然可以得到他人的尊重,自然会有人主动与之交流、沟通乃至请教。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本篇第2章就是有子的话。这里对有子做简单了解: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孔子弟子,小孔子33岁。前面提到,《论语》里只有曾子、有子两位弟子像孔子一样被称为“子”,由此推测出《论语》大概是他们两位的弟子编纂成的。有子的外貌像孔子,孔子去世后,有些弟子想让他代替孔子,让弟子们朝拜,但是曾子不同意,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两章有子主要讲对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孔子思想核心之一的“礼”的态度。
礼的甲骨文为 ,金文为 ,本义是用玉石珍宝祭神,后来演变为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礼节、仪式。再后来,礼上升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法律、规范。《论语》等古代典籍中关于礼的阐述很多,可以结合文本语境具体理解。
有子对礼的认识是,礼的运用贵在能和谐,就像使用游戏规则,大家都能接受,即使有竞争或比赛,也能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只有用这样的态度对待礼,礼才能真正发挥其调节关系、安顺人心的作用。历史上贤明的君主治理天下,这方面做得很好,大事小事都遵从礼法,且让众人感到和谐美好。但是,如果只知道求和,一味和稀泥,而违背基本礼法,不用礼来制约,那么事情也好、礼法也好就行不通了。这是用辩证的思维对待礼的运用。前面读有子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觉得他有些迂阔。但这里他对礼的辩证思考,则让人感到其理性思维的深度。
接下的一章是有子对“信”“恭”两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所做的分析。这句话中的“近”,不是远近的意思,不能从远近、距离大小的角度去理解;而是接近、亲近的意思,再细细琢磨,就是双方相互接受、融洽的意思。“信”,诚信,说话算数。是不是承诺了就一定能兑现呢?如果不讲条件,有些话是难以兑现的。有子对这个问题做了深入探究,他认为:“信诺必须融合(符合)义,才能让承诺的话兑现。对别人态度恭敬,需要符合礼,才可以心中坦荡荡,不会感到耻辱。”“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有两种理解:一是,此句作为结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上面的两个做法,因为没有失去“亲”(亲近),肯定可以作为行为的“宗”(主旨)。这里的“亦”,作为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加强。二是,“因”通“姻”,指姻亲。姻亲之间保持亲近,肯定可以像“宗”(家族)一样,通俗地讲就是,表亲关系亲近的话就和弟兄们一样。这样理解,这三句话就是并列关系,都是讲两者之间关系的处理——信和义的关系,恭和礼的关系,姻和宗的关系——如何亲近、融洽,以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作为《论语》的首篇,孔子的四个核心思想——学、仁、道、礼——都呈现出来了。后面的篇章,主要就是从不同角度对这四方面理念作进一步阐释。